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發張天宇
(1.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設備處 天津 300222;2.天津環球磁卡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202)
淺談影視構圖
張德發1張天宇2
(1.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設備處 天津 300222;2.天津環球磁卡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202)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審美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攝像機、照相機已進入千家萬戶,但大多數人缺乏專業知識,特別是在構圖技巧上還需要學習提高。無論是攝像還是照相,都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既是一門技術,又是一門藝術。要在實踐中熟悉技術、欣賞藝術,提高構圖能力和水平。
影視構圖;攝影;攝像
影視構圖是對信息內容表達得好與壞、美與不美的問題。從影視上講,它體現了劇作家的思想、導演的思想及造型元素、聲音元素等,在畫面中結合起來傳達給觀眾。從攝像角度講,要有目的性,在努力創作最佳畫面效果的同時還要表現主題。
構圖追求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有人從技巧上來解釋,有人從形式上來解釋,有人從唯物主義思想來解釋,有人從唯心主義思想來解釋。筆者從創作思想上來解釋:它是造型藝術中的構圖,是藝術家為了表現作品主題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時間里安排人和景物的關系、景物和景物之間的關系而組成完整的藝術整體,稱之為構圖。
構圖有三層意思:首先,要表現作品的主題思想,如何把畫面組織起來,用視覺因素表現思想。如果畫面組織得不科學,表現出來反而誤解了思想。這就是說,該表現的畫面沒有表現出來,而不該表現的畫面反而表現出來。其次,構圖的任務是如何把個別的局部形象組成一個藝術整體,特別是攝像藝術創作的特點是現場性,與畫家不一樣,畫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圖去創作,而影視是現場紀實,往往主要的東西被附近雜亂的事物掩蓋起來,那么構圖的任務就是將這些分散的事物組成一個新的體態,這個體態是為了傳遞主題思想,所以在拍攝中要選擇角度、距離、光圈、光線、色彩等等,都是為了完整地構圖。再次,表現美。形式美是藝術的要求,同時也是人們審美心理的要求,因此,構圖要傳達美的意識。也就是說,在組織畫面時不是隨隨便便來處理,要表現一種審美。
因此,構圖是一個思維的過程,是思考、醞釀、集中和提煉加工變成一種形象反映出來,更好地將信息傳達給觀眾。例如,鄭板橋說過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這就是說,畫竹子之前,首先要去觀察,這是一種手段,把眼中之竹子變成胸中之竹,它是醞釀、思考、集中提煉加工完成一種形象,把現實的形象變成思考的形象,然后在紙上表現出來變成手中之竹,這是一個思維的過程,而現實的竹子變成了藝術的竹子。
構圖是將生活中的三維空間展示在影視畫面二維空間中,這樣就要求研究畫面多層景別。如光線的照型、鏡頭的性能、場面的調度、景深的調整、人物縱深的調度……都是來展示三維空間極好的手段。最佳的布局是在畫面中能準確地表現主體,對主體的表現主要是通過創作手段完成。構圖的目的是將一個人的思想傳遞給別人,而思想有兩個含義:(1)作品的思想,通過構圖來表現。(2)創作主體的思想,通過攝像師的思想來表現,或贊美或反對。
要傳達好思想,首先要發現思想,表現美。美包括了思想的同時也包括了形式,美到處都有,對于我們來說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這里首先是我們的發現力。藝術家的眼光要比我們敏銳得多,他們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自然中的美,只有發現才能表現。
表現美,指攝像師技能、技巧全面發揮出來,對畫面思想美的表現,從客體來表現主體。
影視構圖的任務是根據劇本內容和要求,采用一系列造型手段,把觀眾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中某一被選擇的物體上來,通過電影、電視畫面的二維空間,來突破時間、空間、宏觀與微觀的限制,而得到鮮明生動的形象。
影視構圖的特點:(1)要求畫面構圖一定要完整;(2)如畫面是運動的,那么畫面中的人物及畫面本身都處于運動狀態;(3)即使靜止的物體通過攝像機的運動使它們在畫面中運動起來;(4)任何一個影視節目中的畫面都不能單獨存在,而是整個作品結構中的一個元素,要考慮到畫面與畫面之間的組接關系,從一個句子、一個段落出發求得整個節目的和諧統一。
一般影視構圖有以下幾種方式:
單構圖 是指在一個鏡頭內只表現一種結構組合的形式。這種構圖產生的原因有三點:(1)當時只有照相,視點只是靜態地反映事物。(2)運動攝像還沒被發現,而當時運動攝影是破壞它的重要形式,沒有被采納運用。(3)當時拍攝沒有導演,只是對發生的事情過程進行記錄。這種構圖只能表現一般的橫向運動,沒有縱深的調動,它是戲劇型的。但在現代影視中也不可缺少。其特征是:畫面多數為靜態,機位不動,由于機位沒動才能構成畫面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構圖也可用來表現畫面內部的運動,而運動過程不是畫面的基本結構,只是表現這種結構方式的方法。這種構圖大部分采取一種完整構圖形式,講究畫面的次序及畫面內部的結構精神。
