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 朱淼
受益于我國經濟快速增長、旅游產業服務水平全面提升以及居民收入水平較快增長等積極因素,我國旅游業近年來發展極其迅速。根據2011年統計年鑒的相關數據,2010年國內旅游人數達到21.03億次,旅游收入達到12579.7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0.57%和23.5%;而與旅游高度相關的兩個行業——住宿和餐飲,也相應地水漲船高。2010年全國住宿業營業額達到2797.8億元,餐飲業營業額為3159.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3.8%和18.9%[1]。可見我國旅游業正處于在高速發展的軌道上,未來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相比,我國旅游業顯然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這已經成為業界共識。以今年(2012年)的中秋國慶“黃金周”為例,在重大節假日收費公路小客車免費通行和174家景區門票降價這兩大重大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我國旅游業出現了罕見的“井噴”景象——各大高速公路嚴重堵車、各大旅游景區人山人海、各大酒店賓館人滿為患……全國假日旅游部際協調會議辦公室發布報告顯示,在今年(2012年)中秋、國慶8天長假,全國共接待游客4.25億人次,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0.9%;實現旅游收入2105億元,比去年十一黃金周暴增44.4%[2]這一個同比大幅度增長的數據表明,只要國家繼續出臺各種利好旅游業的政策,支持旅游業大力發展,即使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國內的旅游業仍然展現出驚人的爆發力,這充分表明了我國旅游業發展空間極其巨大。
從宏觀的角度來分析,我國的旅游業也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目前我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高達88.31萬億元,個人存款逾40萬億元[3];2011年我國各商業銀行發行的各種理財產品總規模達到16.99萬億,2012年上半年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規模已超過12萬億,較2011年同期增長約40%[4]。這些數據充分說明,我國繼續擴大旅游消費支出有著堅實的儲蓄基礎。如果我國政府能夠繼續擴大各種利好旅游業的政策,我國的旅游業走向大發展、大繁榮是必然趨勢。
首先,大力發展旅游業對擴大內需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國經濟增長一直長期依賴高投資,這一增長模式的弊端很明顯——高消耗、高污染、不可持續。如果經濟繼續依賴投資來拉動,那么經濟成功實現轉型的可能性越來越低,這不符合我國經濟社會的長遠利益。經濟實現成功轉型的關鍵就在于依靠居民的消費來拉動經濟增長,提高消費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大力發展旅游業對擴大內需消費市場有很大的好處。一方面,發展旅游業可以大大促進食、宿、行、游、娛等與旅游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幾十個行業,這些行業目前在我國經濟中的比重仍然偏小,未來發展空間巨大。因此,發展旅游業對擴大內需、改善經濟結構有很大的好處。另一方面,大力發展旅游業可以明顯增強居民消費的信心和決心。制約我國居民消費一個關鍵性因素是我國居民消費信心不足、決心不夠。以這一次國家出臺“節假日高速公路免費”和“景區票價降價”這兩個重大利好政策為例,這個刺激旅游業的政策極大地增強了居民的消費熱情和信心,旅游業才得以迎來爆發式的增長。因此,大力發展旅游業,可以明顯增強居民的消費欲望從而擴大國內消費市場,提高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推動力,對實現經濟轉型有重大意義。
其次,大力發展旅游業可以明顯帶動居民就業水平的提高。經濟轉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其中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就是居民的就業水平。只有就業水平提高了,居民收入才會增加,消費能力才能得以提高,最終才能提升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從而實現經濟轉型。與旅游業相關的幾十個行業,往往都是競爭充分、中小企業密集的行業。通過大力發展旅游業,可以明顯增強這些行業的景氣度,從而帶動我國就業水平的提高,這對拉動內需增長、實現經濟轉型升級有著重大的促進作用。權威研究報告指出,2004年中國旅游行業創造l360萬個直接就業崗位和5410萬個間接就業崗位,共6700萬個就業機會[5]。可見發展旅游業對提升我國就業水平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最后,大力發展旅游業可以提升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經濟轉型不僅僅依靠內需的擴大,還需要依賴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隨著人們科技素質的提升,大家對旅游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的關注點不再是純天然、純人工的旅游項目,而是越來越關注那些有高科技含量的旅游項目,比如復雜的機動游戲項目、航空航天模擬設備、遠程遙控裝備等對科技創新能力要求越來越高的項目。因此,大力發展旅游業,可以明顯帶動相關科技技術水平的提升,對提高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大有裨益!
我國旅游業正在面臨黃金發展期,發展潛力大、前景好。大力發展旅游業,可以充分釋放我國的消費潛力,增強消費對經濟的推動力,對提升就業水平、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有著重大的促進作用,最終對實現經濟轉型產生不可估量的積極影響。
[1]2011年中國統計年鑒.
[2]新 華 網.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10/09/c_123799503.htm.
[3]新 浪 財 經.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bank/ywycp/20120928/225313274819.shtml.
[4]喬宇靜.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中旅游業發展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