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城市職業學院 盧會蘭
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和改革開放政策造就了眾多的中小民營企業,它們以其充滿活力的表現和對市場環境變化靈敏的反應,為我國經濟成功的從計劃經濟轉型為市場經濟作出了貢獻,今天,我國的中小民營企業仍在快速的成長和發展,它們已經成為推動我國國民經濟增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在此次全球經濟危機過后,我國有相當一大批的中小民營企業相繼倒閉,這些都體現出了我國中小民營企業的脆弱性和管理模式上存在著嚴重的弊端。在當今全球新的經濟環境下,一個企業管理模式的優劣很大程度上能夠影響該企業的經濟效益,甚至決定著它們的生存和發展,我國絕大多數的中小民營企業目前仍普遍采取家族化的經營管理模式,雖然它具有著低成本、高適應性的優點,但已經嚴重不適應企業規模的擴大化和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們有必要通過對我國中小民營企業的管理模式進行研究,發現和找出問題所在,從而摒棄舊有的落后的家族式管理模式,找到適合它們繼續前進和發展的全新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
我國在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后,開始涌現出了大批的中小民營企業,由于我國特有的文化傳統觀念和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民營企業家在創業之初無論是自己經營、合伙經營還是股份式經營,大多采取的是家族式的企業經營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的特點鮮明,體現在股權的高度集中和管理權的高度集中上。它的優點在于,首先是結構簡單的管理體制極大的降低了在管理上的成本。由于企業的人員構成主要是以家族內部成員為主,因此企業能夠通過極低的資本投入將具有不同才能的家族成員招募進來,血緣關系的存在使得企業人員將企業的利益當成大家的共同利益。他們之間彼此了解、相互信任,對企業的事務共同參與協調一致,家族式管理能夠把所有成員都團結在一起共同奮斗,為企業的發展出謀劃策和貢獻全部力量,使企業具有極高的決策力和執行力。同時這種管理模式能夠有效解決中小民營企業創業階段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降低生產上的成本,企業由于規模小,沒有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且政策不穩定,這種狀況下如果大量啟用家族外的員工的話,容易造成企業人員流動性大并且在薪酬方面的付出增加,令企業負擔加重。而只有在家長制的領導下,企業內的家庭成員能夠不計較個人得失,愿意接受高工作強度和低酬勞的情況,使企業在發展中的生產成本極低。由于能夠很好的控制住管理成本和生產成本,因此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在企業的創業初期競爭優勢明顯,為中小民營企業的快速崛起貢獻巨大。
我國中小民營企業采取的家族式管理模式雖然在創業初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和不錯的效果,但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和法律建設不斷完善,這種家族式的產權結構和管理決策方式已經嚴重制約了企業的前進步伐。主要表現在企業的經營與管理過分依賴于企業家個人或其少數家庭成員,而由于歷史等客觀原因,我國的很多民營企業家的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科學化、專業化的管理理論知識和能力,企業沒有科學規范的管理機制,有些企業雖然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但很難真正的去落實與實施,在具體工作中企業家往往依靠自己的過往經驗和主觀意愿去管理員工和企業,這樣就容易造成在經營中和重大問題決策上出現短視的現象。家族式管理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民營企業的領導者很難真正做到將家族成員與外來者同等對待,對外來員工缺乏信任,使他們在工作中不能大展拳腳,而在企業實際經營中在對工作業績的要求、考核上以及薪酬待遇、獎懲制度上又內外有別,這樣就無法對外來員工產生有效的激勵作用,容易打消企業中家族外部員工的工作熱情,令他們心灰意冷,從而導致他們對企業的忠誠度下降,企業缺乏凝聚力,員工在工作中得過且過,限制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家族式管理容易產生更為嚴重的一個問題是,很多中小民營企業家在發達之后,由于內心的膨脹常常獨攬整個企業的管理權,管理權的過分集中產生的后果就是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低下,組織僵化,企業缺乏活力。我們從眾多紅極一時又迅速走向破產和衰敗的中小民營企業的實例中看到,由于管理的高度集權化,企業家往往盲目自信,聽不進去其他人的意見,在企業的重大問題的決策上和企業發展方向上最終犯致命性的錯誤,并且這些企業都存在對市場變化反應慢,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員工貪污腐化、家庭內部成員之間、中層管理人員之間派系林立、爭權奪利的現象嚴重。由于我國眾多的中小民營企業現今的管理模式存在著種種的弊端,使得企業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危機四伏、困難重重,因此我國的中小民營企業在管理模式上的轉型已經顯得迫在眉睫。
在后經濟危機時代,我國的眾多中小民營企業管理者和專家學者已經開始積極研究和探索新的科學的企業管理模式,并找到了一些能夠解決現有傳統管理模式弊端的出路,以此來規避和擺脫隨時出現的危機和風險,扭轉企業在經營中的不利局面和管理困境,實現企業管理模式的成功轉型,使得企業健康的可持續發展下去。
