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白艷麗(、河南省信陽市息縣第一初級中學體育組河南信陽464000、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體育系四川成都6004)
現代體育比賽是一種高技能、高素質的競賽。運動員在比賽中除了應具有健壯的體魄、積極的態度、敏捷的反應能力和準確的判斷能力以外,還應有良好的、穩定的競賽心理狀態,積極的競賽情緒,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反之,消極的情緒如厭煩、恐懼、急躁等不良心理情緒參與比賽,會使得技術動作的一致性、準確性、協調性在某個技術環節上遭到破壞,甚至會改變原有正確技術的一部分,影響比賽成績。因此,我們應在不斷實踐中,根據運動員心理活動現象,探索、研究、掌握運動員心理運動的本質規律,利用心理的動力,調動心理的積極因素,促進運動員技戰術、身體素質水平的正常發揮,對提高比賽成績具有現實的意義。
運動員急躁的心理原因。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和專家訪談法對運動員賽中急躁心理產生的原因進行了簡析和闡述。
“急躁”一詞最早見于元代學者吳萊《狙賦》:“急躁襲取,智慮畢輸。”其原意是“冒失、莽撞”。急躁是人類的基本情緒之一,指碰到不稱心的事情就馬上激動不安,或想馬上達到目的,不做好準備就開始行動。急躁具有動機的作用,是后天習得的行為傾向,也就是說,一個人無論在何種情景中都預先具有一種以特殊的情緒反應方式和程度來對待事物的傾向。
運動員在體育比賽中,心理和思想變化是很復雜的,表現形式也是多樣的,即便是同一個隊,有的隊員沉著而有信心,不僅個人技術發揮得好,而且為本隊取得勝利做出了貢獻,而有的運動員就容易“怯場”,表現為精神渙散缺乏信心和勇氣,消極或過分激動,情緒不穩定或比賽中出現起伏不穩定狀況,手忙腳亂等,造成技術發揮失常,發揮不出自己的原有水平,造成心理著急而忙中出錯的現象。
3.2.1 、引起運動員急躁心理情緒出現的主觀因素
在比賽中,對抗性強、競爭激烈、水平接近,有時到了難分難解的地步,這給奪取冠軍帶來了很大困難,如果疏忽大意或出現不應有的失常,教練員和運動員在這種失常現象下將造成被動,甚至導致失敗,造成不穩定性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因素。而運動員的急躁情緒作為心理因素的影響因素之一,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3.2.1.1 、運動員會保持一定的有關成功的希望和夢想。技能水平高的運動員都有一個成功的歷史,基于他們過去的努力,期望在今后的比賽中獲得好的成績。這些期望就是急躁的一個源泉,過去成績形成對將來成績的期望。
3.2.1.2 、一些應對策略的使用或不使用。如對裁判的解釋過多,只會增加急躁心理情緒。而一些運動員自身不能控制的因素也會增加急躁情緒。
3.2.1.3 、完美主義者很少對其表現滿意并且預期失敗,他們傾向于急躁心理。1991年,Frost的研究發現運動員在“過于關心錯誤”維度上得分高,則會產生急躁和自信心降低。遺憾的是,完美主義者傾向于不把競賽作為愉快的來源。
3.2.1.4 、有時,運動員以前失敗的經歷會引起急躁的心理情緒。運動員和非運動員相似的可能喜愛失敗而不是成功,以避免社會結果。責任和成功可能會帶來對未來的期望。相反,許多運動員害怕失敗,伴隨害怕受傷和擔心不能實現重要的他人的期望(如教練、父母、觀眾等)是急躁的普遍來源。
急躁情緒還與一個人的個性心理有關,個性心理主要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急躁可以看作是個體的一種氣質表現。氣質是表現在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靈活性與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種穩定的心理特征。最先的氣質學說起源于古希臘醫生希波克里特的體液說,他認為人體內四種液體(粘液、黃膽汁、黑膽汁和血液)配合的比例不同,就構成了四種不同類型的人,即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郁質,其中,膽汁質的人具有易興奮、易激怒的特征,是最容易表現出急躁的氣質類型。運動員的氣質類型會在無意識間影響運動員在比賽中表現,但氣質只是與急躁情緒可能相關的成分,并不是說氣質就能決定一個人的行為,一個膽汁質類型的人也不見得就會時時急躁,只是傾向性較強。
