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金姝華 唐春艷
80例亞硝酸鹽中毒搶救措施
張晶 金姝華 唐春艷
目的回顧性分析本院急診科2010年9月8日,對80例亞硝酸鹽中毒患者的診治經過??偨Y經驗,為今后診斷治療亞硝酸鹽中毒患者提供參考。方法對2010年9月8日收治的同一工地80名亞硝酸鹽中毒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依據明確的亞硝酸鹽接觸史,及典型臨床表現,可明確診斷,亞甲藍治療亞硝酸中毒。結論加強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防治、杜絕亞硝酸中毒。
亞硝酸鹽中毒;急救;安全教育
亞硝酸鹽是一類無機化合物總稱,主要以亞硝酸鈉為主,亞硝酸鈉均為白色至淡黃色粉末或顆粒狀。味微咸,易溶于水,外觀和味道與食鹽、面堿相似,并在工業、建筑業廣泛應用,肉類制品允許作為發色劑限量使用,食入0.3~0.5 g亞硝酸鹽即可引起中毒,食入2~3 g亞硝酸鹽則可致死。
1.1 一般資料 本院急診科2010年9月8日,收治群起性亞硝酸鹽中毒患者80例,均為同一建筑工地的工作人員,男72例,女8例,年齡為18~58歲,平均36.72歲,療程1~7 d,平均用藥治療3 d,其中呼吸困難、抽搐、驚厥2例;腹脹、腹瀉、腹痛32例;口唇手指紫黑色明顯13例;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頭暈頭痛惡心嘔吐。根據輕、中、重程度給予不同的搶救。
1.2 中毒機理 亞硝酸鹽將血紅蛋白的二價鐵轉為三價鐵,使血紅蛋白成為高鐵血紅蛋白。高鐵血紅蛋白能抑制正常的血紅蛋白攜帶氧和釋放氧的功能,造成機體缺氧。特別是中樞系統,尤其是血管舒縮中樞,對血管平滑肌有較強的松弛作用,并導致周圍循環衰竭。
2.1 發病較急,一般潛伏期1~3 h,多在食后0.5~3 h發病,主要癥狀是缺氧、頭暈、頭痛、乏力、心悸、氣促、嗜睡或煩躁不安,呼吸困難,血壓下降,肺水腫,心律失常,惡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驚厥、昏迷甚至呼吸衰竭。皮膚青紫,特別是口唇手指較為嚴重,幾乎發病者均有此癥狀,嚴重者眼結膜充血,手指及全身皮膚呈紫黑色。
2.2 中毒原因 亞硝酸鹽誤作食鹽面堿使用。摻雜造假以謀取暴利,商家不良,無序競爭,惡意投毒。食用含有大量亞硝酸鹽的蔬菜(不新鮮的葉類蔬菜)。
2.3 實驗室檢查
2.3.1 動脈血氣分析:高鐵血紅蛋白含量超過50%。
2.3.2 取患者靜脈血3~5 ml,血液呈藍紫色,搖均后在空氣中震蕩15 min,若恢復鮮紅色,則表明原藍紫色是低氧血紅蛋白被氧化所致。
3.1 吸氧,亞硝酸鹽是一種氧化劑,可使正常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失去正常的輸氧功能。面色發青,口唇紫黑,靜脈呈藍紫色都是缺氧表現,應立即給予吸氧(4~6 L/ min)[1]。
3.2 洗胃,早期中毒者立即洗胃,以便迅速清除胃腸內亞硝酸鹽。
3.3 藥物治療:亞甲藍(美藍)是亞硝酸鹽中毒特效藥,亞甲藍能還原高鐵血紅蛋白,恢復正常輸氧功能,每公斤體重1~2 mg計算,1~2 mg/kg+(25% ~50%葡萄糖)20~40 ml緩慢靜脈推注10~15 min,一般治療30 min后可明顯好轉,如注射2 h內癥狀不見緩解,可重復一次。病情好轉后口服1%的亞甲藍,每次3~5 mg/kg,同時靜脈點滴高滲葡萄糖,提高血液滲透壓,增強解毒功能并有短暫利尿功能。病情穩定后,給予能量合劑,維生素C支持治療,可以輸新鮮血200~400 ml,必要時換血療法。
3.4 對癥治療 對抽搐者給予安定、苯巴比妥治療。心肺功能受損,給予呼吸興奮劑、抗心律失常藥,補充上吐下瀉而引起電解質紊亂(鉀、鈉、高糖)。對腹瀉患者先別止瀉,體內毒物排除后再咨詢醫生進行處置。飲食要清淡易消化。
4.1 蔬菜應低溫保存,防止腐爛,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以減少蛋白質分解和亞硝酸鹽形成。
4.2 誤食暴腌菜,腌制品要新鮮,7 d之內不宜食用;7~14 d少用,20 d以后再用。
4.3 不要短時間內吃大量葉類蔬菜,隔夜菜不宜再用,以防中毒。葉類蔬菜食用時先用開水焯3~5 min,棄湯后再用,不食用隔夜火鍋湯料。
4.4 勿用苦井水煮飯煮菜,不能長時間蒸煮的剩水,不喝隔夜茶。
4.5 鹵肉制品中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含量嚴格按照國家衛生部門規定,不可多加。
4.6 防止工業鹽誤用為食用鹽和面堿,食堂、飯店、居家有亞硝酸鹽要做好標記,加以區分。豆角不熟以中毒,炒豆角5 min以內毒性最強,25 min后毒性降至最低,方可食用。多食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E等蔬菜水果等,以阻斷亞硝基化合物合成。
[1] 孟昭泉,宋大慶,等.實用急性中毒急救.山東科技學術出版社,2009,8.
130011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大學第四醫院急診醫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