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高鶴文
自2009年12月3日《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發布以來,各地旅游經濟呈現了你追我趕、競相發展的良好態勢。特別是2010年1月4日《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發布,指明了海南地方旅游經濟的發展方向,也為其他省市地方經濟的發展注入了一支強心劑。各地如何抓住我國旅游經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發展極具地方特色的旅游經濟,打造地方旅游經濟的核心競爭力,已經成為各地政府發展旅游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
地方旅游經濟是指各個地方依托自身旅游資源,根據自身特有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優勢,打造獨具特色的擁有核心競爭力的旅游經濟發展模式的活動過程。地方旅游經濟具有鮮明特色和極強競爭力兩個顯著特點,鮮明的特色可以對游客產生很強的吸引力,而極強的競爭力可以讓游客產生很強的留戀感。地方旅游經濟已經成為很多地區的支柱型產業,對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產生較大的拉動作用。地方旅游經濟發展得好,不僅可以帶動整個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還可以提高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產生較好的社會效益。另外,地方旅游經濟發展良好,還可以給游客留下較好的印象,提高地方的知名度和信譽度,為整個地方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
我國地方旅游經濟的發展概況,可以從兩個層面進行分析。一是各個省市的發展情況。我國除了港澳臺地區之外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地方旅游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是廣東、上海和北京,而最低的是寧夏、甘肅和青海。僅以入境旅游為例,2010年廣東省入境旅游人數為3141萬人次,創匯123.83億美元,上海為734萬人次,創匯63.41億美元,北京為490萬人次,創匯50.45億美元;而寧夏為2萬人次,創匯0.06億美元,甘肅為7萬人次,創匯0.15億美元,青海為5萬人次,創匯0.20億美元。二是各個城市的發展情況。僅以入境旅游來看,2010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數前六名的是深圳、上海、廣州、北京、珠海和杭州,接待外國旅游者人數前六名的是上海、北京、廣州、杭州、深圳和天津,國際旅游創匯前六名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杭州和天津??偟膩砜矗覈胤铰糜谓洕陌l展可以概括為:經濟發達地區的地方旅游經濟發展較好,同時地方旅游經濟發展的水平差距較大。
各地在發展旅游經濟的過程中,往往缺乏全局觀念,沒有從全國或全省的高度來全盤考慮,自身在整體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夠全面,使得地方旅游發展中的長遠規劃嚴重不足,造成地方旅游經濟的長期發展動力不足。做任何事情,都應該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只有如此才能取得較好的實際效果。各個地方在發展旅游經濟的過程中,如果沒有長遠規劃,不能樹立全局觀念,勢必在其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遭遇嚴重障礙。如現在很多城市出現的交通擁堵現象,就是因為在建設之初沒有考慮到目前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和汽車數量急劇增多的現實情況,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無法實現。
地方旅游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往往是各自為政,相互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和聯系,有些景區的建設存在重復建設的問題,這就導致在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各種資源浪費嚴重。如自2008年7月《赤壁》在全國公映以來,“三國佳麗大喬、小喬的故里之爭”隨之被引爆。先后有五省七地卷入紛爭,分別是湖北嘉魚、安徽潛山、浙江義烏、河南商丘、湖南岳陽、安徽廬江和安徽南陵,一時間爭斗難解難分,讓人眼花繚亂。此間,各地是使出了渾身解數,有不達目的不罷休之勢。僅以湖北嘉魚為例,其二喬公園項目占地163.34畝,總投資高達3500萬元,手筆之大,讓人驚嘆。
鮮明的特色是最吸引游客的地方,也是地方旅游經濟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然而實際之中,各個地方在發展旅游的過程中,往往是盲目快上,迅速發展,沒有深度挖掘自身旅游資源的特點,未能形成自己鮮明的特色,進而造成對游客的吸引力偏弱。如全國有一段時間,農家樂旅游市場非?;鸨?,但很快就進入了蕭條。根本原因就在于農家樂沒有根據自身旅游資源的特點,形成自身獨有的特色,給游客的印象就是千篇一律,毫無新意。這樣游客去過一次,就了無興趣,不能給顧客全新刺激的感受,所以,只有形成鮮明特色,地方旅游經濟才能長盛不衰,利潤豐厚。
