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靜
(日照市經濟開發區連云港路小學)
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作文教學是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語言能力、文字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新課標》對學生作文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小學作文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激發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要求語文教師要改變過去只重視結果的作文教學方式,積極創新,采用生動的創新教學方法進行作文教學。
要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創新途徑進行探討,我們首先要明確目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小學生的行為和思維特點,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創新教學方法的研究。
(1)過分重視寫作技能訓練,輕視興趣情感的培養
雖然《新課標》提倡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在目前的小學作文教學中依然有很多老師采取傳統的教育方法,將作文教學的重點落在寫作技巧的訓練上。這樣在教學中,教師很容易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研究句子結構、語法系統、材料安排等方面,忽視了作文本身的情感表達,忽視了學生真情實感的抒發。長期以往,只會降低學生對作文的興趣,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長期培養。
(2)過分重視文章思想性,輕視日常生活題材的選擇
很多年以來,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過于推崇中心思想的地位,過分強調作文思想深度,忽視了學生的思維特點,過分拔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一些教師經常強調作文的最后一段要進行思想總結,要突出作文整體的思想性,但是,小學生根本沒有形成成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要讓他們進行思想總結是相當不符合實際的,如果硬性要求只會讓學生生搬硬套,說假話、空話,甚至對作文產生抵觸心理。
(3)過分突出教師主導地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作文,歸根結底是學生內心感受的一種外在表達,是學生自身的主觀感受。但是,現在的作文教學過于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強調教師評價的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會導致學生在作文中為得高分或討老師喜歡而說假話、編故事,長期以往會壓抑學生個性的抒發。
(1)感知覺特點
小學生一般在6歲到12歲之間,按照皮亞杰的觀點,低年級學生的感知覺發展處于前運算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向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轉化。主要的特點是小學生的感知覺由不精確向精確發展,由無意識、情緒性向有意性、目的性發展。一般來說,一二年紀的學生觀察事物主要從興趣出發,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才能逐漸能夠按照學習的要求去感知事物。
(2)想象力特點
小學生的想象力也是在不斷發展完善的。低年級的學生想象力一般比較片面、模糊,主要是熟悉事物的模仿和再現。而中高年級的學生開始有完整的想象力,能夠獨立開始創造性想象。
(3)情感特點
小學生的情感控制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趨向穩定。低年級的學生比較依賴老師,自尊的獲得往往來自于老師的評價,而高年級的學生加希望得到他人尊重和肯定,并且有了初步的情感道德觀。
根據上文中總結的目前我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問題,結合小學生的行為和思維特點,筆者認為,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創新方法主要應該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作文教學的創新性除了教學手段創新,還應該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興趣,這也是作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點。為了激發學生的的創造力和興趣,教師可以開放課堂,充分調動學生興趣,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潛能。
首先,營造民主的作文教學氣氛。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意見,在課堂中盡量避免直接批評學生的創造,要允許學生大膽創新,營造一個愉快、民主、積極的作文教學氣氛。
其次,讓作文教學走出課堂,走進生活。作文教學不應該限制在課堂上,應該和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教師可以培養學生養成記日記的習慣,將日常生活的點滴及時記錄下來,這種作文形式可以緩解課堂教學帶來的緊張感,讓學生對作文寫作感到習以為常,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
第三,授課形式多樣化。作文的授課形式要擺脫過去講評式授課,可以采用其他生動、活潑的形式進行教學,如故事式,即教師提出一個題目,由全班學生連續進行故事講述,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力;采訪式,讓學生組成記者團,對學校及身邊的事件或人物進行采訪,并依此寫成文章;情景式,教師創造一個情景,讓學生逐步融入到情景中,從而進行寫作。采取多樣化的授課方式,能夠使學生更愿意上作文課,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創造力和對寫作的興趣。
口語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能夠很好地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也能夠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重復閱讀過的精彩的故事,或者鼓勵學生將故事改編并表演出來,一方面,這樣加深學生對故事的感受力;另一方面,促進學生將說讀寫相結合,促進口語表達、閱讀與寫作共同發展。
在作文選題中,教師要注意避免使用缺乏新意的題目,有一些作文題目已經寫了幾十年,不能提起學生寫作的興趣,如《最xx的一天》《最xx的人》《記一件小事》,等等。教師要關注時事,選擇新穎的作文題材,鼓勵學生在寫作中寫新材料、新內容,鼓勵學生想象,盡量避免命題作文,要給予學生充分的主動權,去選擇和創造自己喜歡的作文形式和題材。
修改作文也是學生作文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修改作文,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形成嚴謹、仔細的習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修改進一步提高自己的作文寫作水平。以往的作文教學,講評主要以教師為主,但是,我們可以嘗試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主講評。教師要為學生明確修改的目標,教導學生修改方式,同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動性,將修改的權力下放到學生手中。
為了學生的發展,每一個教師都需要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探討最有利于學生的教學方式。目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創新途徑的探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通過筆者的作文創新性教學探索能夠激發出更多人的靈感,為培養學生創造力和寫作能力帶來更多幫助。
[1]教育部.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袁浩,寧益民.揭開兒童作文的奧秘[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3]郁舒琳.淺談小學作文教學的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