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霞 李 康 董學文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天津 300222)
淺析中等職業學校數控維修專業建設
王春霞 李 康 董學文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天津 300222)
隨著現代加工技術的發展,數控機床得到了越來越普遍的應用,數控維修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數控維修不僅是一門理論知識綜合性很強的學科,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對于數控維修專業的建設,不僅要注重理論教學,也要注重實踐教學。
中等職業業學校;數控維修;專業建設
隨著現代加工技術的發展,數控機床得到了越來越普遍的應用。數控機床是集機、電、液、氣等于一體的加工設備,一旦發生故障,就會給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隨著數控設備使用量的快速增加,對數控設備維修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那么,數控維修專業人員應該如何培養,其培養方向又是如何呢?這是建設數控維修專業應考慮的問題。
隨著數控加工技術的發展,數控機床在金屬切削行業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十五”、“十一五”期間,我國的數控機床行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已成為數控車床生產大國。可長期以來,國產的數控機床始終處于低檔發展迅速、中檔進展緩慢、高檔數控機床依靠進口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技術上與先進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二是國產數控機床的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比進口機床差一倍之多。雖然進口機床的可靠性比國產數控機床高,但機床一旦出現故障,維修困難,費用昂貴,真可謂“買得起,修不起”。國產數控機床的維修比進口機床容易,但機床售后維修服務不到位,主要原因是技術人員無法完成故障維修,不能體現國產數控機床的優勢,從而使強項變成了弱項。

表1 影響現有數控設備利用率與完好率的因素表
目前,各職業院校幾乎都設有數控專業,而企業需要的是數控設備維修與維護人員。目前,數控專業所開設的課程普遍偏重于理論學習和數控機床操作,而對數控機床的維護與維修幾乎不涉及或是一帶而過。這就造成了所培養的學生對于數控設備只會操作,而對于數控設備的維護與維修知之甚少。這樣就不能保證數控設備的利用率與完好率,最終導致了數控設備的開工率不足。從表1不難看出,影響數控設備利用率與完好率的主要因素是維修力量不足和維修費用過高。要改變這種現狀,首先應保證有足夠的維修技術人員。
隨著數控加工技術的發展,數控崗位上的人員需求也不盡相同,不少崗位要求從業人員掌握數控機床調試、維護與維修技能,對技術含量高的數控維修人員需求越來越多。
現在,一些單位對于數控機床的維護與維修并無專業人員,即便有也主要來源于普通機床維修人員,而這部分人員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年齡偏大,接受新知識、新事物的能力較差;二是知識結構老化,他們主要了解普通機床的機械結構與電氣,而對于機電一體化的數控設備僅憑這些知識就力不從心了;三是綜合知識差,對于數控機床中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集成電路、微機原理、接口及計算機弱電部分感到陌生,維修高度機電一體化的數控機床顯然是不行的。
從表2可知,當前數控技術人才主要來源于職業院校。企業對數控維修與維護人員的需求日益增大,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卻變得越來越困難。面對數控設備的維修與維護人員日漸短缺,學生就業難的現象,目前各職業院校紛紛開設了數控維修專業,由于各學校的師資、實訓設備等力量不足,所開設的數控維修專業可以說是良莠不齊,所開設的課程也存在著嚴重的雷同現象。現在,各職業院校所開設的數控維修專業普遍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只不過有的偏重于電類知識的講解,有的偏重于機械結構知識的講解而已。然而,不管是偏重于哪一方面知識的講解,對于高度機電一體的數控設備而言,都是不足的。開設數控維修專業的職業院校存在知識結構不合理、實訓資源不充足、師資質量不高等問題。
數控維修不僅是一門理論知識綜合性很強的學科,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對于數控維修專業的課程設置,既不能單獨強調理論知識的學習,也不能一味強調實踐學習。而目前大多數學校的數控維修專業建設,大部分偏重于理論教學。
(一)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的辦學思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校應根據人才市場和企業相應崗位要求,通過“校企合作”,不斷調整專業發展方向、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不斷加強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建立由企業、行業專家組成的數控維修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在人才規格、知識技能結構、教學內容、課程設置、基地建設等方面發揮企業、行業專家的指導作用。進一步完善以國家職業標準為依據、以工作任務為導向、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教、學、做”一體的課程體系,實現理論教學與技能訓練融合、能力培養與工作崗位對接、實習實訓與崗位需求相適應。積極探索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的改革,加快教學資源信息化建設,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推進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仿真模擬教學。突出職業能力,結合數控維修技術人才培養的特點,在專業建設指導小組的指導下,完善以專業理論課程、技能訓練課程、綜合技能強化課程和德育模塊等相互支撐的課程體系。通過圍繞專業領域核心技術能力的培養,優化課程結構,精選課程內容。在頂崗實習階段,可以將數控維修專業學生送至數控機床設備的故障診斷維修和維修售后服務處,讓學生在數控設備故障診斷維修部門完成實習任務。學生在跟著維修人員進行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修的過程中,通過實踐提高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
(二)課程設置
在課程設置方面,學校根據企業的需要和學生實際情況,依據教學以應用為目的,理論以“必需、夠用”為度,突出技能訓練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原則,按“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的要求,建設和完善以專業理論課程、技能課程、德育課程三個系統相互支撐的課程體系。開展“模塊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項目教學法和“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將理論課程融入實踐課題當中。
理論課程 依據通用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確定專業核心能力體系,并將與之相匹配的專業知識課程設定為專業主干課程。擬建設的主干課程如表3所示。
實訓課程 根據職業教育的本質和高素質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規律,按照實踐教學體系建設要求和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原則,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將專業課、工藝課等理論教學內容融入實踐環節,實踐課程在總課時中的比重達到60%以上。

