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菁
(天津師范大學津沽學院,天津 300387)
避免大學生作弊的考前指導
王菁
(天津師范大學津沽學院,天津 300387)
考試作弊現象普遍存在于各高校,它造成學校對教學質量評估和對學生評價公平性的偏差,影響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影響學校良好的教學風氣,更影響社會的誠信建設,更為重要的是作弊的負面心理效應對個體心理健康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就大學生考試作弊的心理動因以及如何克服作一簡單的探討。
考試前的心理維護;考前預防工作;大學生
考試期間的良好心理維護可以通過自我鼓勵、自我積極暗示、科學用腦、學會放松等一系列心理自我保健的措施來達到良好的效果。
考試,是一種嚴格的知識水平鑒定方法。為了保證結果的公平,考場必須要求有很強的紀律約束,并且專門設有主考、監考等監督考試過程,絕對禁止任何舞弊行為。
考試也是鼓勵學習的一種手段,如果為了考試而考試,讓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那么考試也就失去了意義。
1.考試前心理暗示方法。巴甫洛夫說過:暗示是人類最簡化、最經典的條件反射,可極大地誘發人的潛能。考試前心理暗示有語言、動作、放松、音樂、人物、服裝、食物、場所八種暗示方法。
2.考試恐懼癥的緩解方法。可以采取深呼吸的方法。人在精神緊張時就會心慌氣短,做幾下深呼吸便能緩解。可以采取放松肌肉的方法。把全身所有能控制的肌肉都繃緊,緊到不能再緊,進而再放松,這樣從頭到腳反復做幾次,便會感到全身松軟,每當學習累了或課間休息時,不妨打打哈欠、伸伸懶腰,不但可恢復精力,還可提高學習效率。此外還可以采取意象法。通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去感受,輔之以深呼吸和肌肉放松練習,并以積極向上的指導語給人以激勵,不但可助人緩解焦慮,還可增強自信、開發潛能。
應試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的心理過程。其中,記憶活動在整個應試活動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從一定程度上講,記憶是獲得考試成功的前提條件,甚至看作核心因素也不過分。一個人的記憶庫能夠提供的信息越豐富,提取過程越迅速,提取內容越精確,他的思維就越流暢,考試成績也越理想。記憶活動是有規律可循的,靈活掌握和運用記憶方法能使考前復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及時復習法。首次復習之后的最短時間內重新投入復習,則可省去許多寶貴時間。較適合用于文字材料的背誦,如單詞、文章段落、大論述題等。
2.多通道記憶法。比單純用眼看或口念要有效得多。此過程中動覺的參與也很重要。此法尤適用于記憶性較強的學科內容。
3.嘗試反饋法。背誦中的反饋作用十分重要,它能極大地提高記憶效果,節省時間。復習過程中可以利用的反饋方式包括:閱讀、回想和提示等。
第一種反饋方式是閱讀。研究表明,單純閱讀或單純背誦的效果一般,邊背邊讀可以增加記憶量,節省記憶時間。具體做法是,先將材料讀上幾遍,然后嘗試著背誦一遍,記不住的地方再讀幾遍,然后再背,直到徹底記住為止。這種方法利用的原理就是及時反饋。第二種反饋方式是回想,一段復習材料背誦之后,間隔一段時間或在從事其他活動過程中回想一下剛才的記憶內容,并將其中的重點內容(如標題和關鍵詞)背出聲來,其中遺忘的內容作為下次背誦的重點。第三種反饋方式是提示,將學習材料背過幾遍之后,交給幫助你背誦的人,由對方任選其中應背的內容向你提問。背誦過程中遺忘的地方可以由提問者加以提示,并作為下次背誦的重點。
4.重點記憶法。從知識體系來講,把握重點也是把握全局的關鍵,只有對重點內容重點復習,才能對細節問題產生更好的理解和認識;從記憶過程講,重點記憶有利于把握整體格局。此法特別適合于篇幅較長文章的背誦,如大型論述題、問答題。
5.分散復習法。心理學實驗表明,從時間上講,分散注意的效果優于集中復習。尤其是難度大的學習材料更適合于分散復習。一般來講,純記憶性材料分散法效果較好,學習能力稍差的同學采用此法較為適宜。
