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莉
(蘭州市衛生學校,甘肅 蘭州 730030)
說課淺析
張 莉
(蘭州市衛生學校,甘肅 蘭州 730030)
筆者通過參加說課競賽,對說課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通過本文淺析說課的誤區、說課的內容與技巧及其意義。
說課;誤區;技巧
說課,就是教師以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在備課的基礎上,面對同行、領導或教學研究人員,主要用口頭語言和相關的輔助手段闡述某一章節教學內容的教學設計(或教學得失),并與聽者一起就課程目標的達成、教學流程的安排、重點和難點的把握及教學效果與質量的評價等方面進行預測或反思,共同研討進一步改進和優化教學設計的教學研究過程。在說課過程中,教師口頭表述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在備課基礎上,面對同行、領導或教研人員,講述自己的教學設計,然后由聽者評說,達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筆者參加了甘肅省衛生職業教育科學研究室主辦的首屆“醫學基礎專業說課競賽”,通過賽前準備與參賽過程,對說課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說課不是對教學過程的簡單復述,也不是對某章某節教材內容的具體分析。好的說課,應包括對課程目標的理解,對教材的解讀,對學情的分析,對教學過程的預設,以及對輔助手段的選用等。通過說課,要展示教師對某節課的思考和處理過程,不僅要說清“教什么”、“怎樣教”,而且要說清“為什么這樣教”。目前,說課已成為督促教師進行業務學習和教育教學研究,提高業務水平和教學素養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評估教學水平的有效手段。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對說課作粗淺分析。
1.1 說課與備課、講課相混淆
說課不是備課。教師通過教案總結備課這個復雜的思維過程,羅列教學具體過程。教案是教師備課結果的記錄,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操作性方案,重在設定教師教學的具體內容和行為,即體現了“教什么”、“怎么教”。而說課是要用簡潔、清晰的語言體現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意圖和理論依據。簡單地說,它不僅要精確地說出“教”與“學”的內容,而且要從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角度具體闡述“為什么要這樣教”。備課是平面的、單向的,說課是立體的、多維的,說課是備課的深化、擴展與完善。有些教師在說課過程中能很生動地給聽者“上課”:講解知識難點、分析教材、演示教具、介紹板書等,把講給學生的東西按部就班地講給評委、同行聽,混淆了說課和上課。說課絕不是上課,二者在對象、要求、評價標準以及場合方面均有實質性的區別。說課不是“壓縮式講課”,是“說”教師的教學思路軌跡,“說”教學方案是如何設計出來的,設計的優勝之處在哪里,設計的依據是什么,預定要實現怎樣的教學目標,就好比一項工程的可行性報告,而不是施工過程。由此可見,說課是介于備課和上課之間的一種教學研究活動,對于備課是一種深化和檢驗,能使備課理性化;對于上課是一種更為嚴密的科學準備。
1.2 說教法、學法太過籠統
教法和學法指導是說課的重要環節,有些教師在這些環節中多一言以蔽之:我運用了啟發式、直觀式等教學法,學生運用自主探究法、合作討論法等。至于教師如何啟發學生、怎樣操作,卻不見下文。甚至有的教師把學法指導學習誤解為:解答學生疑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簡單的技能訓練。說課要注重科學性、創新性、實效性,做到教材分析正確、透徹;學情分析客觀、準確,符合實際;教學目的符合教學大綱要求、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教法設計緊扣教學目的,符合課型特點和學科特點,有利于發展學生智能,可操作性強。同時,教師還要樹立創新意識,勇于說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使聽者有所啟示和收益。
1.3 說課多形式化
說課是當今教學改革的新課題,是教學研究工作的新形式。一些教師對說課的認識和理解流于形式,機械地按教案或說課稿一字不差地讀下來,這叫“背課”、“讀課”,不叫說課。說課是為課堂教學實踐服務的,說課的每一環節都應具有可操作性。說課過程應體現教學設計特色,展示自己的教學特長,運用一定的輔助手段如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及個性的語言藝術等,不拘形式、自由研討,防止說課傾向教條式,展現出個人的獨特風采。
2.1 說教材
首先,說本課題或本章節內容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及其作用。說清本節課教學內容的主要特點,它在整個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后聯系,亦即“教什么”。明確了這一點,才能在教學中重視前后知識的內在聯系,準確認定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其次,說本節課或本章節內容的教學目標及確立的依據。教學目標是課程要實現的教學結果。教學目標越明確、越具體,表明教師的備課認識越充分,教法的設計安排越合理。教學目標有3個層面,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確立教學目標的依據,一是教學大綱的規定,二是單元章節的要求,三是課程教學的任務,四是教學對象的實際。要把這4點依據結合在一起統盤考慮,確定教學的起點和終點,從而明確提出本課程的具體教學目標。最后,說本節課的重點、難點以及為什么要這樣確立和突破的方法。確立重點、難點應注重兩點:一是注重教學內容,根據教學目標確立重點、難點;二是注重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確立重點、難點一定要分析學生原有基礎、知識層次、心理特征和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發展方向等,不能盲目地求全、求高。