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求生存謀發展的根本動力源泉,也是企業綜合素質的最根本體現。地方旅游經濟發展中,往往由于旅游服務的品質不高,不能為游客提供優質甚至超值的服務,有的甚至還對消費者進行強買強賣和各種欺詐行為,導致自身旅游經濟毫無競爭力可言。如有的地方旅游景點,價格偏高,條件較差,雖然打著生態旅游、天然食品的旗號,但并無真實之名,這樣的旅游只能是一錘子買賣,不可能持續發展。核心競爭力的塑造,最為關鍵的就是留人留心,讓游客對旅游過程感到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目前很多旅游景區的收入,往往僅靠較高的門票來獲得。而相應的旅游產品相對單一,或者沒有進行深度挖掘和加工,很難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如在2010年國內旅游中,人均消費只有598元。發達國家成熟的旅游市場中,休閑旅游是主流,而我國目前還是以觀光旅游為主。開發多樣的旅游產品,提高旅游的消費水平,是壯大發展地方旅游經濟的重要途徑。
地方旅游經濟發展往往過多重視點的開發,旅游景區間缺乏必要的協調,使得景點一般呈現距離較大的點狀分布,無法形成景區資源的強勁合力,使得游客在旅游路途中消耗時間過多,真正用于景區旅游享受的時間大大減少。同時,在很多旅游景區并沒有形成產業集聚,酒店和娛樂配套設施不能有效跟上,使得游客吃住的地點與景區距離過遠,為游客出游造成諸多不便。如何進一步協調旅游景區資源,形成產業集聚,給游客提供吃喝玩住的一條龍服務,是地方旅游經濟發展中應該高度重視的問題。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發展地方旅游經濟,必須樹立全局觀念,做好旅游發展規劃。首先,將地方旅游經濟的發展納入到全國和省市的旅游整體之中,通盤考慮,認準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只有置身于國家旅游經濟發展的大局之中,才能實現做大做強的目標。其次,根據自身的旅游資源優勢,確定發展旅游的目標地位,為旅游發展指明方向。只有方向明確,才能形成合力,事半功倍。最后,傾地方全力想盡各種辦法,將旅游經濟打造為地方的支柱型產業。
地方旅游發展過程中,旅游資源極為寶貴,政府財力相當有限,因此一定要減少各種重復建設,更加充分地利用好現有的旅游資源。一是要加強國家和省級政府部門的積極引導。如在名人故里爭奪中,國家旅游總局應該未雨綢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社會資源浪費。二是地方亦應該積極反思,避免嚴重的“撞車”行為。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區位和人文優勢,要走自主創新開發旅游的不同道路。三是進行旅游開發的可行性研究。科學評估旅游開發的投入產出比,獲得盡可能大的經濟效益。
地方旅游經濟的發展,必須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只有如此才能具有較強的吸引力。一是要深度挖掘自身旅游資源,形成自身特有優勢。如焦作云臺山,其鮮明特色就是國家地質公園,別的地方無法復制,也無法模仿,吸引力也就異常強大。二是加大宣傳力度,突出自身的特點。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如今是皇帝的女兒也愁嫁。再好的旅游資源,不進行有效的廣告宣傳,也只有抱著金飯碗餓肚子。
地方旅游經濟要提高服務品質,打造核心競爭力:一是要創建自身的品牌。只有創建品牌,才能為打造核心競爭力奠定基礎。目前國內各地旅游競爭非常激烈,地方只有建立旅游品牌,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二是要提升服務水平,做到誠心待客。在旅游服務的過程中,為游客提供優質甚至是超值的服務,給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良好的社會口碑,提高景區的留戀度。
只有多樣化的旅游產品,才能進一步激起游客的購買欲望,提升旅游經濟中的消費水平。一是增加旅游產品的類型。旅游產品類型的增加,可以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對其更具消費吸引力。二是提高旅游產品增加值。對旅游產品進行一定的包裝,或是進行深加工,提高其自身的品質。三是改善旅游產品的銷售策略。對旅游景區的產品實行平價銷售,減輕游客心理負擔,讓其放心消費,杜絕宰客現象發生。
要引導產業集聚,整合旅游景區的各種資源:一是要完善旅游經濟的各種配套設施,實現游客的吃住玩樂的一條龍服務,提高游客滿意度。二是整合旅游景區資源,實現旅游景點的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轉變,讓游客旅游中時間安排緊湊,景點享受充分。三是要加強旅游產業集聚引導。鼓勵當地企業參與到旅游景區的開發中,形成合力,使整個旅游景區做大做強,最終將地方旅游經濟辦成人民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1]石長波,徐碩.提升區域旅游業競爭力的策略研究[J].商業研究,2007(11).
[2]唐閃光.湖南旅游經濟發展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10).
[3]周克軍.新形勢下促進云南旅游經濟的發展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