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田躍
結合相關特色物流服務案例,本文認為特色物流是與城市或地區特色相結合,從中發掘適合自身物流發展的模式和運作方式。且具有如下特點:一是顯著性。特色物流的開發和實施能較明顯的帶動地區物流量的增加,更好的服務地區產業,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二是異質性。特色物流憑借自身歷史和傳統文化的積淀,形成獨特的產業發展規劃,因此其物流服務具有與眾不同的特征和內容;三是難以復制性。天然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國際交流渠道可以為揚州物流帶來其他城市難以復制的優勢。
揚州發展特色物流主要從改變模式、運作方式與服務產業等方面著手,提升物流競爭力。主要包括:一是積極推進綠色物流。引導物流企業形成綠色環保理念,并與揚州城市創建活動結合在一起,達到減少資源消耗、提高循環利用效率的目的;二是打造運河集裝箱業務網絡。充分利用揚州天然的地理位置,采用集裝箱運輸提高京杭大運河水運形式效率,從而與高速公路、沿海海運展開競爭,擴大物資流通量;三是加大扶持揚州特色產業物流。
圣迭戈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太平洋沿岸城市,位于美國本土的極端西南角。圣迭戈灣內側港闊水深,是世界優良的港灣之一,為美國東部地區物資流通作出重要貢獻。
(1)方便本地特色產業產品流通。圣迭戈市物流產業由于優異的地理位置、適宜的氣候與先進的基礎設施成為支持地區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使導彈制造與飛機工業成為兩大支柱產業,且帶動電子和造船工業的迅速發展,促進了周邊農牧產品市場的繁榮。
(2)完善的交通方式與便利的交通設施。圣迭戈國際機場擁有連接美國其他城市的空中航線,另外還有往返于墨西哥、加拿大等地區的國際航班,這些極大地提升了物流效率、豐富了城市物流配送方式,而且港口到城市其他地區的豐富路線又為物資集散提供了有利條件。
(3)發達的物流人才培育。圣迭戈市不僅擁有良好的硬件,還有美麗的風景,因此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來此交流、工作乃至定居。同時,發達的教育系統也為城市特色物流發展夯實了人才基礎,提升了物流服務素質。據統計,圣迭戈全市24.59%的人口有學士學位。
從美國圣迭戈市發展經驗來看,揚州具有一些相似的特質。
(1)天然的地理位置和舒適的氣候條件。揚州市區位于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南部瀕臨長江,與鎮江市隔江相望;西部與安徽省滁州市毗鄰;西南部與南京市相連;北部與淮安市接壤;東部和鹽城市、泰州市毗鄰。揚州氣候主要特點是盛行風向隨季節有明顯的變化,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為14.8℃。因此,天然優異的地理位置適合發展海運、長江與內陸運輸的中轉站,成為多式聯運的重要樞紐,同時舒適的氣候條件適合居住,可以成為引進高層次人才的有利因素。
(2)便利的交通條件。京滬高速公路、滬陜高速公路、馬滁揚高速公路、揚溧高速公路和江海高速在揚州境內交匯,揚溧高速公路經潤揚長江公路大橋直通蘇南,揚州已實現環城貫通高速公路。此外,京杭大運河與長江在揚州南部匯流,構成市域航道主骨,全市共有航道184條,構筑了“三縱四橫”的內河主航道網。以上條件為揚州造船業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揚州特色物流的發展提供非常“給力”的物質要素。
另一方面,揚州與圣迭戈市相比存在以下的差距,主要為以下幾點:
(1)工業經濟發達程度有所欠缺。2010年,揚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5872.8億元,在工業35個大類行業中,完成產值過百億元的行業有17個,排名前三的行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和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產值總量分別達981.2億元、801.3億元和732.2億元,盡管如此,揚州市的企業在全國占據行業領頭羊的幾乎沒有,企業規模大多集中在中小企業。此外,創新型、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較慢,與圣迭戈市經濟規模存在一些差距。
(2)港口規模相對較小。目前,揚州港口布局為“一港三區”,主港區六圩港區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江都港區、儀征港區分列兩翼。生產用碼頭泊位301個,總延長17674米,設計吞吐能力7833萬噸,最大靠泊能力為50000噸級;泊位中萬噸級碼頭17個;貨物實際吞吐量6423.1萬噸;集裝箱吞吐量23.2萬TEU,內支線合計7.93萬TEU。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揚州港口規模相對較小,主要適合短距離、小批量貨物的國內運輸,而開展跨洋、大規模的國際物資流通有一定的困難。
(3)國際貿易物流量較少。2010年,全市進出口總額82.4億美元,其中出口60.57億美元,進口21.84億美元,增長53.8%。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累計出口35.21億美元;加工貿易累計出口23.75億美元。從出口商品看,船舶、紡織原料與紡織制品、化學化工制品、液晶顯示面板與電子紙、半導體器件及延伸產品等產品位居前列。揚州進出口總額雖同比增長51.7%,但其中較大部分是通過內陸運輸至上海港出境,制約了揚州港口物流發展,此外,國際物流量相對長三角其他城市也有一定差距。
(1)政府引導,重點發展揚州特色產業。揚州特色產業主要是“三把刀”傳統帶動的一批優質企業,如杭集酒店用品批發基地、揚州鳳鵝、牛皮糖和“三和四美”食品企業、陸琴足藝等。政府引導,發揮規范和監督作用,綜合提升特色產業商品質量,打造精品,并與揚州城市、旅游發展相結合,帶動物資流通量的增加。
(2)多渠道籌集資本,高層次打造揚州港口。鼓勵國有、民營和外商資本入住揚州港,推動“揚州港口”上市工作,全方位,多元化港口基礎設施,完善港口特殊貨物儲存條件,提升硬件和軟件環境,讓揚州港口不僅成為貨物流動港,也能成為宜居宜休閑的生態港。
(3)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帶動物流科技創新。科技是城市經濟發展的源頭,也是城市物流發展的基礎。引進國外先進科技,鼓勵技術創新,爭取國家科研攻關項目支持,大力推動特種物流裝備、物流信息等高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經調查,揚州是排名前二十名的旅游最佳地,揚州瘦西湖、揚州炒飯更是享譽全球。由此,憑借城市的優勢資源,發展特色產業,豐富物流裝備,揚州特色物流必能在后金融危機時代占據“一席之地”。
[1]揚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揚州市服務業辦公室.2010揚州物流年鑒[M].揚州:揚州印刷社,2010.
[2]百度文庫[EB/OL].http://wenku.baidu.com,2011.
[3]默然.揚州物流要打特色牌[N].揚州日報,201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