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王同斌
體育教學中的創新思考
河南 王同斌
體育教學要創新,就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思路,就要安插新的教學路標。增強趣味性、多樣化、創造性、情感教育、心理研究等,使新的體育教學觀念,充滿活力與希望。
創新思維;興趣;心理;激勵
我們知道,創新就要探索,就要發現,就要有觀察和總結以及改革。體育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能力,就要研究他們的心理定位與活思想。為了完成教學使命,我根據新的教學內容,結合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的環境,安插了一個個前行的路標。
如果把一堂體育課比做一場戲,那么戲的主要人物就是體育教師和學生,場景是操場,道具是體育教材、器材、教案,時間是四十五分鐘。我們現在提的問題是:為什么有的教學四十五分鐘如行云流水,學生心領神會,興趣高漲,而有的四十五分鐘卻艱澀如冰,學生置若罔聞呢?這其實也就是教學中如何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興趣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的問題。比如:提高教師素質、培養學生興趣,改革課堂結構,寓教于樂,改被動接受為主動嘗試,引進思想教育、審美教育、心理教育、集體主義教育以及注重綜合素質的提高,重點突破等等,形成了發揮個性重點之勢,成效卓著。然而,教育學者告訴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學的主體是學生,這就要求教學不僅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二者應有機統一,使教學得到完美體現,上述的種種教改似乎過多的強調了教法、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忽略了作為主體存在的學生以及學生心理,特別是中專學生的心理。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從心理的角度出發,準確把握學生的個性特點,愛好特長,加以引導、強化、訓練,那么就更有利于學生的進步發展,這將對豐富體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大有裨益。
作為體育教師,面對的是幾十名素質不一的學生,如果不考慮學生的心理素質,勢必影響整體教學效果,這也正是為什么有的教師孜孜于教而學生學習興趣不濃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實,成功的教師總是把教學有意識的與教育學心理學結合起來把握學生心理,然后結合學生實際,對癥下藥,這是通過長期的教學經驗得出的結果。如:一堂籃球課,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愛好打籃球,但有少部分同學對籃球毫不關心,甚至厭學。那么怎樣解決這部分學生的心理障礙,使其參與籃球這項活動呢?筆者認為:1.用平常心去參加活動,不論這些同學的技術水平如何,先讓其加入到群體中,使他們有參與和活動的機會,克服“我不行,我不會打籃球”的心理障礙,平等對待每一個參與者,讓其樹立自信心。2.幫助他們克服自以為先天不足,不是打籃球的料等想法。在參加這項活動中,從有利于發揮他們特長的方面入手,如:雖然身高不占優勢,但他們靈活,速度快,多從這些素質方面去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其有所作為,各顯一方,使課堂有聲有色,大家都活動,大家都快樂,大家都是主力軍。3.要有全局觀念和集體意識,重點培養和區別對待結合起來,有意識的進行一些小型比賽和對抗賽,讓這些同學也參與進去,使其感受到自己確確實實有相當大的責任和義務。
十五歲至十八歲之間的中專學生正是朝氣蓬勃的年齡,他們處在世界觀正在形成但尚未形成時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事事都想知道并渴望親自體驗,這就使得他們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如果體育教師還是以老方法去上課,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在四十五分鐘課堂上,應把新知識、新觀點、新見解、新動態及時的向學生傳達,把基本技術和技能與教材有機的結合起來。并通過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和技術動作,傳授給學生,以滿足學生求新好奇的心理,從而激起他們對體育學習的興趣,但是體育教師必須把握好度,求新求奇固然可以刺激學生的興趣,一味的求新求奇則未免失于偏頗。
體育教學不是講高深的理論,也不是片面去追求過高的技術動作,而是將系統的體育知識和體育常識及鍛煉身體的方法授之與學生,將心理品質、思想品德教育、健康教育寓于豐富多彩的教法之中,通過潛移默化教學,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在這里,傳授知識的基本技術固然重要,但思想教育、心理教育更為重要,教育者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就應該自覺地避免老一套(三段式)的教學方法,而應把握住學生求新愛動的心理,采取相應的措施。例如:在足球課教學中,有部分同學確實對足球不感興趣,那么就應該采取游戲或和足球有關的內容,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循序漸進地培養其興趣愛好,直至達到教學目的。心理學探幽索微,但也難探盡人的一切心理,這只是把心理和體育課堂結合起來進行的粗淺論述,俗話說:難量是海、難測是心。因此,對不同學生,應該通過課堂對其進行正確引導,有意識的進行體育心理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培養其堅強的意志品質,陶冶自己的情操。通過體育鍛煉來培養自己的良好心境,要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要刻苦鍛煉,認真體會心理,在一種相對平穩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在體育教學中,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啟發和激勵,有利于激活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我在教學中一般采用以下幾種較為有效的激勵措施:一是情境引導。充分利用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創設情境,讓學生主動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教學組織中,允許學生創造性地理解練習動作,給學生一個起點,允許得到不同的結果,或給一個終點,允許學生通過不同的途徑達到目標。二是表揚鼓勵。多表揚,少批評。當他們能在體育活動過程中表達自己獨立的想法和見解時,教師要加以表揚和鼓勵。三是競爭激勵。體育教學在競爭條件下,通過教師的組織教學能有效地激活學生的創新動機,并將學生的想法和創造融入體育教學中去。適時的激勵,能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常常涌現出創新靈感,激發創造性思維。
另外,還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啟發引導,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我們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因為觀察中有新的發現,有新的知識點,發現中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能力,觀察中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動腦的能力。除此,還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為這里蘊涵著發明的萌芽和動力,這些可以轉化為興趣,也潛藏著創新的希望。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我們也不能忽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因為創新活動都是從想象開始的,創新想象是一切創造活動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也是創造者必須具備的心理素質。體育教學能為學生提供儲備豐富的表象,引導學生比較表象之間的不同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從而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總之,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循序漸進,要持之以恒,要有春風化雨般的耐心,還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徑。在課堂上,還要有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感情的雙向對流等等。相信功夫不負苦心人,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一見成效,教師教學的效率就會大有改觀,成功的鮮花總會向我們微笑。
(作者單位:南陽幼兒師范學校)
(編輯 王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