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梅
(黑龍江省大慶市鐵人小學)
2011版新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也正像凱勒說過:“一本新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無限遼闊的海洋?!睍呛⒆觽冋J識世界的一個窗口,但如果把眼光盯在有限的課本知識上,那是遠遠不夠的。新課標要求我們在課外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閱讀活動,是課內閱讀的延續與擴展,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有了興趣,學生才會主動閱讀、積極思考,也才會熱愛上閱讀,反之則不然。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既有家庭的影響,又離不開學校的指導。教師有意識地感染、引導和培養,可以使學生由偶爾的自發喜歡成為持久的自覺愛好。用聽故事、講故事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小學生因為年齡小,生長發育時期最容易產生的是對事物的直接興趣。因此,小學生最喜歡就是爸爸、媽媽、教師講故事。他們常常都會被故事情節所吸引。我們要善于抓住小學生喜歡聽的物點,喚起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比如《格林童話》中的《白雪公主》《小紅帽》等故事很適合低年級學生聽、講。教師可以從中選取最有趣味、最富有感染力的精彩片段,聲情并茂地講給學生聽,講到高潮時故意“賣關子”,制造懸念,借機向學生推薦這本書,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多方調動學生的讀書興趣,最終達到讓學生喜愛讀書的目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還需要教師“用心”去引導學生對閱讀的認同感和體味讀后的成就感。
新《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作了具體明確的規定:“5~6年級要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并且要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笨梢娬n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有相當的比重。這么大的課外閱讀量,我們如何來實施教學呢
我指導學生選擇與課文內容、作者相關或與課文體裁、寫法相似的讀物進行拓展閱讀。比如學了《林沖棒打洪教頭》,讓學生讀讀《水滸傳》;學了《只撿兒童多處行》,向學生推薦冰心的著作《繁星》《寄小讀者》等;學了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讓學生讀讀其他寫夏天或西湖的詩詞,并了解蘇軾其他的作品。
比如有的學生愛讀科普讀物,就建議他讀讀《十萬個為什么》《藍貓淘氣三千問》等;有的學生喜歡當代兒童文學作品,我就和他聊聊高洪波、秦文君、班馬等,談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男生賈里》《女生賈梅》《花季·雨季》;有的學生愛讀經典名著,我推薦他讀讀名家短篇佳作,有能力的甚至還可以讀讀四大名著等。
根據當前形勢、不同節日和周圍環境的特點介紹書籍。例如,電視里播放《西游記》,我繪聲繪色地給學生朗讀“孫悟空大鬧天宮”精彩片段,建議學生讀讀原著。在不同的季節介紹有關大自然科學知識的讀物;結合重大節日,介紹有關節日的來歷,優良革命傳統的故事書籍,介紹愛國主義優秀讀物等。
有了學生們感興趣的好書后,接下來我們要考慮的是學生該怎樣讀書?讀書的方法和技術固然是一方面,但教師最應關注的是把自己作讀者的熱情傳導給學生,同時要設法讓學生長時間地具有閱讀的熱情與欲望。
每個月末我都給學生們安排一定的講書時間,就是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將自己所看的書講給大家聽,講時還要加入自己的見解和感受。有影視主題會、有新書推薦會、有游戲辯論會、有新聞發布會。強大的吸引力讓每一個孩子都走進了閱讀的圈子里,還養成了看書時思考的好習慣。要求學生寫一定數量的讀書筆記。所寫的筆記要在課堂上閱讀交流,寫得好的在班級的成績欄進行展覽。這樣孩子們閱讀的積極性就更高了。通過這樣的方法來進行課外閱讀,學生們的閱讀能力提高了,他們的思考能力,語言組織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課外閱讀過程中的累積很重要,我們當然希望學生把這一過程視為累積知識積累與素材的大好時機,在閱讀過程中摘抄下一些好詞好句,謝謝讀書后的感想感悟,膽這一切都要在學生自覺自愿的情況下進行,不能強求,引導閱讀和讓學生保持持續不斷的閱讀熱情是課外閱讀指導的首要任務。我們希望學生能在輕松和身心愉悅的狀態下開展積極的自主閱讀,而不希望為了完成課外閱讀中的某種學習任務而使本可以生機盎然的課外閱讀變成“干涸的沙漠”,讓學生望而卻步。
習慣的形成有兩種基本途徑:一是強制,結果是習慣雖然漸漸形成了,但與此同時強烈的反叛心理或過度的奴性心理也形成了;二是暗示,它可以持續不斷地促進行為習慣的養成,并能在品嘗和收獲成果的同時對暗示源產生親近感。閱讀的習慣有很多,比如,閱讀的姿勢、閱讀的方法、閱讀的偏好、閱讀的風格……只要是學生樂意閱讀、享受閱讀,我們就大可不必過分關注閱讀的細節。
課外閱讀是一種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和互動行為,受學生個性、閱歷、知識、經驗等因素的影響,其閱讀結果一定會有差異,對此,我們要支持和鼓勵課外閱讀中的體驗差異,只有這樣,課外閱讀才會鮮活而有個性。只有這樣,課外閱讀才可能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成為成長與發展的動力。我們要防止將我們成人的閱讀體驗強加給孩子的做法。實踐證明,如果讓學生在閱讀后開展討論,可以讓他們在各種知識和文化學習方面獲得更大收益。例如,閱讀了《哈利·波特》之后,有的孩子喜歡手持一根小棒指指點點;有的孩子變得喜歡深思;有的孩子會聚在一起熱烈地交談書中情節,發表自己的見解……這一切都是孩子閱讀后興奮溢于言表、激情真實流露、沖動難以自抑的表現。所以,我們要珍視學生課外閱讀的獨特體驗,持續他們對閱讀的熱情、興趣、欲望。
作為語文教學活動的一項重要的內容——“課外閱讀”,在小學階段越來越多地受到了關注與重視,加強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等方面的積極配合,教師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向家長宣傳課外閱讀的意義和作用,讓家長認識到孩子語文能力的提高、廣闊知識背景的獲得與課外閱讀的開展有著極大關系。讓我們共同努力,引領學生走進閱讀的廣闊天地,讓他們在書中與歷史對話、與高尚交流、與智慧撞擊,去領略中華五千年的華彩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