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三利(西安財經學院體育教學部 陜西 西安 710061)
學校課外體育活動,參與人數多,可以充分滿足學生的各種不同鍛煉需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出發,追求身心愉快,增強身體機能,豐富自己的課外生活,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和才能,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使其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生的課外活動,它不受課程和教學大綱等因素的制約,因而課外體育活動有著內容多樣、形式靈活的特點。
在課外體育活動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和需求,結合自己的體質選擇合適自己的運動項目、運動強度、運動量來進行,課外體育活動克服了體育課上‘體質好的吃不飽,體質差的吃不了’的現象。課外體育活動,可以通過各種形式來進行,可以組織起來進行,比如各種體育競賽、表演等,還可以學生個人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需求來自己進行。
學生有年齡、性別之分,體質差異也非常明顯,承擔運動負荷的能力不一樣,所以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要求也就不一樣,學生在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時,可以有目的、有針對性進行。
在課外體育活動中,學生可以表現自我、發揮自我,在豐富的課外體育活動中既增強了自己的身體機能,同時又形成了適合自己的體育愛好,這樣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主動性也就不斷的加強。積極主動性可以增強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興趣,有了興趣就逐步有了自己的目的,同時也增強了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自覺性。
課外體育活動是課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形式多樣的課外體育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滿足學生的個人興趣和愛好,發揮個人特長,使學生在課外體育活動中增強自己的身體機能,增進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了解,促進身心健康,消除心理緊張,調節心理狀態,不斷樹立正確的健康意識,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和堅定的意志品質。
學生在緊張繁忙的學習之余,參加課外體育鍛煉,可以有效的改善大腦的功能,使頭腦清醒、記憶力增強,使頭腦得到積極性的休息,進而提高學習效率。每周進行5—6次的課外體育活動,每次一個小時,選擇自己合適的運動項目以及適宜的運動量,對發展學生身體、有效改善其生理生化功能是比較有效的。
目前高等院校的體育課教學普遍是把每周兩小節體育課合并為一大節課,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既要培養和增強學生的體育意識,又要傳授體育的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技術和技能,在教學中,教師雖然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盡量增加鍛煉因素,合理安排鍛煉內容和增加體育課內的運動負荷,但是學生體質的差異和接受能力的差異以及體育課有限的上課時間等等,都影響著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對技術動作的充分掌握。體育的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需要一個反復練習的過程,才能逐步掌握,學生如果僅僅依靠體育課堂上的時間是難以很好的掌握所學內容的,而在課外體育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把體育課堂上的內容進行繼續練習,還可以把課堂上掌握的內容在課外體育活動中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
在課外體育活動中,學生可以結合體育課堂上教師傳授的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選擇自己喜愛、鍛煉效果好的體育項目,進行合理科學的鍛煉,逐步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
長期、合理并以科學的方法進行身體鍛煉,可以對人體產生積極的影響,促進其新陳代謝過程,使人體的結構和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可以有效的促進身體的正常發育,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學生在校期間,每周一次體育課,兩次體育課之間相隔時間比較長,如果沒有課外體育活動作為補充,就很難達到增強體質的實效。尤其是大學三、四年級不開設體育課,就只有通過課外體育活動才能達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的目的。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外體育活動,對有效增強學生體質有著重要的作用。
通過課外體育活動的鍛煉,可以使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尤其是進行各個體育項目運動代表隊的訓練,進一步提高運動成績,還可以有效的帶動全校體育活動的開展。另外在課外體育活動中,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競賽活動以及群體活動,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的集體主義精神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堅強的意志品質。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生課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外體育活動,可以不斷滿足學生的鍛煉需求,使學生通過課外體育鍛煉,不斷的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提高能力,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