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月霞 苗 壯 郭愛蓮
(青州市云門山回中)
讓學生做寫作的主人
◆田月霞 苗 壯 郭愛蓮
(青州市云門山回中)
通過作文教學的實踐,深感要解決“作文難”這一難題需要平時多下功夫,循序漸進,讓學生從被動應付作文變為積極主動去寫作文,讓學生成為寫作的主人。只有這樣老師才能真正把作文課上“活”,學生才能真正寫出屬于自己的好文章,一直困擾師生的作文難的問題也才能真正得到解決。
作文教學 興趣 學生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尤為重要的環節,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初中學生普遍有“作文難”的煩惱,很多同學一到寫作文時就犯愁,認為沒處下筆;硬著頭皮寫出的文章也很難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而老師上作文課也感覺像是“趕鴨子上架”,費力卻難以取得良好成效。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做了一些努力,深感要解決這一難題需要平時多下功夫,循序漸進,讓學生從被動應付作文變為積極主動去寫作文,讓學生成為寫作的主人。只有這樣老師才能真正把作文課上“活”,學生才能真正寫出屬于自己的好文章,一直困擾師生的作文難的問題也才能真正得到解決?,F在我們把平時的一些做法和體會匯總如下,與大家共勉。
1.
當老師和學生一起欣賞美文時,積極引導學生產生聯想,問他們有什么樣的體會,有何不同的感受,讓同學起來發言,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就及時鼓勵學生,把這些想法寫下來肯定是好文章,并用名人在寫作上的成功范例鼓勵他們大膽嘗試,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
寫作時機把握得當對于激發學生寫作欲望有很大的作用。比如,春風吹開了校園里的玉蘭花,學生欣喜地紛紛圍觀欣賞,這時就適時啟發,讓學生描摹花兒的形象,講講心中的感受,此時聯想到什么,接著提出以《我眼里的春天》為題寫一篇文章,學生就有感而發,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描寫格外生動。
寫作文首先要“有的寫”,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想有的寫就要靠平時多積累素材,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積累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
寫作的素材和靈感來源于生活。葉圣陶先生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停息?!弊魑木褪前盐覀兩磉叺纳顚懗鰜?,把平時所見的、所聽的、所想的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我們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觀察事物、人物,觀察大自然;并多帶動他們去體驗生活,如郊游、參觀、參加各項活動,廣泛積累寫作素材。在實踐活動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觀察過程,若有一些心得體會,就要及時記下來。這樣堅持久了,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就會習慣于記實事、寫真人、抒真情、發實感。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必須讓學生多閱讀。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闭n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語言生動形象,易感易學,這是寫作教學的好材料,對于這些課文,應該讓學生多讀多記,必要時可以背下來,積累的東西多了,到寫作文時語言就會像涓涓細流,自然而然地從筆下“流淌”出來。要寫出好文章,不但要讓學生熟讀課文,更要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閱讀大量的課外文章,汲取豐富的寫作營養——只有做到“讀書破萬卷”,才能達到“下筆如有神”。
寫作需從小處做起,讀了文章后寫下感想,篇幅不在于長短,關鍵是能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意見;堅持寫日記,不一定每天都寫,但要做到記敘具體生動,感想真實自然;每周都進行一次隨筆練習,題材篇幅不限,能及時把發現的問題寫出來,把近期的心理狀態總結一下。這樣的練習學生沒有壓力,沒有框框束縛,往往能表達出心聲,撞擊出心靈的火花。
老師要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進行作文專項訓練,如寫一寫某題目的開頭,寫寫某文章的結尾,為某個故事豐富一個情節,為某篇文章描述補充一個細節,等等。這樣的訓練一般費時不長,學生更容易把握。通過這樣“化整為零”的訓練,能幫助學生突破作文時的重點難點,降低寫作的難度,為順利完成一篇大的作文打好了基礎。
學生能把作文寫出來還不夠,還要寫出質量來。怎樣把作文寫好呢?老師的指導還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寫出的文章還不夠成熟,存在一些不足,如不講究章法,內容不條理,構思不巧妙,缺乏文體特征,立意不夠深刻,等等。針對初中生作文最常出現的問題,老師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引導:(1)立意要好。指導學生看問題要由表及里,透過現象看本質,深入思考,挖掘題目的深層意蘊,做到立意深刻;對問題從多角度多側面進行思考,以獨到的視角審視題目,力求創新,寫出新意;文章確立一個中心,就集中筆墨,專心寫好,中心旨意不要分散。(2)結構要巧。優秀的中學生作文,其結構安排除了要做到清晰完整外,還要嚴謹有序,別具特色。嚴謹有序,是指文章的結構布局能夠準確恰當地體現事物內部的邏輯關系;別具特色,是指結構布局超凡脫俗,新穎別致,令人耳目一新。為了幫助學生在“結構布局合理”方面提升水平,老師應針對不同的文體講述相關寫作知識和結構技巧,尤其是記敘文和議論文的結構安排和寫作技巧。
在作文批改中,應改變傳統的老師全批全改的批閱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評改??刹扇∽晕倚薷?、互批互改、集體批改等多種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學生批改作文時做到:先通篇讀,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認真讀,找到不通順的句子、不恰當的詞語、錯別字、用錯的標點符號等,并用圈、點等符號標出,最后寫上對這篇作文的簡評。這樣基礎好的學生與基礎薄弱的學生對調批改作文,寫得差的學生改到好的作文時,可以從中學到方法,受到啟發,得到提高;寫得好的同學改到寫得差的作文,也從中得到教訓。實踐證明,讓學生自己評改作文會使學生逐步養成愛動筆的好習慣,十分有利于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天長日久,就會自然而然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也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寫作能力。
在作文教學中,通過激勵表揚手段,肯定學生的優點長處,可以鼓勵他不斷追求成功。對于那些寫作水平不高的學生,教師應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閃光點,及時鼓勵;對于寫作能力強的學生,教師應盡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處,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又愉快地認識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這樣,所有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產生濃厚的寫作興趣,樹立起寫好作文的持久信心。
作文課后,我們經常會挑出一些優秀作文和進步大的作文,讓其在課堂誦讀,或張貼在教室里,讓學生相互閱讀,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們互相學習,還有很強的激勵效果。學校的作文期刊上也出現了他們的名字,我還鼓勵學生辦班級手抄報、寫廣播稿、評論社會熱點問題等,并鼓勵他們向報刊社投稿。這些做法都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喚起了學生積極寫作的熱情。
通過以上持續有效的練習,學生開始熟悉作文、愛上作文,拿過作文題目來后能獨立分析思考,寫出有意義的作文;甚至還能自覺發掘身邊的素材進行創作,寫出有個性、有看點的文章來,學生真正變成了寫作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