多構圖 在一個鏡頭內畫面連續發生或間隔發生變化,從而構圖形式轉化成另一種構圖形式。例如,我們拍攝全景,由于人物的縱深調度,從全景走到近景,而這種運動形式改變了畫面的結構,改變了人物的形態,改變了人物與背景的關系,改變了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從而改變了畫面結構。其典型特征是:由于攝像機的運動可使畫面結構連續發生變化,如推、拉、搖、移、升、降等,都能改變主體表現對象。這種構圖給觀眾視覺的刺激是不斷變化的,又有新鮮感,但要保持畫面或劇情的連貫性,就必須對內容進行推敲。
完整構圖 通過構圖能完整地表達一個思想,從畫面結構上來看,要求多樣化統一,講究和諧之美,畫面布局要完整,要有章法,主次分明。
不完整構圖 在一個鏡頭內畫面構圖結構不完整,它不能傳達思想,因為它失去了平衡性。造成不完整構圖的因素主要是運動,運動是影視拍攝最基本特點之。由于運動代表了畫面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人物運動方向形成運動的狀態,從而展現主體、陪體、前景、背景之間的方位和空間關系。而攝像機的運用帶來影視畫面運動的多邊性,從畫面的空間講形成平衡,通過人的主觀聯想和心理活動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形象。從一個蒙太奇句子構成來說,它可以由不完整到完整。利用不完整構圖可以提示人的心理狀態,不完整構圖具體表現畫面中形象的重量失去平衡,人物的視線方向和運動方向違反了常規構圖規律,常規是向心的,人物往外看是離心的,利用人物視覺方向誘導,從而使觀眾感到畫面內空間和外空間必然聯系,求得視覺和心理上的平衡。
封閉式構圖 遵循傳統的構圖原則,講究畫面的構圖布局。這種構圖往往以幾何中心樣式來組織畫面的構圖,安排人物時往往在幾何中心之內,但也可安排在幾何中心以外的空間位置上,但人物的視線必須是向心的,這樣可以構成視覺上的平衡,這種構圖結構嚴緊、均衡、穩定。例如,電影《大閱兵》有兩種構圖方式:一是封閉式構圖,另一種是開放式構圖。封閉式構圖指影片中的靜態畫面,如近景的線條透視、封閉的訓練場、隊列嚴謹而中心突出。
開放式構圖 它是對封閉式構圖而言的,破壞了畫面的均衡規律,往往以不完整、不均衡的構圖形式來聯系畫面以外的空間結構。其特點是:畫面中的人物在視線或運動物體的方向不是向心的,它往往和畫面外的空間話外音處理結合在一起,利用聲音的造型,使觀眾聯系起畫外的空間,這就是一種蒙太奇的追求,使觀眾在心理上產生一種真實的感受,使影視畫面有了一種新的內涵,產生了一種多樣的形式,由不均衡到均衡,從不完整到完整,可以更好地傳達作品思想。
靜態構圖 它是對影視畫面構圖動態而言的,而造型元素和結構無變化的畫面形式。其特點是:固定機位拍攝靜態對象時,造型元素畫面結構沒有多大的變化,當人物有運動時,也不會改變畫面大的結構。指“空間范圍”這種情況下往往是單構圖,講究畫面的均衡及內心力的結構形式。靜態構圖可以是主體,也可以是客體,客體一般是劇中的人物,可以是主觀鏡頭,主體是創作鏡頭。目的是讓觀眾一目了然地看清“物”的形狀、體積、左右是誰、前后是誰及人物的情緒變化。此方法構圖可在畫面處理中產生不同效果,以靜帶動,靜中隱藏著動,以激起觀眾的感情反應。
動態構圖 指造型因素和結構發生變化的畫面形式。這種構圖比較復雜,在固定的視點上來表現對象或在運動的視點上來描繪結構。它是運動構圖的一種形態,動態構圖能很好地傳達人的思想和情緒。例如,我要坐兩點鐘的火車去上海,看表馬上就要到時間了,我就要跑著去火車站。這就是人的心理狀態,所以說運動能傳達人的情緒。運動構圖可以描繪運動中的人與物,是場面調動的重要因素。如推、拉、搖、移、跟、升、降,每個手段都有它的特點,是導演及攝像師處理畫面的手段之一。只有正確使用,才能揭示人物和事物情節發生的過程。
在構圖中應注意所用設備的功能與技術指標,才能在構圖中發揮作用。在創作過程中,藝術構思應在時間與空間問題上把握好,這就需要運用各種條件化被動為主動,反對把內容與形式割裂開來,而單純追求所謂構圖美或強調內容的真實性而忽略構圖。
總之,構圖創作要把握三大關系:立意、為像、格局。立意——思想的確立,是影像的確立和表現技巧。為像——形象的確立與立意交織在一起,把生活中的形象變成藝術中的形象。格局——構圖的規律是布局的章法,是說這場戲如何拍。選景問題、選色問題、服裝問題等事先都要有設想,這就是格局。三者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所以,畫面構圖要有統一性,應為主題而存在,注意畫面中各種造型因素,統一節奏、統一色彩、統一背景。
掌握構圖的方法與規律,合理安排被攝體,動中求靜,靜中求動,要根據劇情符合邏輯地圍繞“主題”分割鏡頭,這樣才能把握一個真實完美的藝術整體。
[1]姜今.銀幕與舞臺畫面構思[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
[2](英)保羅·佩佐爾德.電視影片的攝制[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
[3](美)斯坦利·梭羅門.電影的觀念[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6.
G712
A
1672-5727(2012)05-0164-02
張德發(1958—),男,天津市人,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設備處實驗師,主要從事儀器設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