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麗李鵬舉唐磊張翠榮(、上海體育學院、西南大學體育學院)
研究對象:2008級和2007級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籃球裁判。
1.2.1、觀察法
根據(jù)對07級和08級籃球裁判在學校的各種大型籃球賽中制裁情況的觀察。
1.2.2、采訪法
對數(shù)十名體院籃球裁判進行訪問。
2.1.1、籃球裁判員專業(yè)性情況
我校體育學院籃球裁判的制裁能力參差不齊,有比較專業(yè)的,制裁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強,也有半路出家,也就是說不很專業(yè),制裁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差。
2.1.2、籃球裁判在制裁時經常出現(xiàn)的問題
在2009年和2010年平均每場比賽響哨遲疑次數(shù)為4次,有些籃球裁判在場上會出現(xiàn)怯場和恐懼的心理,這樣在場上就會出現(xiàn)不敢響哨,判決猶豫或者是響哨遲疑等各種現(xiàn)象。
在2009年和2010年平均每場比賽錯判3次,主要是對帶球撞人與阻擋犯規(guī)的判罰不夠準確,帶球撞人與阻擋犯規(guī)的判罰是籃球比賽中臨場裁判員經常碰到的問題。對合法掩護與非法掩護的判罰不夠準確。
2009年和2010年平均每場漏判次數(shù)為4次和三次,主要是裁判不能夠全面兼顧場上的所有球員,只對持球球員注意而忽視了其他進攻隊員。
2009年和2010年平均每場比賽手勢錯誤為2次和3次,有些是報號錯誤,有些是報犯規(guī)行為與號碼順序錯誤等等,還有一點就是有幾乎一半的裁判員裁判手勢不夠規(guī)范。
2.1.3、籃球裁判的教學現(xiàn)狀
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就是現(xiàn)在籃球老師對學生們的籃球基本技術要求比較嚴,上課時花費的學習時間也比較多,而用于籃球裁判教學的時間很少,所以造成了籃球裁判不專業(yè),制裁能力差等現(xiàn)象。
2.2.1、信心不足帶來的危害
根據(jù)對08級和07級裁判的觀察和采訪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籃球裁判在制裁的過程中存在自信心不足的情況。根據(jù)調查顯示只有30%左右的籃球裁判在制裁過程中有充分的自信心,有35%的學生在制裁過程中出現(xiàn)自信心不足的情況。
2.2.2、制裁自信心不足產生的原因
通過與學生交流了解到,65%的裁判員未對籃球裁判規(guī)則和裁判法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和研究,了解不全面,缺少裁判法理論的指導,對學生裁判員判罰的準確性和自信心有較大的影響。
教學手段的缺乏。在學習中,多限制于純粹的口頭講授,不能通過影象或結合實例來輔助,很多現(xiàn)象和案例都需要學生自己去想象,導致學生對裁判工作的學習比較抽象,缺乏直觀的感性認識,學生的學習效果自然要下降。
臨場裁判實踐機會少。高校學生參加裁判工作的機會較少,一般只能在一年一度的校學生籃球賽中擔任裁判。
學生裁判在對應急情況的處理主要表現(xiàn)在:對比賽中出現(xiàn)意外情況時的把握能力不足。
造成意外情況的因素一般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原因是場外觀眾的影響;在學生比賽中,觀眾會經常對裁判員的判罰產生質疑,而如果裁判員過于在意場上球迷的表現(xiàn),可能會偏向了某一方,影響了比賽公平的進行;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運動員過激行為的影響,身在比賽中的隊員往往會對裁判發(fā)出質疑。
影響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籃球裁判制裁能力的主要因素有:裁判員對籃球裁判理論知識的學習程度;裁判員參加實踐的多少;裁判員心理素質的好壞程度;裁判員的自信心情況以及裁判之間相互配合。
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多多參加實踐:要切實理解掌握裁判規(guī)則:要加強裁判的職業(yè)道德培養(yǎng),在制裁中要做到公正,公平。
[1]吳素梅,趙鋒,經飛越.籃球比賽中裁判員心理狀態(tài)調查分析[J].體育科技,2002,(03):13-14.
[2]孫樹勛,鄒常明,王燕珍.籃球裁判員心理研究綜述[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4,(4):76-78.
[3]劉明慧,王鐵成.論體育系籃球專選班學生裁判能力的培養(yǎng)[J].吉林體育學報,1998,(02):33-35.
[4]王凱,王蘇輝.影響籃球裁判員臨場判罰因素[J].河田師范學院學報,2006,26(4):34-36.
[5]周潤泉.籃球比賽賽場消極情緒及調整[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5(6):96-98.
[6]常冬冬,馬亞軍,高峰.體育專業(yè)學生籃球裁判能力的培養(yǎng)[J].平頂山學院學報2005,(6):56-59.
[7]吳巍等.籃球場上裁判員執(zhí)法技巧[J].遼寧體育科技,2000,22(4):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