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貝貝(西安體育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68)
體育舞蹈是一項既具有文化藝術內涵又有體育競賽形式的體育運動,它雖然傳入我國的時間短,但是發展的很快。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社會上曾一度掀起了體育舞蹈的熱潮。體育院校作為培養體育專門人才的重要部門,其學生裁判工作能力的高低,對于提高我國體育舞蹈裁判員能力素質,促進體育舞蹈運動的進一步普及和競賽水平的提高,促進體育舞蹈運動的進一步普及和競賽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
以西安體育學院2007級、2008級體育舞蹈專修學生為研究對象。
2.2.1、文獻資料法
查閱關于體育舞蹈裁判方面的資料,閱讀大量有關裁判方面的文章以及統計學等相關知識,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2.2.2、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任務,對從事體育舞蹈裁判培養工作的專家、教師和西安體育學院專修學生發放裁判學習情況調查問卷,回收率100%,有效率93%。
3.1.1、年齡結構構成
通過對西安體育學院體育舞蹈專項學生裁判員年齡的調查統計,西安體育學院體育舞蹈專項學生的年齡高度集中在21~26歲之間,占總人數的82.6%,同時,體育院校體育舞蹈專項的畢業生是我國體育舞蹈裁判員隊伍的主要來源,占我國當前國家三級以上裁判員隊伍的48.2%,所以,加強對在校體育舞蹈專項學生裁判員的培養,提高他們的裁判工作能力,有助于在將來培養更多年輕化的高級別裁判員。
3.1.2、專業訓練年限
西安體育學院體育舞蹈專項中獲得國家裁判資格的學生,大多數同學有不低于2~3年的專業訓練年限,運動技能的掌握對裁判技能的提高形成良性影響的現象。同時用裁判知識來反作用于專業訓練和比賽,使運動技術水平與裁判技能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環。
3.1.3、英語水平
體育院校作為我國培養體育人才的高等學府,其畢業生無論在體育舞蹈技術實踐,還是體育舞蹈理論知識的掌握上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同時很多都獲得了國家裁判員資格。體育院校體育舞蹈專項的畢業生作為我國體育舞蹈裁判員隊伍的主要來源,對今后整個裁判隊伍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3.1.4、參加裁判實踐情況
統計結果顯示:西安體育學院體育舞蹈專項學生參與體育舞蹈裁判實踐次數明顯較少,分析原因,在選完專修之后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把主要精力花在了教學、訓練等方面,而對裁判方面重視不足。
3.2.1、教學中組織競賽和裁判法課時少
通過調查發現在實際教學中有關組織競賽、規則和裁判能力培養只有12學時的理論課和8學時的裁判實習。
3.2.2、缺少實踐機會
由于實踐機會少,學生臨場執裁缺乏自信心,在場上表現為緊張易受外界干擾、情緒不穩定、優柔寡斷,對比賽中的違犯不能及時準確做出判罰。
依據調查分析概括出當前西安體育學院體育舞蹈專項中具有裁判員資格的學生裁判工作能力現狀,找出和分析主要影響因素根據國際國內體育舞蹈運動發展趨勢,結合我國體育舞蹈裁判員隊伍的整體情況,從提高學生裁判員的裁判工作能力實際出發,著眼于提高我國體育舞蹈裁判員的整體水平。
3.3.1、加大裁判相關理論知識學習
西安體育學院體育舞蹈專項的學生,應該依托學校擁有的良好教育資源,加大對體育舞蹈裁判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豐富自己的理論水平。
3.3.2、增加裁判實踐鍛煉機會
除了學校內部的聯賽、通級賽和承接的體育舞蹈比賽讓學生參與組織編排和臨場實踐外,還應依靠體育院校和部分教師自身的資源和優勢,在社會上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參與裁判實踐的機會。
3.3.3、促進裁判員外語水平的提高
不僅學校要加大基本的外語課程教學力度,在裁判通級時進行一定的外語水平考核,學生裁判員更應積極主動,加強自身外語學習,尤其抓好外語的應用能力,提高自己的口語水平。
3.3.4、改變當前裁判課教學方式,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可以在裁判實踐中進行教學,比如模擬各種比賽場景,制造各種比賽時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讓學生們進行解決,在理論與實踐結合中掌握好各項裁判知識。
3.3.5、對裁判等級的審批制度要嚴格并建立定期培訓、考核制度
在培訓手段上可以采用多種方式,首先,基本的裁判課程學習不能間斷;其次,還應結合裁判實踐進行教學;第三,可以采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利用裁判教學多媒體課件進行深入直觀的教學。
體育院校體育舞蹈專項具有國家體育舞蹈裁判員資格的學生年齡主要集中在21~26歲,加強對他們的培養,有利于優化我國體育舞蹈裁判隊伍年齡結構,提高我國裁判隊伍的整體水平。提高理論水平的同時加強實踐能力培養適當開設一些專門選修課,促使學生更多的掌握競賽規則和裁判法、專業理論知識、運動技術,這也是做好裁判工作的前提條件。減少不利外在因素,加強與社會的聯系,多提供實踐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