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世梅 姜萬霞 王文玲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口老齡化也越來越嚴重,人們的健康意識也越來越高,尤其是老年人。由于醫療方針的貫徹,社會上各種醫療機構開始不斷增加,醫療事業的競爭也愈演愈烈,所以對醫療事業在市場競爭里生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選取了2010年5月至2010年9月,3605名老年在醫院體檢時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其心理需求,根據不同的情況給予不同的護理。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調查對象一共3605人,其中男2606人,平均年齡在67歲左右;女999人,平均年齡在66歲左右。
1.2 試驗方法 調查方法采用的是問卷調查,問卷正面的主要信息包括:體檢者的基本信息,主要是性別、年齡、工作單位、聯系方式、文化程度、健康狀況,以往病史等等。問卷的背面主要是包括體檢的具體位置、體檢流程的說明、對體檢的評價、體檢結果的具體解釋、體檢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等。整張卷子由體檢者現場填寫,填完之后交給前臺,有專門的人員收取。
從體檢結果所反映的情況,應該針對特殊情況給予特殊的護理。護理人員除了做好一般的醫療事務,還要注意和老年人進行溝通,舒緩他們緊張的情緒,讓他們對體檢充滿信心。
2.1 在老年體檢者在進行體檢之前,護理人員要和他們充分的溝通。親切的向老年人介紹體檢科室的分布狀況;發放宣傳手冊;在路上設立路標,方便他們找到各個科室;想老年體檢者解釋體檢的具體流程和要注意的事項。根據每個體檢者的具體狀況,制定不同的體檢套餐,這樣既能避免他們盲目選擇體檢項目又能提高體檢部門的效率。
2.2 在對老年體檢者進行心理疏導的時候,要注意對他們的措辭,因為老年人相對比較脆弱,太過犀利的言辭他們可能會承受不了。所以護理人員的語言應該盡量溫和、親切,這樣才能更容易被接受,消除他們的疑慮和猜忌,讓他們看見我們的誠意,使溝通更加順利的進行。在體檢中,對于手腳不便的老年人,我們要派專門人員幫助他們,真正做到一對一,使體檢更加順利、流程更加有序。老年人通常心理不太穩定,所以在體檢過程中會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產生一些心理變化,從而產生負面情緒,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做的不是辯解不是頂撞,這樣只會激化矛盾,我們應該用微笑面對一切,用親切的話語勸說他們,讓他們先平靜下來,再慢慢解決問題,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3.1 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有94%的老年人對自身疾病缺乏基本的醫學知識,而且又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比較擔心;95%的老年人希望從體檢中徹底了解自己的真實狀況;68%的老年人對疾病沒有一個樂觀的心態,較為敏感;56%的老年人之前都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25%的老年人對疾病沒有一個科學的認識,認為身體的亞健康狀態就是疾病的前兆。從上述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老年人對自己的健康狀況越來越關心,而且也是疾病的高發人群,他們希望從體檢中了解到自己的身體狀況并得到專業的幫助。
3.2 從老年人的體檢中發現,73%的老年人的器官機能開始下降,出現頭暈眼花,思維能力下降等癥狀,對周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下降;75%的老年人所選擇的體檢項目超過10項。所涉及的科室超過5個,所以經常是在各個科室支架徘徊;64%的老年人在體檢時因為等候時間較長會出現焦慮、急躁等不良情緒。從體檢的結果來看,大多數老年人多少都會有一定的健康問題存在,而且對自己的健康狀況也比較敏感。老年人一般自尊心比較強,固執,如果在體檢時護理人員稍有不當就會引起他們的負面情緒。
在激烈的醫療事業競爭中要想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須改善服務理念,增強體檢者信任感,體現出人性化精細護理服務,打造“健康衛士”的文化特色,樹立以受檢者為中心的理念,即受檢者第一,質量第一,服務第一。護理人員應該積極參與護理管理,并納入每人績效考核,即每個護士都直接負責一項護理管理內容,激發護士的工作積極性。總而言之,在老年人體檢中要注意對體檢者心理的護理,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溫暖和尊重,從而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
[1] 王育姍.從老年人的情緒相關因素談社區護理對策.護士進修雜志,1999,4(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