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榮
(河北省承德縣逸夫學校)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質的性質要通過實驗來驗證,一些物質的制取要通過實驗來完成,上好化學實驗課,對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是很有幫助的。
演示實驗教學,要在演示之前向學生交待清楚實驗內容、目的及觀察的現象,告訴學生應該觀察什么,從什么角度去觀察,怎樣捕捉稍縱即逝的現象,通過實驗現象的觀察,認真鋪設一些必要的階梯設下疑問,激發學生思考。例如,在講“金屬活動性順序前面的金屬能把后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里置換出來”,這時教師設下疑問:能否所有金屬都符合這一規律?學生猶豫,不能正面回答,這時教師便補充鈉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實驗,實驗前先讓學生按一般規律設想,說出實驗現象,很快有的學生就說出“鈉表面覆蓋一層銅”,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鈉排在銅的前面,并寫出了的化學方程式:鈉置換硫酸銅中的銅,接著教師開始演示,并要求學生認真觀察鈉的變化,溶液的顏色變化。實驗結果表明:鈉漂浮在硫酸銅溶液表面,迅速旋轉產生火球并消失,溶液中出現藍色沉淀,這精彩的現象,瞬間的變化,學生凝神觀察,猜測被推翻,為什么會出現以上現象呢?你從而發現了鈉有哪些性質?這一個一個的疑問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活力,經討論和教師點撥,對金屬鈉學生有了初步了解,再通過教師解釋,寫出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學生便明確了實驗現象的產生和鹽與金屬的反應規律中應除去“K、Ca、Na”三種活潑金屬,這樣以生動的實驗探索,不斷設置疑問,使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望逐漸增加。
學生實驗不僅是學生學好化學的重要手段,而且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增強創新意識,養成創新思維習慣中起重要作用。要求學生明確實驗目的,搞清通過實驗要驗證哪些性質,培養何種技能,受到哪些教育等。學生明確了實驗目的,操作起來自然順利,由于實驗前教師給學生提出了對實驗改進的問題,學生在操作時就注意了觀察思考,覺得課本中的裝置圖不是很科學,不能隨時控制反應進行,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嘗試說出自己的改進方法,畫出裝置圖,這樣一來,學生得到了嘗試創新的體驗,享受到了成功的快樂。
實驗室的開放,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實驗空間,但教師如果不給予必要的指導,它發揮的作用必然減弱。因此,對每一個實驗操作,要求學生不僅要有規范的操作技能,而且要有準確的語言表達。
實踐證明,學生實驗習題化,可開闊學生的眼界,增強分析問題和創新的能力。實驗在化學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搞好化學實驗教學是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做好化學實驗,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興趣,營造學習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學生的創新思維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