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雙榮 趙素杰
納絡酮(naloxonehydrkchloride,NX)系人工合成的阿片受體拮抗劑,為烴二氫嗎啡酮的衍生物,具有拮抗中樞性內阿片樣肽(Eop)和某些中樞麻醉藥的作用,它極易通過血腦屏障,較快地與內源性 μ、κ、δ3種阿片受體起競爭性拮抗作用,屬廣譜內阿片肽拮抗劑。納絡酮結構雖似嗎啡,但不產生嗎啡樣的依賴性、戒斷癥狀和呼吸抑制。自20世紀60年代成功合成至今,在臨床應用日趨廣泛。
1.1 一般資料 病史采集:選取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鞍山醫院急救站2006年2月至2011年11月院前急救失血性休克病例76例,其中創傷引起65例,上消化道出血引起11例,年齡18~59歲,1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既往有消化道潰瘍病史,其余患者既往健康。
現場患者除出血外,主要表現為面色蒼白,出冷汗、皮膚濕冷,神志均清楚,收縮期血壓在50~90 mm Hg,心率>100次/min,心電圖表現為竇性心動過速。
1.2 現場及轉運途中救治措施 76例患者均給予止血,創傷患者用加壓包扎或止血帶止血,上消化道出血給予西米替丁,所有患者常規采取平臥位,雙腳略抬高、吸氧、血壓監測、補液、擴容等措施外,給予納絡酮0.8 mg靜脈注射,然后納絡酮1.2 mg稀釋后靜脈滴注。
1.3 療效判斷標準 ①顯效:收縮壓>90 mm Hg。②有效:收縮壓未達到90 mm Hg,但較前升高10 mm Hg以上。③無效;收縮壓未升高。
1.4 不良反應 76例患者均未出現明顯與納絡酮相關的不良反應。
現場急救后,顯效37例(占48.7%),有效35例(占46.1%),無效4例(6.58%)。
休克是院前急救工作中常見的急重癥,如不及時糾正,將產生不可逆的嚴重后果。如何在現場迅速糾正休克狀態,是院前急救工作的重要課題。現場采取及時、有效的針對病因的治療是搶救休克患者的關鍵,快速補液、擴容是休克搶救成功的必要條件,合理的體位、必要的監測是搶救休克患者的重要措施。
本組資料表明:在采取上述治療措施同時,加用納絡酮:①能明顯改善患者的休克狀態。②短時間迅速提高患者的收縮壓,對增加患者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防止休克向不可逆期進展,有重要作用。③患者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證明納絡酮在院前急救中使用是安全的。
臨床研究表明,休克發生后人體內β-內啡肽(β-EP)水平較正常升高5~10倍,β-內啡肽(β-EP)在各型休克的病理中起重要作用。與β-內啡肽相比,納絡酮與阿片受體有更好的親和力,能有效地拮抗β-EP對機體的不利影響,從而緩解癥狀,提高存活率。阿片受體拮抗劑納絡酮能阻斷內啡肽,拮抗阿片樣物質介導的各種應激反應,使血壓回升,提高成活率和延長生存期。納絡酮抗休克的作用機理包括:①興奮心肌、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輸出量。②收縮外周血管、改善血壓。③穩定細胞膜和溶酶體膜。④改善呼吸、增加組織供氧。⑤減少氧自由基、血液內活性物質生成(前列腺素、花生四烯酸、白三烯、血栓素A2等)。⑤改善細胞內能量代謝、恢復細胞膜離子泵(Na+、K+、Ca2+泵)功能,改善細胞膜內外離子濃度的平衡、解除細胞內鈣超負荷,防止細胞損害和DIC發生。
總之,影響休克患者現場急救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何使用一切現場可以使用的急救方法,盡快穩定患者的血壓、改善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對搶救患者的生命至關重要,現場使用納絡酮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
[1]王一鏜.納絡酮在急診醫學中的應用.納絡酮的藥理與臨床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1995:14-19.
[2]任成山,郭中杰.阿片受體拮抗劑納絡酮抗休克機制的研究,中國急救醫學,1994,16(4):4.
[3]孟慶林.納絡酮在危重病中的應用.中國急救醫學,2001,2:119.
[4]呂黃偉.納絡酮對失血性休克的臨床效果.中華外科雜志,1995,3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