3.2.2 、引起運動員急躁心理情緒出現的客觀因素
3.2.2.1 、通常,參加越大規模的比賽,對于運動員來說就越重要,所引起的運動員急躁心理概率也就會越高。此外,比賽規模的大小、比賽等級的高低、參賽隊伍的范圍和數量、同場競技運動選手的多寡、主場與客場、預賽和決賽、積分和排名、觀眾的多少及支持度等,也都直接和間接影響著運動員對比賽重要性的主觀評價。這也就直接或間接影響著運動員在比賽中急躁心理情緒的出現。
3.2.2.2 、從勝負的角度來看,競賽結果的不可預測性,既是體育運動的一個重要特征,也是其主要魅力之所在。然而,面對這種不可預測的結果,人們往往束手無策。例如,按照抽簽結果兩個實力相當的隊必須進行一場殊死搏斗,這種對于比賽結果不可預測的進程誰都無法改變。為此,雙方隊員都有可能陷入過高喚醒水平,也就是急躁心里情緒的出現。所以,不可預測的比賽結果是產生急躁心理情緒出現的次要客觀因素。
3.2.2.3 、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中,成績好的重要性的增加會產生壓力,而壓力也是使運動員在賽中出現急躁心理情緒的原因之一。
運動員在參與比賽的實踐過程中所完成的各種技術動作,都是在高度緊張,競爭異常激烈的條件下進行的,勢必和運動員極度緊張的生理與心理活動聯系在一起。這就要求運動員在豐富多彩、鮮明強烈和復雜多變的情感體驗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穩定的情緒狀態。因此,要想防范在體育比賽中出現的急躁心理情緒,做到以下幾點:
3.3.1 、訓練中要求運動員自覺地進行自我灌輸:自己有足夠的實力參賽;自己的技戰術水平和體能狀況足以使自己超水平發揮;自己將采用何種技戰術手段戰勝對手;不管發生何種情況,都不會受干擾思想。
3.3.2 、自我暗示:平時幫助運動員建立積極的自我暗示語。運動員在比賽中出現急躁情緒時,可采用具有針對性的如“我必須沉著、鎮靜”“我感覺很好”“這個動作我能完成好”等默念的方式暗示自己,穩定情緒,來抑制自己的急躁情緒。
3.3.3 、轉移注意:當觀眾、對手和裁判的劣性刺激引發自己產生激情和急躁的不良心理情緒時,應立即使自己的意識脫離這些劣性刺激物,把注意力主動轉移到自己新一輪的技術動作上去。
3.3.4 、呼吸放松法:教練員培養運動員一些簡單易行的放松方法來放松自己,如呼吸法,來對抗急躁情緒的產生。
3.3.5 、加強思想修養,提高內在素養:有素養的人心中經常想到別人,尊重別人的利益和需要,不會輕易的產生憤恨和不滿,遇到問題時不是魯莽的去解決問題,而是冷靜思考問題。所以即使真的遭到委屈和不公平的待遇,也能做到心平氣和地講道理,和風細雨地解決矛盾。即使在比賽中遇到事情時也會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能有效控制急躁情緒。
現代體育比賽正朝著高水平強競爭的方向發展,運動員良好的心理素質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比賽勝負的決定因素相當交錯,運動員的情緒也變化萬千,為此,全面重視運動訓練中的心理訓練顯得格外重要,它不僅影響比賽的結果,而且反映著教練員智慧才干和運動員的訓練水平。能夠針對賽中出現的急躁心理因素做出合理調整,使之達到最佳的運動狀態,贏得比賽。
4.2.1 、在訓練中應該從小注重培養運動員的情緒訓練方法。
4.2.2 、提高運動員的技戰術水平,促進運動員自信心得提高。
4.2.3 、端正運動員參賽動機,建立正確勝負觀。
4.2.4 、賽前多模擬正規比賽形式,調整運動員的心理狀態。
[1]秦小鵬.體育活動與人的心理健康辯證關系探析[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4).
[2]晁繼周,韓敬體等.漢語大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638.
[3]馬啟偉等.體育運動心理學[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