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清發
(江西省鉛山一中)
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黃清發
(江西省鉛山一中)
語文教師教書不僅是傳授知識,還有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情感教育呢?教師應通過朗讀多創設情境,讓學生有情感體驗,本文對此進行了相關的闡述。
高中語文 情感教育 情景創設
語文教師教書不單是傳授知識,還有情感教育,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情感教育呢?應通過朗讀多創設情境讓學生有情感體驗,本文對此進行了相關的闡述。
心理學家認為,情感是人們的心理機制的中心,是很強的一種內動力。列寧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薄墩Z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深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這就要求我們在閱讀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這樣不僅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發展學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對于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具有積極的影響。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必須尊重學生的自尊心,不論是優等生還是后進生,他們都有被人尊重的需要,教師不能戴著有色眼鏡去對待學生,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尊嚴地來學習語文。以良好的心理正確對待學生,教師不能認為自己做事就一定不會錯,要正確看待學生對自己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與你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有了感情,學生才能接受教師的教誨,教師才能有效地實施情感教育,從而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相信在相互尊重的語文課堂環境中,也會收到良好的效益,促使學生對語文課堂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語文教學本身是語言教學,教師應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充分利用語言的音韻美和節奏美來教育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情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充分說明朗讀在教學中的作用。如《荷塘月色》把課文進行稍加點撥,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表情朗讀。因為對文章的深刻理解不是教師講出來的,而是學生對文章的多次誦讀逐漸領悟出來的。語文課堂教學與學習應該是一種美的享受,一種美的熏陶,它的每一個文字,每一個詞語里,都包含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知識和文化的美,甚至它的每一個文字,每一個詞語里都有著一個非常美的故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經常講一些關于語文方面的故事以及有關的知識,使學生感受到語文的博大,找到學習的真正樂趣,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促使學生熱愛語文,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情感,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語文就是情感的體現,豐富的人文精神無處不在。情感是學語文的靈魂,如果不去品味文學作品中的情感,領悟文學作品的意蘊、意味,那么學語文也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義。長此以往,學生學語文缺乏感情的滋潤、心靈的陶冶,勢必造成他們精神之源的干涸和心靈之花的枯萎,只有抓住情感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創造情境,讓學生感覺“身在其中”。比如在教學《故都的秋》時,我運用了多媒體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到在秋天有特別韻味的北方。學生賞心悅目,學習課文的情趣被調動了起來。再加上我聲情并茂的敘述,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融入文本角色,到課文中去體會、去領悟文本的北平的秋,學生把生活情境帶入文本情境,把生活情感融入文本情感,從現實世界投入到文本世界中,使文本描述的景物在內心成為鮮活的形象,最終使學生、教師、文本能有效地對話。這樣的課堂才具有生命力。如《琵琶行》一課,月下彈琴的畫面很美,皎潔的明月,琵琶女出場過程的描寫歷歷動人,彈琴的高超演技,敘述早年曾走紅運,盛極一時,到后來年長色衰,飄零淪落的可憐身世。每個讀者讀到這里時都會凝思回神,前后觀照,泛起情感的波瀾。這給閱讀提供了一個空白空間,必須加以補充,以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然后在琵琶獨奏《春江花月夜》舒緩抒情的音樂聲中組織交流欣賞。
生命的課堂流淌著人性,只有當教師深情投入、真情流露、激情四射的時候,學生才能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會神,學生才能受到真正的人文熏陶和感染。人性的課堂洋溢著靈性,人性的課堂凸顯著個性。新課程視野中的課堂教學,應在師生溝通與對話中實現生命的發展。每個學生都是一個靈動的鮮活的生命體,他們有著活躍的思想,一經點燃,他們將噴放出絢爛的煙火,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學生在閱讀中獲得的感悟和積蓄的情感,若沒有凝結成文字,過不了多久,就會消解、淡化。捕捉這種情感的蓄積點,及時練筆,能將這種情感、感悟沉淀下來,久而久之就能凝結成學生的思想。閱讀教學的課堂練筆有別于傳統的讀寫結合。讀寫結合注重讀寫技能、方法的結合,課堂練筆則內容更廣泛,內涵更豐富,它要讓學生融入文本的角色之中,將個性化的解讀感悟流淌筆尖,書寫心得和發現,在生長言語的同時積蓄精神生命的源流。
課文中蘊含著作者深沉的感情,語文課堂更是情意交融的獨特時空。在課堂中只有營造濃濃的情感氛圍,在入文入境入心之中將文字蘊含的情感激活,讓學生與文本對話中心潮起伏,激情澎湃,才能真正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實現生命與語文的共同生長。
語文的教學不單是知識的傳授,更多的是心靈的交流,感情的宣泄,因此我們教師要注重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讓學生樹立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