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文 何燦斌(湖南高爾夫旅游職業學院運動系 湖南 常德 415900)
教學模式是體育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因素,是反映一堂課教學效果的重要體現,也是現代體育教學理論研究中的重要課題,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以教師為中心,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傳統的武術教學中,缺乏積極的教學氣氛,教師只為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忽視了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興趣;忽視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忽視了武術教學的真正價值與武術的內涵,從而導致學生喜歡武術而不喜歡上武術課的現象,針對這一情況,本文將拓展訓練教學模式運用到武術教學中,以提高武術課的教學質量,為深化武術課教學改革提供可借鑒的依據。
世界衛生組織(WHO)1949年在大會上提出:一個人的健康不僅僅是指沒有疾病,而且還包括身體、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良好狀態。拓展訓練所體現的是對人的心理素質、團隊合作意識和自身的責任感和社會適用能力等方面的培養,相比較而言,我國高校傳統的武術普修教學主要是重視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重視技術的練習和動作的完美,對學生的心理培養方面影響較弱。我們的大學體育教育也將會進入一種全新的新課改后的素質教育,最終也會為培養出身體、心理和社會適用協調發展的健康人才提供新途徑。
反映高校師資力量的強大與教學水平的高低,主要是通過學生畢業后自身的素質是不是能很好的適應當今社會工作崗位的需要,能否在工作崗位上做出貢獻。拓展訓練教學在提升人格、磨練意志、增強責任感和團隊精神等方面有著特殊的功效,把拓展訓練教學融入學校體育教學之中,并緊密聯系學生在未來社會生存的關鍵因素進行再設計,有針對性的對這些能力素質進行培養,完成學生價值再造過程,使之獲得能力素質的全面提升,為未來生活做好準備,具有切實可行的價值。這不僅是對現有體育教學課程的大膽創新,而且是真正考慮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這將對推進素質教育,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產生積極的影響。
高校武術教師的學歷、技術水平一般都比較高,尤其是體育院校的老師不但技術水平高、科研能力也強,而且對本專業的研究也更加透徹;理論知識、教學經驗也非常豐富,對教育學、管理學、組織行為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也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高校良好的文化底蘊和學習氛圍,只要接受一定的培訓和學習,完全有能力勝任拓展訓練教學模式融入到武術普修課的教學工作。因此,只要我們體育工作者自身開拓視野,更新觀念,積極主動改變現狀,就一定能夠很好地將拓展訓練教學模式中這一先進的培訓方式和理念應用于武術普修課教學之中。
拓展訓練教學模式教學中是將教學內容滲透到參與者的行為體驗之中,讓每位學員自身參與體驗,通過具有針對性的學習指導,完成最深刻的觀念轉變。同樣武術教學也是通過學生不斷的身體練習行為,完成動作技能的學習和相關意志品質的培養。兩者在這方面有著本質的聯系,所以為拓展訓練教學模式在武術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了優勢。從教學環節上,拓展訓練課一般有準備活動、活動體驗、分享交流、總結提升、整合應用五部分組成,而傳統武術普修課一般只有3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即基本技術和結束部分。所以,把拓展訓練教學模式應用到武術普修課教學之中,再在最后總結部分相對延長時間,讓學生總結交流,教師進行引導,也可以實現學生身心協調發展的目的。
通過對拓展訓練教學模式應用于武術普修課教學模式的可行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得出拓展訓練教學模式應用于武術普修課教學,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等學習效果也有很大的幫助,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都明顯優于傳統武術教學模式。
加深對拓展訓練項目教學的了解與運用,提升拓展訓練教學模式在武術普修課教學中的作用,突出學生健康觀念、高校武術普修課的發展地位、教學內容及發展困境等方面。根據學校的條件與設施合理利用教師資源、場地資源、器材資源優勢及拓展訓練教學本身比傳統武術教學更優越等開展的可行性條件。
[1]張繼生.中國民族傳統體育[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05.5
[2]呂杰.拓展訓練在大學體育教育中的發展趨勢探討[J].山東師范大學,2009.05.
[3]張繼生.談高校體育課程內容改革[J].遼寧體育科技,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