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舜 楊恩秀(吉林省體育科研所 吉林 130022)
體質是人類生命過程中獨有的特性。一個國家國民體質水平的改善和增強既是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果,也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體質健康是人類生產、生活的物質基礎,也是國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年人作為社會中堅力量的人群,是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體質狀況應該被廣為關注。同時,掌握成年人體質狀況,不斷提高成年人的體質水平也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
本研究以2010年第三次國民體質監測中20~59歲身體健康、發育健全,無明顯生理缺陷的成年人為主要測試對象。
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等方法同時將2010年的指標數據與2005年的指標數據進行對比分析,需找我省成年人群兩次體質監測體質指標變化特點。
將2010年所得數據與2005年時相比較,可以了解經過五年的變化,吉林省成年人在身體形態、機能、素質等各單項指標的變化情況,同一人群體質水平上升或下降的變化特點,從而更加直觀、量化的反映吉林省成年人體質狀況的變化趨勢。
3.1.1、男性(20~39歲):與2005年相比,2010年20~39歲成年男性的上臂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俯臥撐、體重、腰圍、選擇反應時、臀圍、收縮壓、身高、胸圍、背力等指標有所提高,幅度在0.2%~10.1%之間;舒張壓、臺階指數、肺活量、安靜脈搏、握力、縱跳、閉眼單腳站立、坐位體前屈等指標有所降低,幅度在0.5%~23.5%之間。
3.1.2、女性(20~39歲):與2005年相比,2010年20~39歲成年女性的身高、體重、胸圍、腰圍、臀圍、收縮壓、1分鐘仰臥起坐、選擇反應時等指標有所提高,幅度在0.04%~5.3%之間;上臂部皮褶厚度、舒張壓、肺活量、肩胛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安靜脈搏、握力、背力、縱跳、閉眼單腳站立、坐位體前屈和臺階指數等指標有所降低,幅度在0.8%~12.9%之間。
3.1.3、男性(40~59歲):與2005年相比,2010年40~59歲成年男性的皮褶厚度(上臂部、肩胛部、腹部)、胸圍、選擇反應時、體重、臀圍、腰圍、舒張壓、收縮壓、身高等指標有所提高,幅度在0.5%~26.0%之間;肺活量、安靜脈搏、握力、臺階指數、閉眼單腳站立和坐位體前屈等指標有所降低,幅度在3.7%~26.4%之間。
3.2.1、經濟因素
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制約著一個國家國民體質的水平,反過來國民體質整體水平提升必定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濟是基礎,全民健身則是上層建筑,經濟因素影響著每個社會人群。通過調查測試可知,在我省經濟較好的城市中比較經濟水平一般的城市,男女成年人的國民體質平均水平則相對較高;收入相對較高人群的體質平均水平與鍛煉時間高于收入水平較低的人群。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成年人群的消費結構也有所改變,人們對文化娛樂、體育鍛煉需要的支出在逐步提升。
3.2.2、社會因素
近些年電視、網絡的普及更為廣泛,通過媒體的參與,人們對國民體質監測已從過去的一無所知到如今有所了解。尤其是在廣大農村,在以前幾乎沒有人聽說過或是關心過國民體質監測,也很少有人聽到過來自政府部門關于體育鍛煉或體質評價的宣傳。而如今,更多的農民通過電視、電腦、報刊等媒介已經對體質監測有所耳聞,他們開始配合體質監測的工作,也會主動和工作人員談論他們喜愛的體育運動和體育節目,討論自身健康的問題。在問卷調查中,在“體質監測認識”一欄中,很少有人會選擇“無意義”這一項了,這些都是社會發展的表現。
3.2.3、意識因素
隨著健身知識的普及,人們已經摒棄了“無病即健康”的錯誤認識,開始有意識的對自身健康狀況提出更高要求,人們渴望擁有健康的體質,開始有效利用閑暇時間。你會看到每天清晨會有各年齡段的人群以各種方式參與體育鍛煉。更多的開始彼此相約參與體育鍛煉,如健身、跑步、打球、游泳等。這就使得人們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大大多于以往。
[1]國家體育總局.2010年國民體質監測報告[M].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
[2]王路德.體質標準隨年齡變化趨勢的統計處理方法[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質研究分會主編.體質研究與健康促進論文集.2006.231-234.
[3]李子讓,朱亞林,馬晶等.中老年五種鍛煉方式健身調查效果調查[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1(2):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