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田
(河北省承德市實驗中學)
新版高中歷史教材必修二專題五第一節“開辟文明交往的航線”第三目:“文明的鏈接”即講述有關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圍繞著“新航路”可將知識理順為:為什么要開辟新航路(即必要性)?為什么能開辟新航路(即可能性)?怎樣開辟新航路(即開辟的過程)?新航路開辟的結果、影響如何?這樣組織使知識非常緊湊、系統性、邏輯性強、緊扣中心,使知識形成了脈絡感,便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
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即為什么要開辟新航路:經濟根源即根本原因是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的萌芽要求擴大對外市場。15世紀以后,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西歐各國的商品經濟發展起來,對鑄造貨幣的黃金的需求量大增。商人和資產階級需要黃金來擴充資本,社會上層需要增加收入,以購買奢侈品。資本主義經濟具有開放性和擴張性,需要把整個世界作為舞臺。
社會根源:歐洲人尋金熱的推動。資本主義經濟是典型的商品經濟,在這種經濟體制下,貨幣便成為財富的象征,制造貨幣的貴金屬金銀便成為搶手貨。哪里有金銀?東方。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在監獄里口述、由獄友整理的書中把東方夸張的描繪為:非常富庶,遍地是黃金,尤其是對中國和日本的描述。如中國的王公府邸都使用金磚鋪地,金瓦蓋頂等。進一步刺激了西歐人到東方來尋找黃金的熱潮。直接原因:商業危機即奧斯曼帝國控制了傳統的東西方商路。對過往商客劫掠、重稅、殺戮,這樣導致傳統的東西方商路不暢,即使有些商品到達西方,價格也非常昂貴。這樣促使西方人夢想著開辟到達東方的新路線。精神動力即西歐人熱衷于對外傳播天主教。歷史上西歐曾多次遭受伊斯蘭教人的奴役,此次他們也夢想著將自己信奉的基督教大肆向外傳播,擴大勢力。人文主義推動即勇于探索、積極進取的精神推動。興起于14~17世紀的文藝復興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如文藝復興倡導的反對中世紀抬高神貶低人的觀點,強調人的可貴;反對神學的禁欲主義、蒙昧主義和來世觀念;提倡人們對現實生活的追求;反對宗教束縛和封建等級觀念,追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反對中世紀的蒙昧主義,推崇人的經驗和理性;提倡人類認識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這些觀念和主張都極大地激發著人們去探索新知、新的領域。
新航路開辟的條件即為什么能開辟新航路?客觀條件:物質條件即西歐生產力的發展;因遠洋航行需要巨大的財力、物力支持。文化條件即天文地理知識的進步,如地圓說的認可、繪制地圖技術的提高;技術條件即航海、造船技術的發展,如發明于中國的羅盤針傳入西方,當時能造出多幃多帆的大船等;軍事條件即“船堅炮利”。主觀條件,西歐封建王室的支持即西班牙、葡萄牙等,兩國都為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國力強盛。新航路開辟的經過即怎樣開辟可從時間、國別、支持國、航向等進行整理,非常順口,便于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