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才華
(山東省昌邑第一中學藝術部)
淺談美術教學
◆李才華
(山東省昌邑第一中學藝術部)
在教學實踐中,課堂教學方法的科學靈活運用是提高中學生美術興趣的關鍵,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對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實現了教與學的真正效應。
美術興趣 教學實踐 課堂教學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和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泵佬g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美術興趣的激發和培養,是使學生上好美術課的前提,也是對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
我班美術生大體可分為三種:酷愛美術專業而又有基礎的;愛好美術專業卻沒有基礎的;不喜歡美術專業,而是因某些原因才學習美術的。不同的學生在美術學習中自然就會出現不同的心理變化,第一種學生愛好美術又有基礎,因此對美術技巧的掌握比較快,專業成績好,學習認真,對自己要求嚴格。第二種學生雖然愛好美術,但是由于沒有基礎,一切從零開始,容易產生急躁心理,這樣長期下去不僅專業學不好,文化課也會受影響,慢慢的就會對美術專業和文化課的學習失去興趣、喪失信心,到頭來得不償失。第三種可以說是學美術并不是自己的理想,象這種學生因文化課連年壓頭或整體素質不高而引起一氣不和生百病的現象,文化課和專業都不盡人意。我從和學生的談心中得知,他們大多數都愿意上大學深造,認為有專長的大學生更有實力迎接社會的挑戰,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學習的動機、目標都是好的。因此,了解并研究這些學生的心理狀況和學習目標,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必要基礎。基于對學生這些特點的了解和分析,我在教學中對每一個學生都平等對待,分別引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都有優秀的一面,只有用心觀察,用心與他們交流,他們才會和你拉近距離,愿意聽從你的指導,從而增強自信,對美術的學習才會產生興趣。
課堂上教師的語言應富有感染力,要善于針對不同課題的內容的藝術趣味來引導,啟發和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從教師美的語言中引起學習美術的興趣。俗話說嚴師出高徒,記得我剛參加工作時,對學生的每一幅畫存在的問題都提的很苛刻很尖銳,對畫面的效果要求也很嚴格,學生興高采烈的拿著畫找我點評然后灰心喪氣的離開,后來談心時一個學生跟我說:“老師,你有時候給我看畫的時候提出的問題太多,太尖銳,我都不知道怎么畫才好,也沒信心把畫改好了,相反,你如果表揚一下我,我就更愿意畫了!”我深受觸動,是啊,一張完美的素描習作里面包含著很多理性和感性的知識,其中造型、黑白灰、空間、體積、質感,每一個問題都需要不斷的練習,學生剛學畫素描不久,練習的少,看的少,甚至有的還沒找到畫畫的感覺,怎么能一盤否定呢?一張畫解決一個問題,各個擊破才是正確方法,后來我改進了教學語言,把語言盡量藝術化、商量化、討論分析化,啟發學生自己思考觀察的能力,先是肯定其優點,把意見化為建議放在關鍵的語言結構中,這樣,學生心服口服,不會導致厭學,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手頭工夫好是成為一名合格專業老師的先決條件,一幅好的范畫是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方面。中學美術教材中精選的美術作品與我們的課堂實踐存在一定的距離,學生難以理解和接受,難以調動學習美術的興趣。其實最有效最方便的方法就是給學生當場示范,教師的范畫和學生中的優秀作業,更貼近學生,更貼近生活,學生更易接受,增強了學生的直觀感覺能力。在平常的教學中我經常通過讓學生欣賞藝術家的作品、老師、同學的范畫來帶動他們學習美術的堅定信心,不但開拓了學生的眼界,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觀,也激發了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
我在美術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效果顯著。它將圖形、文字、聲音相結合,更直觀、生動、形象,學生易于接受、樂于接受,引導學生主動的學,使枯燥,呆板的教學模式變得豐富多彩,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我經常將優秀美術作品制成課件播放給學生看,也將靜物素描的作畫步驟分成幾步展示給學生看,使學生對作畫過程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這樣不但節省了教師在課堂上作范畫的時間,同時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大大提高。
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因此,我十分注意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藝術才華的空間,以提高學生的藝術創造力。在教學中我從來不隨意扼殺學生作品里所體現的與眾不同的東西,美術作品的美具有多樣性,需要從不同的視覺角度去欣賞和評判,否則條條框框太多會限制學生的創作思路,使學生的作品顯得千篇一律,缺乏個性與活力。所以,不管學生的作品顯得夸張還是平淡,細膩還是粗獷,熱情還是寧靜,奔放還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內在的含義,是學生思維創造性的結晶,是學生心靈的反映。作業評講時我注意多講優點,多肯定學生具創造性的一面,激發學生創造、表現美的欲望,這樣做,同學們自然會變得更大膽、更充分、更主動地用自己的繪畫語言與外界交流,這樣才會給學生的藝術表現提供一個有利的條件。
例如,以“教室的一角”為主題創作一幅素描畫,課前我布置同學們要多觀察教室每一角落的特點和自己最想表現的地方,上課時我先講了一點畫面構圖和主體物的表現方式,然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觀察去擺物體,去刻畫物體,結果由于每一個同學心理個性等都不同,他們對物體的感受也大不一樣。有的畫教室的垃圾桶、掃把;有的畫光源燈;有的畫靜物臺的一角……課堂活起來了,同學們的腦子動起來了,我對同學們細微的觀察、深刻的體會都一一給予充分的肯定,同時鼓勵同學們把自己的感受表現出來,并啟發學生思考、嘗試用怎樣的表現形式最能將自己獨特的意境構思表現出來。結果,同學們的作業沒有雷同,內容與形式都非常豐富,且較充分的體現了教室多角度、多方位的特點,很好的達到了教學的預期目標??梢姴捎霉膭詈鸵龑У氖址?,能極大的調動學生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審美和創作能力。
總之,美術教學中保持學生興趣濃厚,情緒高漲的這種情感狀態,學好美術就容易多了。在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課堂教學方法的科學靈活運用是提高中學生美術興趣的關鍵,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對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實現了教與學的真正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