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宏 蘇丹
兒童患上肺炎是一種常見現象,小兒肺炎屬于兒科疾病中的常見病,并且是一種多發病。一般發生在嬰幼兒身上,發病的時間多為春季和冬季。如果治療得不徹底,病情容易復發,從而影響兒童的生產和發育。小兒肺炎的癥狀一般是:咳嗽、呼吸不暢、發燒、發熱等。小兒肺炎并發癥中的一種就是心力衰竭,這也是造成兒童因肺炎導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據有關資料顯示,因心力衰竭死亡的兒童占患肺炎總數的40%左右。但是認真觀察小兒肺炎患者的狀況,就能及時防止心力衰竭的發生,加上合理的護理方法,患兒的健康狀況有所好轉。
1.1 一般資料 選擇某醫院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入院接受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30例患者,全部符合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最小者只有5個月,最大者6歲,隨機將這3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15例,男10例,女5例,患病時間(5.2±1.3)d;對照組15例,男8例,女7例,患病時間(3.2±0.3)d。在年齡、性別、患病時間等方面,兩組均無太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以進行比較。
1.2 臨床表現 17例發生咳嗽、呼吸困難的現象,10例有發紺癥狀,28例有發燒發熱現象,1例體溫較低,26例肝臟腫大,12例腹脹,27例心情煩躁、嗜睡,20例心率高于150次/min。
1.3 方法 觀察組和對照組都進行常規治療,根據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抗生素,保證呼吸道順暢,同時,配合利尿劑、強心苷等藥物。兩組都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的不同病情、不同年齡,采取特殊的護理方法,加強患兒的心理干預,與家長進行病情交流,使其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1.4 全面護理措施 ①病房內的空氣要保持流通,讓患兒盡量多吸收新鮮空氣,同時,充足的陽光使患兒的心情舒適。室內濕度要在50%左右,溫度20°左右,輕掃地面,以免灰塵飛揚引起不適。②對于患兒要防止交叉感染,因此,要采取適當的隔離措施。特別要注重對腺病毒肺炎的患兒進行隔離,把患兒進行單獨隔離,避免細菌性感染。隔離患者的病房每天要進行兩次紫外線消毒,吸氧管也不能混合使用。醫護人員打針的時候要帶好口罩。③患兒的飲食也要注意,要吃一些口味清淡。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物,肺炎患兒要多喝水,飲食方面盡量少吃多餐。
1.5 觀察指標 醫護人員要準確記錄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兒的入院時間和接受治療的時間;把觀察組和對照組患兒的心率和呼吸進行對比分析。還要詳細記錄兩組患兒心衰糾正的時間、住院時間以及住院費用。心衰糾正的一般表現是:患兒的呼吸通暢,能平靜入睡,肝臟變小等。痊愈:病癥全部消失,胸透和血常規全部正常;好轉:病癥有所消失,有心力衰竭糾正現象發生,但是,肺部仍然有陰影,血常規可以屬于正常,也可以屬于異常。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兒從入院到接受治療的時間分別是(9.2±2.0)min、(17.2±3.5)min,兩組具有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兒從入院到接受治療前后心率、呼吸的結果比較,在一天之內,兩組差異不大,無統計學意義。但是治療后的兩天內,觀察組的效果比對照組更明顯。
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屬于兒科急癥中的一種常見病,患兒的年齡一般都比較小,通常伴有呼吸困難、氣息不暢的癥狀。小兒肺炎中,發生心力衰竭的情況也比較多,如果搶救得不及時,就容易造成死亡。不僅要有適當的藥物治療,也要有合理的護理。醫護人員要密切觀察患兒的病況,熟練急救和搶救的措施,以免發生突發情況。我們僅僅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是不夠的,應該根據患兒的不同年齡和不同的病情,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這樣才能提高患兒康復的機率。本次研究證明,觀察組的全面護理措施明顯由于對照組的常規護理,有利于減輕患兒的痛苦,使患兒的病情有所好轉,心力衰竭的現象也比對照組少,因此,兩組比較,具有明顯的差異。
[1]王利芬.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嬰兒重癥肺炎的護理.杭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16(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