◆夏新輝
(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第一中學)
淺談新課程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策略研究
◆夏新輝
(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第一中學)
新課程改革是關系高中數學教學的一件大事,但它的模式并不會束縛到一些教育者在數學教學中的大膽創新。新教程改革是一個大環境,對于全國的高中教學的提高來說是一個良好的發展背景。新的時代有新的要求,也有新的教育內容,這不僅僅局限于教材中的具體知識,而更涉及到教師和學生、課堂和學生之間的密切關系。
新課程 數學教學 教學策略
先進的教學理念要通過先進的教學方式、方法體現出來,而教學理念轉變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學方式轉變中進行,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理念不轉變,方式、方法轉變就沒有了方向,沒有了基礎;方式、方法不轉變,理念轉變就失去了歸宿,失去了落腳點。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下必須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與時俱進,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不斷改革高中教學方式、方法。下面就高中數學教學反思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數學這門應用最廣泛的學科越來越凸顯出其巨大的社會價值,并得到了人們高度的重視。在我國的數學教學當中,有很長一段時間對數學存在著不科學的認識,部分教師認為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就是培養學生的邏輯推導能力和運算能力,使得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極為薄弱。當今是一個講究實效和效率的時代,數學這門學科的存在已不是僅僅停留在書面上,它的主要作用是被應用到社會經濟發展當中,并產生實際的價值。因此,無論是小學的、中學的、大學的數學教育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就是將學生培養成應用型人才,提高他們對數學的實際操控能力。
1.對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
數學是一門開動腦筋的學科,尤其對個人推理能力的提升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在之前,我國的數學教材所體現的理念較為簡單化,沒有將數學的真正意義帶到教學當中。隨著新課標改革、新課改教材的應用,我們看到,教材的設計更加人性化和實用化,尤其對學生推理能力的引導提升了一個層次。
在邏輯學中,邏輯思維能力包括:分析、推理、論證、判斷、運用結論等能力。新教材中每道題的設計都經過了精心的布置,在每個單元的大框中,理論后面是習題解答,習題解答由易到難,然后就是實踐性的應用題,這樣的設計對于學生思維的開闊和邏輯能力的培養有著巨大作用。
2.對學生理論應用能力的培養
數學題型的解答不一定必須局限于個人,它可以是學生合作和交流的結果。數學中的每個定義都是學生應該掌握的最基本知識,而掌握的過程就是通過應用,通過習題的訓練,但我們可以通過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將學生的理論應用能力進行培養。我們知道,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又是課堂的創造者。整節課要充分顯示學生的主體作用。沒有學生的參與,就沒有學習小組及小組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競爭的合作學習氛圍,這節課就不能成功。主體性和合作性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特征。數學課堂如果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才是他存在的主要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彼此合作又相互競爭中,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理論應用能力也在合作中得到提高。
1.結合新教材的內容,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基礎數學能力
新教材的目標就是實現數學的實用功能,因此每個題型的設置和解答都在體現著這樣的理念。數學教學側重的是首先是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例如,這樣的一道題:設集合A={x|0≤x<3且x∈N的真子集的個數是?答案分別是16個、8個、7個和4個,但是這道題存在的目的只是難易程度嗎?顯然不是。這道題是對基礎知識的考驗,也就是對學生基本數學能力的考驗,它的價值不在于難易,而是實用。因此,教師在講解這樣的題型時,不是因為它簡單而略過,而是要向學生傳遞一種理念,就是數學基礎知識的重要性。
2.新教材當中特別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這一觀點近年來受到了人們的認可。數學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是學生培養自己能力的平臺,老師要發揮輔導和引領作用。新教材的編制已經向我們傳遞出了它的重要理念,就是學生是教材的主人,教材為學生服務。而老師在授課過程中,也應尊重這一觀點,將教材和學生的能動性有機結合起來,讓教材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3.教師還要結合新課程的要求,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
比如,除常規的講授方法外,我們還可以運用圖畫圖表演示、幻燈、錄音、錄像等直觀感知的教學法,把多媒體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充分利用到數學教學中去。此外,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比如辯論、討論等。新課改的數學教學必須將群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結合起來,新教材的內容和事例的設置很強調體現學生的個性差異性,這就要求在數學教學中要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多側面、多樣化的個別教育,以此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政治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通過群體教育個人,給學生以溫暖和信心,使集體成員間互相激勵,促進個人的進步。
高中數學教學對于社會而言,面臨著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任務,對于學生而言,面臨著度過高考的壓力,同時這兩方面也給高中數學教學帶來了一些教學方法的沖突,但是這并不是新教材所期待的。因此,對于新教材的應用,對于新課堂的建設,教師們應該付出更多的努力,來達到數學這門學科培養出人才的目的。對于數學教學的目標,其實新教材在前言部分的敘述中,已經給了我們明確的指示。社會在快速的發展,我國對新型人才,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斷增大,高中數學教育雖然不及大學教育那樣更與社會接軌,但它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教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每個教育工作者身上都擔負著育人的教育責任,沒有付出,就不會有回報,沒有努力,就不會有結果。只要盡心盡力的工作,只要兢兢業業的教學,我相信高中的數學教育定會啟動一個新的歷程,并為我國新型人才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1]倪兆峰.高中數學探究性學習的探討[J].文教資料,2011,(26).
[2]曹立靖.對高中數學新課改的理性思考[J].學周刊,2011,(27).
[3]吳澤峰.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發揮教師的輔導作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05).
[4]劉冬冰.高中數學新課改的實施策略[J].學生之友(高中版),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