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基順
(黑龍江省料甸中學)
在英語教學研討中,至今認為英語教學費時費力、效果差的觀點仍然普遍。英語教學作為語言教學的一個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學中如果正確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幫助塑造學生良好的品行,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與學生接觸最為密切:不僅在課堂里,而且包括校園的任何一個地方。由此,教師對學生影響較大。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對自己的言行舉止、儀表態度、待人接物和工作生活作風提出嚴格的要求。用良好的師德風范去感染、影響學生,進而達到積極情感的潛移默化。
良好的教學過程是師生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從而增強師生情感交融,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的過程。教學中應樹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信任感、親近感產、親切感。教師可輕松愉快地通過英語教學上的藝術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語教材本身的魅力,達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在學生剛上初一時,先教學生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如見面、道別、致謝、道歉、家庭成員的稱謂、時間、年齡、性別等。鼓勵他們在適時地適當地使用這些用語,甚至當學生半中文、半英語夾雜著與我對話時,我也非常有耐心地與他們交流,消除他們對學習英語的恐懼感,打消他們的顧慮,讓學生們感覺我與他們是平等的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師”,所以很快這些學生就對英語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一位英語教師的教學如何圍繞這個教學目標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是與情感因素緊密相聯系的。試想,在課堂里,教師如果板著臉,一副嚴肅的神態已經使學生怕你三分,情感交流就無法進行。反之,教師自己情緒飽滿,,精神煥發地進入課堂,在課堂內始終面帶微笑,學生們就會覺得親切,受到感染,積極的情感隨之產生。因此,借助于上課前幾分鐘的warming up activities至關重要。通常對于初中低段的學生,教師以熱情、和藹的相關問候句開始,進而回答一些簡單的日常生活內容。如“How are you feeling today”“How are you”“What’s the date today”“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What’s up”等。同時穿插兒歌小詩的學唱背誦等。而初中高段學生通??刹捎靡恍┲i語、國內外新聞、笑話、校園文化、逸事趣聞等比較有深度的內容。這樣,教師的飽滿積極的情感通過以上媒介,手段,構成了一個彌漫積極情感色彩的場景,感染了學生,創設了一種優美、平靜、和諧的英語學習環境,渲染鋪墊了英語學習的氣氛。置身于這樣一個情景之中,學生們就會愉快地進入到下一階段的學習——課文學習。可見,教師是英語課堂內情感的活化劑。
情感的調動不僅可以靠直觀的教學形式,還可以通過語言描述來實現。教師利用課文這個載體,捕捉相關的語言信息,通過描述或提示,學生就會在腦海里浮現出相關的情景。這個方法我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得到了很好的運用,特別是在句型模仿及整段仿說中。
老師健康熱情、開朗的形象是進行情感教育的先決條件。教師教育學生不僅要靠口耳相傳,更要注意言傳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來說都具有很強的感染性。試想一位整天死氣沉沉、板著一副面孔的教師,學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說讓他們和你一起走入課堂內容,積極思考和解答問題;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師,把本職工作當作苦差事來應付,學生更不可能與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讓學生以主動進取的心態去投入學習中。每當我步入學校走進教室,心中油然而升起一種責任感和神圣感,發自內心地自覺遵循職業道德規范,一絲不茍地教讀每一個音節,講解每一個知識點,耐心細致地解答每一個疑難問題;自始自終熱情飽滿,從而不知不覺地感染著每一個學生,鼓舞著每一個學生。在細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我的課堂中師生舉手投足便能心領神會,和諧相處,在這種教學氛圍中,教學成績逐年上升。
教師在授課中注意身體語言的運用將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如表示認可的點頭、鼓勵性的微笑、肯定的手勢等。同時在課堂內的適當走動、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幫助他們解決個別詞或詞組問題,都具有很強的親和力。以上這些都能使學生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學生們會認為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了老師的注意及尊重。當然,課堂教學中教師還需充分調動班級活力,同伴之間通過了解對方而相互認同和吸引。這就要求教師培養英語學習積極分子,經常在班級里表揚他們,朗讀他們的優秀作文,把他們的佳作張貼,推薦給英語刊物。同時,鼓勵大家交流學習方法。榜樣人物的力量是無窮的,對責任心強,功課好,又肯幫人的學生榜樣,學生會有跟隨,模仿的傾向。特別是當老師給了一個詞組或句式的例句,要求學生練習時,榜樣同學的作用就會很大。隨著示范,同學們的思路打開了,課堂氣氛活躍了,師生情感交流也加強了。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情感教育必須以“愛”為核心。在英語教學中,整個班級學生的成績參差不齊,這是許多教師都不可回避的一個現實。教師的愛心不僅體現在優秀學生身上,更要傾注在學習困難的“學困生”身上。在教學中難免遇見一些學習相對落后的學生,面對這些學生,我為他們幾位同學專門制定了適合他們程度的學習方法,并相應調整我的教學設計,盡量在教學中面向多數,兼顧“兩頭”使各個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中都有收獲,從而避免了進入初三后的大面積滑波現象。
學語言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靠細水長流。所以,維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就得靠教師不斷督促,鼓勵和指導。那么,反復地進行個別談話,個別輔導是師生間進行情感聯絡的好方法。其次,作業中的積極的情感性的評語對于學生的進一步學習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如“Well done”“Good job”“You are making progress”“You’ll be a lot better if you are more careful with your spelling work”等。
積極愉快的情感能夠提高人的意志水平。如對語言內容的修改,對字詞句的潤色,對語音語調的定位等都能使學生相信:老師總是將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識與他們的語言學習連在一起,這種全身心的投入有利于教師和學生語言學習與交流的和諧發展。這種充滿情感的激勵、喚醒、鼓舞,對于每一個教師,尤其是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具有非凡的意義。對學生是十分需要的。那么,讓我們努力,使學生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學好英語,在充滿積極的情感氛圍中成長,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能聽會寫,具有高智力高情感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