2.2 說學情
分析學生知識、能力水平,說說學生的知識積淀、原有基礎;分析本節課可能出現的知識障礙等困難及解決的對策;分析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及根據其特點所采取的教學策略、方法與手段。通過分析學情,確定教學的指導思想與基本教法和學法。
2.3 說教法
說本課選擇何種教學方法及其理論依據。選擇何種教學方法,關鍵在于教師對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規律的把握,但無論采用什么方法,都要貫徹具有啟發性、突出主體性、注重思維性的原則。說課者要從實際出發,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無論是借鑒的方法還是正在探索實踐的方法,既要介紹這種方法的操作過程,也要介紹這種方法的理論依據,即“怎么教”。教師要從知識傳授者這一角色中解放出來,成為學生學習能力的促進者、培養者,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達到如葉圣陶先生所講的那樣“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2.4 說學法
學法就是完成學習任務的手段與途徑。說學法是講述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叫學生怎樣學習這部分知識,如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說學法重在如何實施學法指導。說好學法,注意對某方法指導過程的闡述,如教師是通過怎樣的情景設計,學生在怎樣的活動中,養成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領悟出何種科學的學習方法,即不但讓學生“學會”,還讓學生“會學”。
2.5 說教學程序設計
教學程序設計是說課的重點部分,即說出教學過程的整體安排,按照教學的先后順序說明每一環節所用的大概時間,重點說明主要環節的教學雙邊活動,要致力于教學難點突破和教學重點突出,抓好關鍵環節,并簡要說明這樣設計的理由。首先,說教學全程的總體結構設計,包括引入課題、講授新課、課堂練習、內容小結、作業布置、板書設計。不僅要講教學內容的安排,還要講“為什么這樣教”的理論依據,包括教學大綱依據、教學方法依據、教育學和心理學依據等。其次,說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安排,注重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活動的統一,知識傳授與智能開發的統一。如課堂練習和作業設計,說習題設計的意圖和目的,說學生作業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說不同層次的作業及對不同學生的不同要求。第三,說重點與難點的處理,要說明在教學過程中,怎樣突出重點和解決難點,具體運用什么方法。第四,說明采用哪些教學手段輔助教學,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用,這樣做的道理是什么。第五,說清楚板書設計和設計意圖,包括板書的內容、板書與教學的關系等。板書設計要有針對性、概括性、科學性、藝術性和實效性。最后,說教學反饋,對教學過程作出動態性預測,考慮到可能發生的變化及調整策略。
3.1 說課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
許多教師備課很認真,但只是簡單地備怎樣教,很少去想為什么要這樣備課,備課缺乏理論依據,導致備課質量不高。通過說課活動,引導教師去思考為什么要這樣教學,從根本上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
3.2 說課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通過說課,進一步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理清教學思路。這樣有利于避免教學中重點不突出、訓練不到位等現象的發生;同時通過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3 說課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
以往的教研活動多流于形式,授課與聽課的教師很難互動。通過說課,讓授課教師說出自己的教學意圖,說出自己處理教材的方法和目的,讓聽課教師更加明白應該怎樣去教,為什么要這樣教。使教研的主題更明確、重點更突出,從而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另外,還可以通過對某一專題的說課,統一思想認識,探討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3.4 說課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說課首先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理論素養,這就促使教師不斷地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另外,說課要求教師用語言把自己的教學思路及設想表達出來,這在無形中提高了教師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提升了自身綜合素質。通過說課,能夠促進教師素質產生飛躍性的變化,使其由經驗型教師逐步轉變為理論型教師、科研型教師。
說課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說課這種新教學形式正悄然興起,使教師素質、教育理論水平、教學業務能力的優越性日益顯現。通過說課,能夠加快師資隊伍的培養,不斷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
G42
A
1671-1246(2012)05-0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