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強 劉正麗
肝動脈化療栓塞術治療中晚期原發性肝癌已被臨床廣泛應用,由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及治療過程中化療藥物引起骨髓抑制對肝功能影響等,部分患者療效欠佳。為了延長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質量,我院采用艾迪注射液聯合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中晚期原發性肝癌,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80例均為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我科住院治療的原發性中晚期肝癌患者,男72例,女8例,年齡33~78歲,平均56.2歲。全部病例均依據病史、癥狀、體征,經影像學檢查加血清AFP、CA199及病毒標志物測定明確診斷,其中12例肝穿刺活檢病理確診原發性肝癌。將80例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在分期與臨床癥狀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以改良Seldinger法穿刺右股動脈,將5FRH肝管置入腹腔動脈干,造影明確腫瘤的位置、大小、血供情況后,將導管超選擇至腫瘤供血動脈,應用奧沙利鉑100~120 mg+5%葡萄糖100ml,羥基喜樹堿20 mg+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經導管灌注,鹽酸平陽霉素8~16 mg+表柔比星50 mg+超液化碘油5~30ml充分混合后進行腫瘤血管栓塞,再用明膠海綿顆粒栓塞相應的小動脈。4~6周后行第2次介入化療栓塞術,術后第1天開始給予艾迪注射液80ml加0.9%氯化鈉500ml靜脈滴注,d1~d14,兩組患者分別完成2~4個療程治療。對照組只行常規介入治療。兩組治療前及治療后1周、1月取靜脈血檢測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及AFP濃度的變化,術后1月復查肝臟增強CT。
1.3 療效評價標準 根據AASLD療效評價RECIST修訂版標準,治療前后行肝臟增強CT檢查,比較病灶變化。根據Karnofsky評分標準為指標評價兩組治療后生活質量改善情況。比較兩組治療前與治療后4周血清AFP下降情況。按WHO標準評定毒副反應。
1.4 病灶變化 治療組完全緩解19例,部分緩解19例,有效率93.3%;對照組完全緩解18例,部分緩解10例,有效率70%。生活質量改善Karnofsky評分:治療組顯著改善、改善、穩定、下降分別為 1 3、19、6、2 例,對照組分別為 1 2、11、12、5例;治療組有效率80%,對照組有效率57.5%,治療組較對照組明顯提高(P<0.05)。
2.2 血清AFP濃度下降情況 治療組明顯下降、中度下降、輕度下降、升高分別為11、16、9、4 例,對照組分別為9、13、6、12例;治療組下降率較對照組明顯提高(P<0.05)。
2.3 毒副反應 兩組均有部分患者出現輕度化療反應,對癥治療后緩解,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原發性肝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肝動脈插管化療栓塞是目前對肝癌的常用和首選治療方法,綜合治療優于單一治療。艾迪注射液是中藥復方制劑,其含有的人參皂苷、刺五加皂苷、黃芪多糖等能增強T細胞及B細胞功能,具有明顯抑制肝癌細胞端粒酶活性,并可誘導肝癌細胞的再分化誘導體內產生細胞因子,增強LAK、NK細胞活性,從而達到增強抗癌的作用[1];斑蝥則含去甲斑蝥素,直接殺死腫瘤細胞,促進腫瘤細胞凋亡,降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抑制腫瘤血管增生。當用于聯合肝癌介入治療時,艾迪注射液可刺激骨髓中造血干細胞的增殖分化,加速邊緣粒細胞的釋放,緩解化療中血細胞下降的副作用,減輕化療藥物的血液學毒性,表明艾迪注射液對細胞免疫功能有促進作用[2]。本研究顯示TACE后給予艾迪治療后優于單獨 TACE治療。因此,筆者認為艾迪注射液聯合TACE術治療中晚期原發性肝癌能夠抑制腫瘤的復發與轉移,改善肝癌患者生存質量,提高生存時間,不增加TACE術后不良反應,對原發性肝癌的治療有較好的前景。
[1]戴偉華,劉小平,龔毅,等.艾迪注射液聯合TACE術治療原發性肝癌的臨床觀察.藥物與臨床,2010,7(22).
[2]朱介賓,肖亦明,孔憲和,等.肝動脈栓塞術聯合艾迪注射液與替比夫定治療晚期原發性肝癌50例.醫藥導報,201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