另外,從內容上講,集中相當于整體,分散相當于分段,這兩種方法的優劣與所記材料的長度、難度有關。如論述題,適于整體記憶;而記憶性較強又比較零散的內容則適于分段記憶,如英文單詞、人名地名、時間年代等。
可以將分散—集中與分段—整體交叉組合,采用“時間集中—內容分段”或“時間分散—內容整體”的匹配方式。此外還有一種分段與整體相結合的記憶方法,稱為“漸進分段記憶法”,在分段的同時進行區域集中,幾小段合成一大段。這種方法既便于分段記憶,各個擊破,又利于加強各段材料間的聯系,融匯貫通,同時既適合于集中學習,也適合于分散學習。
6.排除抑制法。研究表明,內容的相似性越大,相互間的干擾也就越大。即便材料不同,也存在相互干擾。因此,復習時可采用文理交叉方式安排復習內容,以減少材料間的相似程度,也可以打亂材料的先后順序進行復習以改善記憶效果不均衡的現象;另外,復習中間安排適當的休息和調整也有利于排除壓抑、化解抑制。實踐表明,晚上臨睡前復習的內容在第二天早上一般都能得到清晰的回憶。
7.背水一戰法。當一個人遇到時間限制時,大腦會空前興奮,全身心都投入到當前的活動。如果我們人為將考試“提前”,將復習時間縮短,就可以調動全部潛能,進入高強度、高密度的記憶狀態,由此大大提高單位時間的記憶量。事實表明,這種人為制造緊張空氣的方法很有成效,尤適于那些平時不抓緊、意志較薄弱的同學。
1.審題。解答每一道題都要先審題。審題要弄清題意,特別是那些形式上類似以前曾經做過的題目,要特別注意。審題不可求快,文字較長的題目要穩下心仔細閱讀。
2.答題。答題的程序有兩種:一是根據答題的時間分配,采用先易后難的程序;二是按順序答題,如果遇到難題或一時答不出來的題目,先跳過去往下答。在做完全部試題后,要認真檢查,逐一復核,檢查時最好重新審題,防止誤答和漏答。
3.答題要完整準確,條理清楚,要點突出,書寫規范。考生答題要完整,對于計算題,要把計算過程清楚地反映在答題過程中,一步一步解答。答題時字跡要書寫工整。
4.考試時應避免提前離開考場,應避免留下空白題。
注意對考試認知的調整,理智看待考試及其結果。心理學研究發現,應激和挫折本身并不是導致情緒障礙和行為偏差的直接原因,人們對誘發事件所持的看法、解釋、信念才是引起人的情緒和行為的直接原因。很多大學生對考試的本身以及考試不及格等引起的后果存在錯誤的認識,認為考試只能成功不能失敗,考試失敗就意味著人生的失敗,考試失敗會對不起父母朋友等,種種的認知偏差都需要我們不斷地去轉變和矯正。指導學生要正確面對考試及考試的結果。
(1)學校必須健全考試制度,嚴格考試紀律,加強考前考風考紀的教育,開展監考教師考前培訓工作,讓監考教師認識到監考既是防止學生考試作弊又是保證考試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杜絕監考教師的麻痹大意思想,提高監考教師解決考場突發事件的能力,明確對監考教師的要求和遵守監考紀律,增強監考教師在監考工作中的責任心,對于監考工作失職的教師要嚴肅處理。
(2)加強考試各環節的管理,對考試違紀現象嚴肅查處,堅決剎住考試作弊歪風,保證考試的順利進行。
(3)要通過各種有效途徑,使每個學生對考試紀律、考試作弊后果有足夠充分的了解和認識。對于考試作弊的學生要根據有關規定嚴肅處理,直至開除學籍。對于充當“槍手”替他人考試和雇傭“槍手”替考的作弊者,應開除學籍。
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維護和保健、加強考前輔導、加強考風教育、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樹立良好的教風、引進競爭機制。實行淘汰制,嚴肅處理考試違紀者,探索多樣化的考試方式,淡化“分數”膜拜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措施。各相關部門竭力合作,采取有利舉措,對于預防考試作弊現象,促進學風建設、穩定并優化教學秩序、發展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G642.474
A
1671-2277-(2012)04-0030-02
劉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