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芳
人類基本需要理論是由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的,將人類基本需要分為5個層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這就是人的基本需要理論。患者因工作、年齡、文化程度,社會地位以及所患疾病的不同,要求也不同,但也有普遍性,當一個人需要得到滿足時,他的身體就可保持平衡狀態。護理要有滿足人體基本需要的目標。患病時,患者很多需要不能自行滿足,需要護士進行幫助與照顧。我們要時刻明確患者尚未滿足的需要,入院后的護理應從生理、安全的需要方面考慮,而隨著患者的病情趨向穩定,逐漸從愛與歸屬及自尊的需要等方面提出護理措施。我們通過對1例股骨頸骨折患者運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框架來進行護理,促進和增強患者獨立性和預防并發癥,從而提高了優質護理質量和水平。
1 病例介紹患者劉X,女58歲,因車禍導致右側股骨頸骨折,門牙缺失入院,當時體溫36.5℃,脈搏112次、血壓90/60 mm Hg,呼吸19次,脈搏細速,心電圖無明顯異常,患者有失血性休克征象,通過積極有效地抗感染抗休克治療,入院10 d病情穩定后安排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我們制定的目標是:保證患者生命,提高患者最大限度的獨立性和預防并發癥,并且用多種訓練方法解決患者活動力降低的問題。
2 馬斯洛的基本需要理論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認識患者需要的框架,可以幫助我們認識患者的需要,實施有效地護理措施,改善患者的獨立性。
2.1 生理需要方面 ①危及生命,與失血有關。②營養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與門牙缺失進食少有關。③體溫高與感染有關。④疼痛與疾病本身有關。
2.2 安全需要方面 ①恐懼與感到疾病存在危險有關。②感染與皮膚完整性受損有關。
2.3 愛與歸屬需要方面 ①潛在情感改變與患病后精神脆弱有關。②潛在孤獨與陌生環境有關。
2.4 自尊需要方面 自我形象紊亂與門牙缺失有關。
2.5 自我實現的需要
3 根據需要我們有的放矢的進行護理
3.1 生理需要方面 患者入院時最基本的需要是補液、吸氧、抗休克、維持生命、肢體固定、減輕疼痛等。我們首先建立靜脈通路及時補血補液,減輕疼痛,通過精湛的技術力量,搶救患者的生命。維持患者生命必須的物質,滿足患者基本的需要,同時也為了疾病的康復和最大限度恢復患者的自理能力。完成這些需要,我們應向患者詳細解釋骨質愈合機制,合理飲食,防止進一步骨折的措施,并一步步扎實的實施有效地護理措施。
3.2 安全需要 患者住院期間都要這項需要,護理過程中我們發現患者手術前擔心手術是否成功,是否危及生命,術后功能鍛煉,功能恢復情況,我們積極向患者解釋病情及手術的必要性及基本過程,詳細講解功能鍛煉所用的各種器具,讓患者充分的了解并積極主動的配合,并請同種疾病患者現身說教,讓患者充分了解所患疾病的預后,解除她的心理壓力,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在促進鍛煉中保證正確指導和合理監督。
3.3 愛與被愛的需要 在護理過程中我們發現患者存在強大的精神壓力,患者很難實現角色的轉換,突如其來的車禍是患者從家庭婦女變成臥床患者,生活難以自理,護理人員給予的照顧。術后兩周無感染征象正常拆線,但患者仍訴患肢疼痛,經過觀察發現患者角色強化不愿意回家,擔心回家后家人對自己照顧不周,我們針對這些情況,與患者及家屬親密交流,使家屬擔負起自己應承擔的責任,并與患者進行溝通,做好心理疏導工作,生活上給予合理地照顧,患者精神上得到支持,疼痛解除,身心恢復。
3.4 自尊與自愛的需要 這個水平的需要包括完成和維持自我價值,并獲得贊同和承認,護理過程中我們發現了患者的自我價值感覺,門牙的缺失,讓患者自尊心受到一定的傷害,護理過程中口腔技術新進展向其講解,給與正面的引導消除她的擔憂。從功能鍛煉來說,在護理過程中,逐漸讓患者參與到術后康復中來,能自己做的積極鼓勵患者自己做。開始時指導下協助練習拄拐行走,慢慢練習自己走路、吃飯、洗澡等,這些都是患者自己自我認識及自尊的需要。
3.5 自我實現的需要 它是需要層次的最高層,是與人格的發展相協調的,自我實現僅僅是在短暫的時間內可以體驗出來,是通過健康的情緒,滿足成就,愉快來識別的,護理觀察中得知患者喜歡剪紙藝術,我們就鼓勵患者進行實際操作,提供材料,患者滿懷信心地剪出了漂亮的紙花,臉上綻開了滿足和成功的喜悅。
4 通過馬斯洛理論對患者的合理運用,深刻體會到了優質護理的內涵,找準患者的需要“一切以患者為中心”就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我們必須做好的工作。馬斯洛理論實質就是人類基本需要被滿足的程度與健康成正比的。護理的領域就是滿足維護各種需要,并促進其完整性[1]。結合此例患者,應用馬斯洛理論進行護理有以下體會。
4.1 根據患者的病情輕重,應用護理程序滿足患者的需要根據患者不能自行滿足需要的種類及程度,找出首先需滿足的需要,列出護理問題,制訂護理措施,使患者需要得到及時必要的滿足,促進身體康復。此患者入院時肢體骨折導致大量失血危及生命門牙缺失口腔疼痛影響進食,因此,首先應滿足搶救生命減輕疼痛患者保證營養及控制感染的需要,故將搶救生命減輕疼痛控制感染列為第一二護理問題。抓住2個主要問題,采取上述護理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
4.2 有利于發現患者的某些心理問題患者的心理問題在臨床護理中容易被忽視,通過運用馬斯洛理論來評估患者的各種需要是否滿足,促進患者身心康復。此患者入院后沉默寡語,情緒低落,運用馬斯洛理論指導,我們很快便發現患者存在預后和孫子無人照看的擔憂,在護理過程中采用讓主管大夫參與及相同病癥康復患者現身說法的護理措施,加快了患者的康復。
4.3 運用馬斯洛理論可提高優質護理質量人都有共同的需要,但是每個人又各有不同,對各種需要的程度也因人而異。優質護理正是強調了以人為中心的護理,根據每個人獨特的需要和問題,采取與之相適應的措施,達到預期的目的。從而豐富優質護理內涵,提高護理質量。
[1] 鄒恂.護理程序入門.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2: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