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林業大學 劉曉黎 劉西金
近些年來,我國低碳經濟的實踐不斷深入發展,例如廣東省啟動了“廣東省發展低碳經濟路線圖及促進政策研究”項目,上海市積極探索“低碳經濟實踐區”的建設,江西省編制了國內首個省級《低碳經濟社會發展綱要》等,我們正逐步走向低碳經濟時代。發展低碳經濟是大勢所趨,對于黑龍江省來說,發展低碳經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黑龍江省是我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之一,工業約占全省經濟總量的一半左右,并且全省工業的八成以上主要是集中在能源、機械制造、原材料等重化工產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現象較嚴重,經濟增長的粗放型特征較明顯,這也成了制約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的重要瓶頸。據統計:2008年,第二產業在黑龍江省三大產業中處于絕對優勢地位,而重工業則是第二產業的主體,其增加值也最大,占到了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的87.8%,比全國的平均水平要高出18%;三大產業中,第三產業增加值僅為34.4%,比全國的平均水平要低5.7%;就產業的能耗來講,工業的產業能耗最大,而重工業的產業能耗又占到了工業總能耗的90.4%。如何進行經濟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是黑龍江省當前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對于黑龍江省來說,只有改變當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現狀,走低碳經濟發展之路,突破環境瓶頸,拓展環境容量,才能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走低碳經濟發展之路,積極發展低碳產業,將會改變黑龍江省目前初級化、重型化的產業結構,使產業結構更加合理、科學。綜上所述,黑龍江省發展低碳經濟有利于促進黑龍江省經濟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經國家環保總局批準,2000年11月,黑龍江省成為繼海南和吉林之后的我國第三個生態省建設試點省份。黑龍江生態省建設總的目標是:經過20年的努力,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家和國際同類地區先進水平,60%以上縣(市)實現山川秀美、生態環境良性循環,80%的大中城市建成生態園林城市。發展低碳經濟,可以有效緩解黑龍江省的生態環境壓力,促進生活環境狀況的明顯改善。因此,從這一層面上說,黑龍江省發展低碳經濟能促進黑龍江省的生態大省建設。
低碳理念也體現在能源的可持續利用上。黑龍江省的農村大部分屬于糧食主產區,擁有豐富的生物質能源資源,如何利用好這些生物質能源資源,對于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收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發展低碳經濟,將使黑龍江農村的生物質能源資源得到有效利用,例如可以建設以秸稈為主要燃料的發電廠,大力實施農村沼氣工程,利用生物質氣術技術處理農村生活垃圾污染等。這對于增加黑龍江省的農民收入,促進黑龍江省農村生態環境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當前,我國的碳基燃料排放總量位居世界第一位,隨著我國人口的不斷增加、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的碳基燃料排放總量還會不斷增加,我國也將要承擔起更重的減限排任務,二氧化碳減限排工作可謂是任重而道遠。黑龍江省是一個林業大省,有責任也有義務做好本省的二氧化碳減限排工作。發展低碳經濟,大力培育低碳產業,積極倡導低碳生活方式,有利于推進黑龍江省二氧化碳減限排工作。
黑龍江省具有發展低碳經濟的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黑龍江省擁有我國面積最大、森林積蓄量最大的林區——大小興安嶺林區,它的生態功能可以覆蓋我國的東北地區、華北地區乃至整個東北亞地區。黑龍江省的土地條件是全國一流的,我國十分之一以上的耕地面積與可開發土地后備資源在黑龍江。黑龍江省是全國最大的綠色食品生產與加工基地,其綠色食品面積有將近5690萬畝,同時黑龍江省也是我國重要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黑龍江省還擁有較為豐富的風能資源、水資源、太陽能資源、地熱能資源、生物質能源等可再生利用資源,清潔能源產業蘊含巨大潛力。