表3 數控維修專業主干課程一覽表

表4 數控維修專業實訓課程一覽表
通過實訓教學與理論教學相互結合,達到 “學以致用,以用促學,全面發展”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學過程由實訓教室向車間延伸,使學生成為新型技能人才。實現實訓教學與現實生產有機結合,更能培養適應社會要求、符合企業需要、綜合能力較強的復合型人才。
這樣,學校在與企業合作同時完成對學生的“訂單式”培養,不僅可以解決實訓設備問題,為學校節約開支,同時也為學生實踐提供充足的資源。培養的學生對于企業而言更加實用,無需再進行崗前培訓。這樣,不僅滿足了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解決了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三)提高教師的業務及專業能力
由于數控機床維修是一門綜合學科,故對教師的要求相對較高。目前,大部分教師來源于學校,實踐經驗相對匱乏,教師的業務及專業能力制約著數控維修專業的發展。針對這種現象,可以有針對性地對教師進行培訓。一是讓教師進企業實踐,增加實踐經驗;二是聘請專業技術能力較強、經驗豐富的企業人員,讓他們走進課堂,以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
數控機床是集機、電、液、氣等為一體的數控設備,對于數控設備維修人才的培養也應該是綜合性的,而不應是單一的某一方向專業知識或實踐能力的培養。所以,數控維修專業的設置既不能只注重理論學習,也不能過于偏重于實踐學習,對于理論的學習也不能偏重于某一方面,否則,數控維修專業的發展就會受到制約。
[1]易鋼.對國內外機床行業發展的幾點思考[J].金屬加工,2011,(6).
[2]谷偉廣.對我國國產化率概念界定思考[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1,(3).
[3]華玲芳.淺談數控維修專業人才的培養[J].技術與市場,2009,(11).
[4]賈亞洲,楊兆軍.數控機床可靠性國內外現狀與技術發展策略[J].中國制造業信息化,2008,(4).
[5]戴怡.開設“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修”本科專業的思考[J].天津工程師范學院學報,2005,(9).
[6]陸春月,王俊元.機械故障診斷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機械管理開發,2004,(6).
[7]臧建軍.數控維修工作中的“三到位”原則[J].機械工人,1999,(10).
G718
A
1672-5727(2012)05-0154-02
王春霞(1978—),女,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機械工程學院2009級在職碩士研究生,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附屬技師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數控機床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