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倩
(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縣柘枉中心初級中學)
初中英語作業有效性探析
◆蘇 倩
(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縣柘枉中心初級中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英語教學的時效性也備受關注。英語作業是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作業觀念,根據學生的實際,設計豐富多樣的作業,讓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英語的綜合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英語作業 有效性 影響因素 策略
因為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教師都采取題海戰術,布置作業的時候比較隨意,所以布置的作業只是重在了量上,這也就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負擔。
以往布置作業都是一樣的,沒有做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同層次的學生做的作業是一樣的,沒有層次性,這就使得有的學生學過了,而有的學生還不足的現象,最終就使優生和后進生的分化更加嚴重。
教師一般在布置作業的時候都會讓學生抄寫單詞和句式等,加強單詞記憶。
但是,這僅僅是側重于學生的機械記憶,沒有做到強化句型句式的運用,由于單詞記憶的反饋是非常明顯的,而句型運用在反饋中就比較難了,所以就被教師給淡化了。
作業可以對課堂的知識以鞏固和加強,但是有的老師不能做到及時地批改作業,這就使得學生逐漸降低了英語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有學生會抄襲作業。
心理學家洛克通過實驗證實,受歡迎的作業能激起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所以作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教師應根據學生好奇的心理特征來合理的設計英語作業,這樣不僅要考慮到教學的重要性,還有充分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學中要善于發現教學中的“趣”,要不斷提高作業的有趣性,這樣不僅能滿足學生內心強烈的需要,而且能夠牽動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只有學生對作者感興趣,他們才能積極主動的去完成,這樣形成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精神,也能輕松地掌握知識。
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要注意各堅持差異理論,重視每個學生學習的發展區,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需求來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自由發揮,讓學習優秀的學生繼續保持學習的盡頭,讓學習差點的學生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增加他們的自信心。首選第一個層次的作業是鞏固課堂知識設計的,這樣每個學生都要做,這是最基本的知識簡單應用,是為了鞏固基礎知識,為以后學習更深的內容做準備。第二個層次的作業,主要是學生掌握程度以及如果靈活運用,對學生由一定的要求,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是都能做的。第三個層次的作業,難度比較大,這是針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如多讀一些英語報刊,多聽一些英語節目等。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分配者三個層次的作業,讓學生在三個層次中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這樣分層作業,就發揮了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⑴學生個體差異,作業層次不同
不同的學生對于語言的理解、掌握、記憶與運用的能力是不同的。教師可以指導我們的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掌握能力,靈活有效地選擇各自的作業量。如鞏固英語單詞的作業,教師只需提出次日默寫這個要求,學生可以自由的選擇作業的數量。學生放學回去可以抄五遍,可以抄一遍,也可以一遍不抄,只要第二天會默寫就行。這種布置作業的方式好處,在于可以使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識;哪些方面是自己的薄弱項,須得到進一步地加強。
⑵學習水平不同,作業層次不同
現行教學中,“一刀切”的作業布置方式到處可見。教師可以針對差、中、優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出不同的作業,學生可以自由的選擇,在教師設計出的不同作業類型中,學生可以挑選難易程度不同的作業類型。此種作業形式,加大了作業的彈性,將選擇權交給了學生。
⑶家庭情況不同,作業層次不同
家庭作業是家庭和學校聯系的紐帶,不同層次的作業,可以使家長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進展,并且能夠更好地融入到孩子的學習中,也可以借此進行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親子交流溝通。由于本校處于縣城郊區,只有少數一些家長懂點英語,大部分家長知之甚少。所以,對于不懂英語的家長,可以布置些簡單而又易于操作的作業由家長與學生來共同完成,孩子完成作業后寫上自己的姓名、日期與完成情況就可以。對一些懂英語的家長,不僅要求他們監督孩子抄寫作業,而且還要求他們監督孩子聽英語錄音,同時還要注意聽孩子的語音和語調。
新課改要求作業在設計上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創造一些交際場景,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實踐當中,增加語言實踐的真實性和參與性,這樣不僅讓學生親身的體驗,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新英語教材使用的閱讀材料涉及到好幾個領域,如名人介紹,科學探索等,這些豐富的資源為學生的實踐性作業設計提供了素材。一般比較常見的實踐性作業有:英語對話,調查采訪等。
教師一般會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但是有的作業必須要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才能達到效果,如調查采訪和編對話等。因為語言的交流是多向的,互動的,一個班級的學生年齡基本相同,也方便接受和傳遞信息,可以發揮各自的專長,實現小組資源的共享,促進知識的豐富和能力的增強。
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不要一成不變,要注重多種類型的相結合。比如說,嘴和筆結合,課內和課外結合。比如說,在課堂上已經有了練習性質的作業了,課外可以布置一些擴展性的作業,也可以為下一課做準備性質的作業。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不要注重量,還是重質,不然只是一味的布置很多作業給學生,不僅增加了學生的負擔,也會讓學生有厭學心理,不利于教學的進行。要選一些難度以及數量相當,典型有代表性的作業,突出重點。
我們都知道,英語教學的重點就在于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通過多年的英語教學經驗,我個人認為,堅持讀書的學生聽力肯定也差不了。我平時教學的時候都會鼓勵學生去多聽,如課文的磁帶,不帶有任何壓力和負擔地去聽,不在于聽懂沒聽懂多少,我們要的是無意識的聽力的訓練,這樣不僅不會給學生帶來負擔,還會起到練習聽力的作用。我們要把作業落實到實處,要精心地準備和選擇,要使我們布置的作業可以提高學生某個方面或者是多個方面的能力。
總而言之,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離不開教師的悉心教導和培養。每個教師對英語作業處理方法都是不一樣的,不管是哪一種,前提是要適合學生的。相信,只要我們英語教師能夠在英語作業上下功夫,不斷地鉆研和創新,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社會發展情況,在新舊知識的銜接、連貫和運用中發展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就一定能讓他們的英語語言學習更具有生活氣息和時代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