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芳
螺旋型鼻空腸管在急性重癥胰腺炎早期腸內營養中應用的護理體會
袁芳
急性重癥胰腺炎(SAP)是類及胰腺和全身其他器官的急性炎癥過程,患者處于高代謝狀態。早期腸內營養(EN)能保護腸道黏膜屏障功能,減少細菌移位,降低胰腺壞死組織繼發感染的機會,適時實施EN對SAP的治療和康復有重要作用。[1]實施EN的重要環節是空腸營養管的插入,我科采用螺旋型鼻腸管先后對17例SAP患者進行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治療效果比較滿意且便于護理。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入住我科的SAP患者17例,男10例,女7例,年齡22~80歲,平均年齡45.8歲。誘發因素:膽囊炎、膽石癥7例,高脂血癥9例,暴飲暴食1例。
1.2 置管時間 患者先經過禁食、胃腸減壓、抑酸、消炎等常規治療后,血尿淀粉酶逐漸回落,腹痛、脹痛癥狀減輕,腸鳴音恢復,無嚴重并發癥或并發癥已控制[2],即可進行插管。患者置管時間一般在入院3~9 d,平均置管天數5~14 d。
1.3 材料 采用荷蘭紐迪希亞公司生產的復爾凱螺旋型鼻腸管。
1.4 置管方法 向患者介紹插管的目的和方法,取得患者合作;標記插管長度,從患者前額發際至劍尖的距離,再加25~30 cm;協助患者取坐位或半臥位,頭稍向后仰,清潔一側鼻腔;經鼻腸管腔內注入20 ml溫開水,以激活引導鋼絲表面潤滑劑,將引導鋼絲插入胃腸管道內,這時營養管前端將伸直;將鼻腸管頭部蘸少許溫開水,以激活營養管頭部的潤滑劑;將管道從鼻腔緩慢插入,插至咽喉部時囑患者做吞咽動作,便于管道順利進入食道。插至標記長度時用空針抽吸出胃液確定在胃內拔出引導鋼絲。將鼻腔外管道的15~20 cm處固定于患者面頰。管道固定妥善后指導患者取右側半臥位或右側臥位,據有關研究證明置管后右側臥位患者鼻腸管平均到達空腸時間明顯快于自由體位者[3]。
本組17例患者均一次插管成功,經X線透視證實,插管24 h后到達空腸者12例,48 h后到達空腸者5例,其中1例患者置管24 h后于新絡納10 mg胃管內注入。2例患者置管24后在內鏡幫助下將鼻腸管通過幽門送入小腸。
17例患者中除一例患者死亡,其余16例患者經治療后營養狀況均有所改善,經腸內營養支持后住院時間明顯縮短,住院費用降低。但此方法不適用于無胃動力者。
3.1 心理護理 向患者解釋置管的目的、方法,插管的配合,腸內營養的優點、營養液的選擇及對疾病恢復益處,取得患者的理解與合作。
3.2 選擇合適的EN制劑 確定鼻腸管在空腸后,當天予生理鹽水或5%GS 500 ml鼻飼,如無腹脹、腹痛不適,第二天予能全力鼻飼。能全力為液體型,無需配置,不僅使用方便減少污染,且其纖維成分能促進腸蠕動,預防腹瀉、便秘,延遲糖的吸收。
螺旋型鼻空腸管具有光滑、柔韌、操作簡便、創傷小等優點,且該管具有螺旋形記憶功能,使之能以理想的狀態停留在小腸的腸腔內,起到穩定的固定作用,不易脫位,而且更符合生理的營養支持方式,有助于胃腸功能和形態恢復,患者易于接受。但是置管后的護理是保證腸內營養預防并發癥的重要環節,因此要重視管道護理管理,預防和及時發現EN并發癥,同時做好健康指導。
[1] 秦環龍,吳肇漢.腸內營養在外科臨床中的應用.腸內與腸外營養,2000,7(2):119-121.
[2] 李杰,陳杰.急性重癥胰腺炎經鼻空腸管置管早期腸內營養的療效觀察.九江醫學,2000,15(3):130-131.
[3] 王娟,陳柳華.急性重癥胰腺炎早期空腸營養治療的護理體會.中國現代醫生,2008,46(24):112-113.
213003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科
3.3 管道護理 妥善固定管道,預防導管滑出。營養液輸注速度不能太快,一般以70~100 ml/h輸液泵勻速滴入,營養液溫度以32~40℃為宜。每次輸注營養液前后均以溫開水20 ml沖洗管道,防止營養液殘留堵塞管腔,口服藥要研碎溶解后注入。口腔護理2次/天,防止感染。
3.4 加強監測 觀察患者的一般情況,如生命體征、腹痛、腹脹、腹瀉、嘔吐等胃腸道情況。及時準備留取各種標本以監測血糖、血電解質、血尿淀粉酶的變化。準確記錄24 h出入量,觀察患者有無口渴、皮膚彈性降低以及尿量變化,準確判斷患者出入量是否平衡,以便隨時調整EN治療方案。3.5 常見并發癥及處理
3.5.1 胃腸道并發癥 EN最常見的并發癥是胃腸道并發癥,其中以嘔心、嘔吐最為常見。其原因與滴速過快,營養素濃度過高及溫度過低有關,因此輸注時要注意無菌操作,保持勻速,溫度恒定。并注意觀察患者大便的次數、量、性狀。
3.5.2 代謝性并發癥 如輸入水分過多、脫水、非酮性高滲性高血糖,血漿電解質和微量元素失衡等。可通過加強監測血糖、水電解質變化并及時作出相應調整來重新實施EN。
3.5.3 感染并發癥 營養液誤吸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每次進行EN時應確保鼻腸管在位。一旦發生誤吸應立即停止EN,并盡量吸出氣管內液體,適量加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3.5.4 機械并發癥 主要與鼻腸管的質量、大小、操作者的置管經驗有關。復爾凱鼻腸管柔軟易彎曲,不刺激鼻腔咽喉,長時間放置患者耐受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