黑龍江位于東北亞的中間位置,對外交通便捷,對外貿易尤其是對俄貿易發展迅速。這里是三江交匯之地,省城哈爾濱也是擁有“東方小巴黎”之稱的國際化大都市。近些年來,哈爾濱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打造“一江居中、兩岸繁榮”的城市新格局,努力實施“北躍、南拓、中興、強縣”的重大舉措,踐行“萬頃松江濕地、百里生態長廊”的城市發展新思想,而這些是和低碳經濟的本質要求相一致的[1]。
藍天碧水、林海雪原,污染程度低,這一切都顯示黑龍江省的生態環境較優良。近些年來,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積極構建生態經濟區,打造了諸如城市生態經濟區、三江平原生態經濟區等一批具備很強輻射力的生態經濟區。另外,黑龍江省的冰雪旅游業、濕地旅游業、觀光農業旅游業等也是發展得如火如荼。有了優良的生態環境作鋪墊,黑龍江省發展低碳經濟無疑會事半功倍。
黑龍江省務必要搶抓產業體系與消費模式轉型這一難得的歷史性機遇,從本省實際出發,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當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調整和升級本省的產業結構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3.1.1 大力推廣低碳農業技術
因為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具備良好的條件,黑龍江省發展低碳農業大有可為。政府應該大力向農民推廣生物肥料,諸如牲畜糞便、沼氣、秸稈等,號召農民盡量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積極推廣循環農業。
3.1.2 大力發展低碳工業
政府要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的步伐,關閉中小型高污染、高耗能企業,加快傳統產業的高新技術改造步伐,鼓勵節能技術創新,積極設立低碳發展儲備金。
3.1.3 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目前,第二產業比重較大,而低耗能的第三產業發展水平不足是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 “如果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中工業增加值比重相應降低1個百分點,而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業比重相應下降1個百分點,萬元GDP能耗可相應降低1.3個百分點。”[2]發展低耗能的第三產業也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3.2.1 強化對發展低碳產業的政策支持
為研發和使用低碳技術的企業提供政策優惠與支持,在綠色信貸、財政支持與補貼、稅收減免、政府采購等方面建立配套措施以扶持低碳經濟的發展。
3.2.2 將發展低碳經濟納入到政績考核指標體系中
要大力實施發展低碳經濟目標責任制,將環境保護、能耗等反映低碳經濟發展情況的指標與政績考核掛鉤,并納入到政績考核指標體系中,構建發展低碳經濟的制度機制保障。
3.2.3 充分發揮市場在碳制定價中的作用
要完善發展低碳經濟的激勵機制,積極鼓勵生產與消費低碳產品和服務,促使與溫室氣體排放相關的成本能內部化。
良好的社會氛圍是黑龍江省發展低碳經濟的催化劑。大力營造發展低碳經濟的社會氛圍,要切實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3.3.1 強化輿論引導
要通過電視、報紙、互聯網絡等輿論宣傳工具,大力宣傳低碳經濟,特別是要對低碳經濟的內涵、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等內容加強宣傳,使社會公眾能更加深入了解低碳經濟,不斷增強踐行低碳經濟理念的自覺性。
3.3.2 積極引導企業改進生產方式
調整產品結構,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多的低碳產品和服務,不斷增加全社會低碳產品和服務的供給量。
3.3.3 積極倡導低碳生活
要大力倡導綠色出行(如盡量坐公交車、使用小排量私家車等)、綠色居住(如使用低碳裝飾材料、節能電器等)、綠色生活方式(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使用環保袋購物等),切實增強社會公眾的低碳意識。
發展低碳經濟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發展低碳經濟對黑龍江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黑龍江省應充分利用自身豐富的自然資源、突出的區位優勢以及優良的生態環境,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不斷開創本省低碳經濟發展的新局面。
[1]賁起利.黑龍江省發展低碳經濟的思考與對策[EB/OL].龍江先鋒網,2010-10-8.
[2]劉傳江,鳳碧梅.低碳經濟對武漢城市圈建設“兩型社會”的啟示[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