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 萍,鄧 瑞
(張掖醫學高等??茖W校,甘肅 張掖 734000)
診斷學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與探索
應 萍,鄧 瑞
(張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甘肅 張掖 734000)
在精品課程建設中,課程組從診斷學課程設置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隊伍及實踐條件等方面進行探索與創新,為面向西部農村、社區等醫療機構,有效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的應用型、技能型醫藥人才探索一條新路。
診斷學;精品課程;課程建設
近年來,我校非常重視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先后制定了《張掖醫學高等??茖W校課程建設規劃》和《張掖醫學高等??茖W校精品課程建設實施意見》等相關建設、管理制度,形成了校級、省級、國家級的“三級精品課程”建設與申報機制。制定了《張掖醫學高等??茖W校精品課程獎勵資助辦法》,并投入一定的經費用于專業建設、精品課程建設和教研教改等工作,學校科研、人事制度考核也對相關參與人員給予獎勵,這些措施極大地鼓舞了教師參與精品課程建設。
診斷學現為我校校級精品課程,正向省級精品課程努力。在課程建設中,課程組從課程設置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隊伍及實踐條件等方面進行探索與創新,為面向西部農村、社區等醫療機構,有效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的應用型、技能型醫藥人才探索一條新路。
診斷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課程設置要做到“三貼近”和“三結合”,即課程設置與衛生事業發展水平相貼近、教學內容與基層臨床崗位相貼近、實踐教學與基層臨床技能相貼近,教學與臨床崗位相結合、教學與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相結合、教學與社會實踐等職業素質教育相結合。按照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特點,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崗位要求為出發點,以實踐教學為載體,著重強化實踐技能訓練。
在安排教學內容時,根據專業培養目標,結合西部尤其我省衛生狀況,對當地城鄉社區常見病和多發病的檢體診斷技能進行重點培養,使教學內容安排更加切合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需要,更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根據專業和課程特點,以學生具備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為培養目標,修訂本課程教學大綱、實訓實習指導,編寫了張掖醫學高等??茖W?!稒z體診斷學實踐技能操作指導》和《檢體診斷學實訓指導及考核標準》。
3.1 理論課
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案例式、啟發式、角色扮演式等,突出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展以問題為中心的授課,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性,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并適當介紹科研新進展,開闊學生視野,在讓學生全面掌握知識的同時加強學生素質培養。
3.2 實踐課
按照基礎實驗、專業實訓、綜合實踐3個層次設計實踐教學內容。
(1)采用5環節教學法。將實踐課內容分解成若干個小項目,在診斷學實訓室按照要求逐項完成。教師教學5環節,即“講解—示教—輔導—回示—總結”,學生分組練習5環節,即“訓練—糾錯—再訓練—考核—競賽”,重點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強化學生動手能力訓練。課余時間開放實訓室,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訓機會。在實踐課中以角色互換、小組討論、附屬醫院見習、參加病例討論等方式進行強化訓練,提高對問診及實踐操作的感性認識。
(2)實習前崗位職業能力綜合訓練。安排診斷學技能操作的復訓,復訓結束時對每位學生進行技能考核,要求不合格者繼續訓練,合格后方能進入臨床實習。
(3)開展診斷技能競賽活動。每學年舉辦一次臨床技能大賽,通過競賽提高學生對操作技能重要性的認識,激發學生參與技能訓練的積極性。
(4)實習結束后的畢業考試包括檢體診斷綜合技能考核,要求學生全面完整地完成全身的體格檢查,進一步強化操作技能。
3.3 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應用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電子標準化模擬患者、錄像資料等,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增強教學效果。檢體診斷教學中,心肺的聽診和腹部臟器異常體征的觸診一直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而電子標準化模擬患者的運用使學生能夠對這兩部分內容有更深的理解,有利于知識的掌握。
3.4 網絡資源建設
學校已建成校園網,學生可在圖書館上網學習。通過校園網搭建本課程的網絡平臺,將課程教學大綱、教學方案、多媒體教學課件及授課錄像、多種類型的習題等上傳并免費開放。授課教室內配有固定的多功能電教設備及投影儀,內通校園網,外聯互聯網;多媒體教室4個,內有計算機400臺可供學生進行網絡學習。
教師隊伍在精品課程建設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教師,課程建設的關鍵也是教師。
課程組師資配備合理?,F有8名教師,均為本科學歷的專職教師,其中教授1人,占12.5%;副教授2人,占25.0%;主治醫師3人,占37.5%;助教2人,占25.0%。每一個成員都是雙師型教師,都在附屬醫院工作,不僅能積累教學素材,豐富教學內容,而且為學生實踐提供了方便。
課程組在探索中不斷總結,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成為全校教學改革的“領頭羊”。共發表教學論文20篇,其中在國家級雜志發表8篇,省級雜志12篇;內容涉及教學管理、教學方法探討、教學改革、教學評估、考試研究等多方面;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各一項。主要成員參加了多層次多種教材的編寫工作,如全國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三年制護理專業《健康評估》、臨床醫學專業《診斷基礎》、高等職業教育??茖W歷規劃教材《診斷學》、《社區全科醫生手冊》等共9部。負責完成了張掖市衛生局多種培訓班的培訓,包括呼吸系統疾病培訓班、社區全科醫師培訓班、鄉村衛生院院長培訓班、公共衛生培訓班、內兒科醫師培訓班,受到了市衛生局的表彰。
為改善學生的實訓、實習條件,學校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資金,現已配備了完善的實訓、實踐設施。設有診斷學實訓室8間(300平米),2間電子標準化模擬患者實訓室,各實訓室能夠完成常規的實踐教學任務,使實訓課開放率達100%。學校附屬醫院科室齊全,診療設備完善,擁有病床1 000余張,病員、病種豐富,為學生臨床見習提供了方便。校外還有多家臨床教學醫院,遍及上海、北京、陜西、天津、浙江、廣東,可供學生見習、實習。臨床實踐能使學生掌握診斷學基本知識及技能,將所學知識應用于臨床,為從事臨床診療工作奠定基礎;同時,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樹立為患者服務的意識。
綜上所述,課程組的創新與特色為:(1)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①多種教學方法并行,采用角色扮演、小組討論、床旁見習等教學方法。②“教、學、做”一體,在校內建立真實病房,在醫院建立教學病房,使理論教學與實訓一體化。③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將全部教學內容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并配有電子標準化模擬患者、錄像資料等,使教學內容直觀、形象,提高了教學質量。(2)圍繞增強職業能力培養,加強實踐教學,改革考核方法。按照臨床崗位標準和執業助理醫師考試標準,把實踐教學成績納入學期總評成績,并在實習前進行崗位職業能力綜合訓練,加強診斷學技能操作的復訓,使實踐教學課時數達到總學時的70%左右,并在畢業考試成績中加入綜合技能成績,推行“三貼近、三結合、三層次”的實踐教學培養模式。
G423.04
B
1671-1246(2012)01-01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