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秋麗
(大慶市第四十二中學)
在化學教學中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冷秋麗
(大慶市第四十二中學)
化學學科是初中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化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化學教學要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評價方式。既考核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評價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還要關注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發展。”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努力克服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定勢,更新教學理念,更把思想道德教育科學靈活地融匯到教學過程中。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教學中合理地滲透德育教育,要讓學生接受化學知識的同時,受到品德教育的熏陶和感染。
初中化學教學 思想道德 德育教育
俗話說,百育德為高。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傳授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技能,更要以自己模范的品行來教育和影響學生。其人格品行一直作為一個重要的教育因素在教育過程中潛移默化地發生著作用。
我國在《教師法》《教育法》和《義務教育法》中,都體現了德育的內容,隨著初中化學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初中化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化學教學要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評價方式。既考核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評價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還要關注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發展。”新課程要求教師確立新的教學觀,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慣性,使化學教學中顯現多樣化的格局。隨著社會的發展,“終身學習”和“人的可持續發展”等教育理念已進一步得到人們的認同。化學教育觀面臨著重大變革,化學教育目標在發生變化,由原來過多地關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轉變為在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此,我們應在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全方位地向學生施以思想、道德、法制等教育,滲透愛國主義思想培養良好的品質和道德,陶冶和熏陶學生,促進學生學習動力的形成,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化學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的愛國精神。我國古代有許多燦爛的文化,在化學上許多發明和工藝在世界上都是最早的國家之一,為世界科學技術的進步做出卓越的貢獻。如在第六章《金屬》的教學中,可以向學生介紹金屬的使用代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而我國從商代就開始了精美青銅器的制造和使用,春秋戰國時期就掌握了冶鐵煉鋼的技術,西漢時期就能濕法冶金。這些都是樹立學生愛國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的最好素材。再如,在第五章第三節《化石燃料》的教學中,我國化石燃料的發現和儲量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可以通過視頻展示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開發和利用天然氣的國家,我國石油的產量早在1994年就名列世界前茅,煤的產量也比建國初增加了30倍,為我國開發建設奠定了豐厚的物質基礎,但在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體會化石燃料的寶貴性和開發新能源的重要性,樹立節約能源和保護資源的意識,激勵學生保護、開發和利用資源,為祖國建功立業和振興中華的使命感。
在第八章第四節有關鹽——碳酸鈉的教學中,課本上有一個知識視窗介紹“侯氏制堿法”,我在課件上引導學生回顧這樣的情境:20年代初,我國用的純堿全靠進口。1921年,剛剛拿到美國大學博士學位的侯德榜,懷著強烈的愛國熱情,回到祖國,立志獻身祖國的制堿工業。他應邀出任塘沽永利堿廠總工程師,經過反復實驗,終于在1926年生產出紅三角牌純堿,并在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獎。從此,結束了我國完全靠進口洋堿的歷史。上個世紀30年代,德國發明一種制堿新工藝,侯德榜前去考察,準備購買這一專利,但遭到了帝國主義的無理刁難和敵視。他氣憤地說:難道黃頭發綠眼珠的人能搞出來,我們黑頭發黑眼珠的人辦不到了嗎?侯德榜經過3年苦戰,創造出世界先進的聯合制堿工藝,被命名為“侯氏制堿法”,使中國的制堿化學工業躍上了世界舞臺。在平時的教學中,結合化學教學內容,適時地向學生介紹我國和世界上有重大發明的化學家,頌揚他們艱苦創業、百折不撓的精神。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方面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啟發引導學生克服滿足現狀的思想,培養他們勇于探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鼓勵學生勇于創新的精神。
環境問題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已經成為影響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的政治問題,也是影響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首要問題。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涉及環保知識的內容很多,要適時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了解環境污染的原因、危害,強調環境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滲透環保教育,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例如,在水資源授課時,也要及時向學生滲透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的意識。初中教材第二章在有關空氣的組成教學時,讓學生通過對我市的空氣質量日報的認識,使學生了解我們的環境已受到有害氣體、粉塵等的污染。第五章有關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學時,結合講二氧化碳性質,介紹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引起的溫室效應。化石燃料的燃燒使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全球氣侯變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海洋生物死亡。倡導學生從我做起,低碳生活,充分利用電能、太陽能,同時要開發新能源。另外,結合平時作業,單元練習,單元測驗,在不偏離教材和大綱要求的前提下,穿插安排除雜質氣體,提純溶液和消除環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題、習題,以便鞏固學生保護環境的知識。
總之,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工作在新形勢下的一項緊迫任務,也是推動素質教育的主要措施。在初中化學教學中,使學習化學知識目標和德育培養目標有機結合,使學生在接受科學知識的同時,不斷地受到德育的熏陶,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科學的人生觀,成長為具有良好道德品質、良好心理素質的新一代優秀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