現今很多成功的國內外知名企業都在實行輕型管理模式,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減少一些臃腫的不必要的管理層次,從而使管理層的指令能夠最迅速準確的傳達并被執行到企業的每一個角,實現管理效率的最大化。中小民營企業傳統的家族化管理模式其組織結構是金字塔型的,它存在著管理層次繁雜、指令傳導不暢的問題,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形勢反應緩慢,行動遲緩。而實行管理層次簡化的輕型管理模式,能夠有效的改變過去那種官僚化的管理體系,既節約了眾多不必要的開支,降低企業成本,還能夠縮短管理環節,使企業決策和指令的傳輸路徑通暢,減少信息傳遞的時間,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和應對市場環境突變的反應能力,使企業的競爭力得以提升。這種新的管理模式要求企業將管理決策的重心下移,企業生產經營中問題出現在哪個管理層次,就應該能夠在哪個層次得到迅速的解決。它需要企業重新調整管理運作流程,優化企業資源,實施全新的激勵機制,要求民營企業家必須轉變思路和更新觀念,摒棄以往那種企業老板就是一家之主的管理方式和作風,將管理權力充分下放。
一個好的企業管理模式應當能夠最大限度的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而具有科學合理的企業激勵制度是其中的關鍵,它能夠讓員工有高漲的工作熱情和任務完成后的滿足感,在工作中有不斷創新的激情和舉措,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使企業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因此我國的中小民營企業應當改變以往傳統的薪酬評估機制,必須建立起一套符合現代企業發展規律的薪酬考核評價體系和薪酬制度,才能夠真正有效的對全體企業員工起到激勵作用,而那些對公司貢獻巨大和業績突出的員工,企業不僅要在金錢上給予獎勵,還應當適當給他們部分公司的股票或期權,以達到對人才的長期激勵的目的。我國的中小民營企業在激勵機制的制定上,不能夠單純采用物質獎勵的這種外在激勵方式,還應當充分運用非物質方面的激勵措施,它包括給予企業員工一些有壓力但極富挑戰性的工作,大量的學習和培訓拓展機會以及舒適的工作環境,中小民營企業只有將二者有機的結合運用,才能對人才的激勵達到最佳效果。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能夠增強員工的忠誠度,能夠令他們把企業的奮斗目標當作自己人生的奮斗目標,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創造力,企業才能夠擁有不斷發展和壯大的實力。
今天的經濟市場日趨的全球化和信息化,隨著互聯網時代和信息時代的來臨,在與我國改革開放最初相比較,中小民營企業在經營模式和競爭方式上改變巨大。現代化的企業管理越來越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撐,這就要求中小民營企業必須建立起高度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步伐,提高企業信息處理的能力,從而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加強,能夠將各種新的技術和知識更廣泛的在企業內部傳遞,提高企業管理者和全體員工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有助于提升企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同時能夠提高企業在市場環境下獲取、整合和信息傳輸的效率,做到對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加強,企業信息處理能力的提升,還能讓企業的管理層在進行決策的時候能夠更加理性和科學,管理的質量得到提高。因此我國的中小民營企業家一定要從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出發,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信息化建設發展規劃,加強企業信息部門的建設和信息人才的培養,對原有的落后的信息系統進行升級和換代,使管理方式和管理流程更加科學和規范,企業才具有更高的管理水平。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化的,中小民營企業只有具備足夠的學習能力才能夠讓企業獲得持續性的發展,它要求企業中的每一個人都應該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養,從而帶動整個企業競爭能力的提升。在建立學習型企業的過程中,企業應當首先做好學習型團隊的建設,通過一個個團隊的建設最終實現全體員工都具有極高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熱情。企業應著重培養員工的團隊精神,讓他們明白只有依靠大家的智慧和能量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團隊中的每名成員間能夠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企業還要為員工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制定出完備的學習培訓機制,為員工能夠獲取到新知識和掌握新技術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企業應當明白讓員工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要把他們的所學應用到實際的工作中來,提高工作效率,增強企業競爭力。因此企業在員工學習內容的選擇上,應當緊密的將其與企業自身的經營內容聯系在一起,讓學習內容貼近實際工作,員工工作能力的提高,能夠有效帶動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從而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
[1]劉棟.論我國民營企業文化建設[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3).
[2]崔保平.淺析加強企業管理對提高經濟效益的作用[J].企業科技與發展,2008(2).
[3]馮虹.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
[4]陳麗金,周斌.管理學原理與實踐案例[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5]趙定濤,李蓓.企業危機動態管理模式[J].管理科學,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