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焦丹琳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加快,尤其是我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我國多數企業開始深化改革,冶煉業、制造業等行業紛紛與國際市場接軌。而國際上一些企業也紛紛加入到中國市場競爭行列中,這些企業在中國施行的新型營銷戰略體系對中國本土企業造成了不小的沖擊,許多企業在發展中面臨著嚴峻挑戰。我國的企業要想獲得長遠的發展,就需要逐漸適應全球化市場的需求,提升自身的國際競爭力,更新營銷戰略。我們需要在新形勢下對企業的營銷理念進行創新,構建新型的營銷戰略體系,實現我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企業要想成功,對于營銷理念的創新是十分必要的,結合我國當前市場經濟中企業的形式,首先,我國的部分企業是分散型的,許多企業的競爭意識并不強烈,對于市場中潛在的一些發展障礙缺乏科學的認識,因此使得這種分散型企業在激烈競爭中難以站穩腳跟,一直在完全競爭與壟斷競爭之中停滯不前。因此,企業要想擁有競爭的主動權,就必須創新營銷觀念。其次,在當前市場中企業產品為了能夠占據更大市場的前提下,產品的類型越來越趨于大眾化與普遍化,因而很難在短時期之內吸引到市場的關注,因此企業應當在產品的個性化方面努力,但是個性化產生的前提條件就是有著創新的元素,因此需要企業不斷增強創新意識,為自身的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環境空間。與此同時,企業需要對自己的市場定位有著更高的要求。最后,企業對發展中面臨的最大問題需要解決—人力資源缺乏,科研力量薄弱、生產經營資金缺乏等,這些弊端嚴重阻礙了我國企業營銷理念的創新,因此在當前需要對我國企業構建新型的營銷戰略體系,實現企業的改革與發展。
從當前我國大部分企業的市場營銷來看,呈現出以下幾個特征:
第一,企業的規模不一,但是能夠有著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能夠根據市場變化來調整自身的產業經營結構,轉變生產的方向,進而適應我國市場的不斷變化。
第二,我國多數企業在經營范圍上較為集中,雖然在技術應用方面單一,但是更需要注重對專業技術的運用。
第三,一些中小型企業的市場營銷模式比大型企業靈活,在技術上用于創新,能夠運用多種新型的工藝材料,更新產品,在最大程度上滿足市場經濟的需求。
在當前市場經營理念逐漸被企業管理者所接受,許多企業的產品銷售理念都轉變為新型營銷觀念,我國部分企業也逐漸開始用新的營銷觀念來整頓自身。但從整體上來看,依然有部分企業的市場創新力度不強,對于新時期的市場營銷缺乏科學的認識,在市場信息渠道的了解途徑上狹窄,依然固守著傳統觀念。在實際營銷中,多數企業過于強調產品的營銷業績,一般對產品的信譽不夠重視;對于人員的個人業績往往過于重視,而忽略了營銷人員之間的配合;過于強調企業銷售部門的成績,忽略企業其他部門的相互關聯與配合。
在當前的市場調查中,一些企業的管理者逐漸認識到需要更新營銷戰略,并且在實際發展中應用,用新型的營銷觀念替代了傳統的單一的銷售模式。在我國的市場經濟中,多數企業開始運用新型的營銷觀念進行營銷,但是從結果上來看,收效并不明顯。這是由于在企業缺乏相應的創新營銷方式與創新的營銷人才,與企業的人力資源問題向管理,而企業資源中最主要的資源就是人力資源,有著十分巨大的能動性與創新性。在當前,企業的競爭可以等同于人才的競爭,但是我國多數企業并沒有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尤其是創新的營銷人才,可以說這方面的人才十分緊缺。因此在當前企業營銷中出現的最大瓶頸就是缺乏相應數量的創新營銷戰略人才。
我國多數企業缺乏相應的商品供應鏈條,產品的構成結構單一,經營的產品多數以生活必需品為主,幾乎沒有多樣化的產品組合,更沒有自己獨特的品牌經營。而在西方國家,幾乎只要是有規模的零售企業,都會有自己的品牌。但是在我國企業中,自己的品牌數量較少,并且缺乏相對穩定的供應鏈條。在另一方面,一些企業為了單純追求過度的經濟利益,因此會采取一些不合法的手段,例如銷售假冒產品等,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或者由于企業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因此容易讓假冒產品趁虛而入,在客觀上造成了消費者的權益受損。雖然這只是我國少數企業的行為,但是造成了消費者對整個市場的信任度不高。
由于我國消費者群體并沒有對企業的品牌有著較高的忠誠度,加上一些企業的理念與服務模式相同,使得消費者對企業產品的價格成為購物選擇的主要因素。而在近幾年,企業的價格戰打越來越激烈,企業爭相落下價格但是又難以掌控成本,因此行業利潤愈來愈薄。一些企業由于采購量小,并沒有構建統一的物流配送體系,因此與其他大型企業相比,配送的成本讓利潤率更是降低。在這樣低下的利潤率的運用下,許多企業經營困難,因此在國內外大型企業的圍攻下紛紛倒閉。
在我國企業進行營銷整合過程中,首先要確定目標與品牌的定位。在確定目標中也就是對市場進行細分,然后對市場的目標選擇與品牌定位的運營過程。對于營銷的傳播目的,在企業自身發展的不同時期中呈現出不同的特征:在起始階段的目的是為了讓消費者能接受企業;在發展期,需要強調時間上的便利性與緊迫性;到了競爭期,當同行業開始競爭激烈,需要強調產品的組合優越性與便利性;而到了成熟期之后,需要對產品的品質進行保證,并且提升產品的更新速度與服務的多元化。對企業的品牌定位是為了能夠細分市場,從中樹立起一種形象,而這種形象有利于企業的傳播。
轉變營銷理念,最主要的是建立全新的科學的企業營銷價值觀,將產品與服務質量作為主要途徑,并且加上價格競爭,這種新型的營銷理念在經濟時代中顯得尤為重要。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加快,能夠影響企業的環境也隨之變化,企業的營銷市場逐漸趨向于公平有序,而對產品的硬件標準也隨之統一,例如產品的質量、價格幾乎相同。這時如果企業只是依靠價格競爭就難以為自身帶來更大的利益,因此企業將價格競爭轉變為非價格競爭,例如對產品的包裝和性能等方面開展促銷活動來吸引消費者,在競爭中獲勝。另外,企業管理者需要注意對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服務,這是一種新型的競爭手段,處于非價格競爭的范疇,它的核心在于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為貼心的產品與服務。
在網絡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許多企業開始運用網絡營銷,由于網絡營銷有著速度快,范圍廣等特點,企業不會受到自身規模限制就可以獲得多種信息,并且可以展示自身的產品來吸引消費者的關注。本文認為每個企業都應當建立起自己的貿易網站,能夠將信息及時地傳送到互聯網中,與其他企業進行競爭。有效的網絡營銷能夠方便企業與客戶進行溝通,有利于企業針對不同客戶群體提供可選擇的個性化服務,同時有利于企業在市場的調研與分享分析,進而滿足消費者不同需求與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當前的市場競爭可以說就是人才的競爭,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重視培養人才,注重對企業的管理隊伍建設,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普通的企業會埋沒人才,而高效的企業會發現人才,企業需要建立良好科學的人才制度,才能順利發展壯大。在選拔機制上,要對企業的骨干人才進行提拔,并且廣納賢才,構建良好的培養人才的環境與樹立有效的績效激勵機制,全面打開人才培養的成長渠道。在企業日常管理中,對處于崗位上的人才細分,將適合的人放在適合的崗位上,最大程度發揮人員的作用。
總之,我國企業必須在自身生產發展過程中與環境變化中,認清自身存在的優勢與弱點,善于抓住當前市場中的機遇,追趕現階段我國企業市場營銷觀念的發展趨勢。完善與整合市場營銷的條件,實現企業自身資源的有效整合,加強對企業的市場營銷觀念體系的構建,進而讓企業能夠選擇與適應自己適合的新型營銷策略,實現可持續發展。
[1]黨良昌.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一體化管理體系探討[J].石油工業技術監督,2004(08).
[2]張宇燕,管清友.世界能源格局與中國的能源安全[J].世界經濟,2007(09).
[3]張華武,苑耀會.石油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局限性及發展創新[J].中國改革,2003(07).
[4]艾健明.多元化企業內部資本市場的建立與發展[J].經濟導刊,2007(08).
[5]黃麗萍.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特區經濟,2006(03).
[6]靳遠文.優化我國企業資本結構的對策[J].現代企業,2007(6).
[7]趙樹群,張海霞.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理念[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01).
[8]曾擁政.民間金融:開辟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新路[J].改革與戰略,2006(S1).
[9]李光紅.淺析建筑施工企業融資現狀及解決措施[J].經營管理者,2011(05).
[10]崔智敏.建立陜西民營資本投資決策預警機制的思路[J].理論導刊,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