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連全(濮陽市第一高級中學體育組 河南 濮陽 457000)
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我們應該日益重視發展并完善學生的個性。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培養一大批一模一樣的人才,而是造就一大批富有鮮明個性特點,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各種人才。因為良好個性的形成,學校教育的引導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新一輪的教育改革也把發展學生個性列為體育與健康教學的任務之一。體育教學的特點也決定了其過程是發展學生個性的理想場所。雖然我的教學歷程時間不是太長,但也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尤其是在課堂教學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又有很多收獲,經過一段時間的整理回顧,現將幾點教學反思總結如下:
興趣本來就是個性化的東西,興趣是激發和保持學生行為的內部動力,也是影響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重要因素。我們以往的體育教學,由于教學的內容過于競技化,教學的方法過于刻板等因素導致許多學生雖然喜歡體育活動但不喜歡上體育課,能夠堅持的就更少。更談不上終身體育了。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學生對體育課沒有興趣。因此,新課程改革要求把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放在重要位置來抓。要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應努力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與學生要建立合作互動的關系,要真誠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盡量滿足絕大多數學生的需求和愛好。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于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是權威,是教學的中心這種觀念的影響,而把學生看成是接受知識的客體,教師怎么教,學生就得怎么做,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個性也就無法得到發展。新課程把教師和學生都做為教學的主體。教師在課前準備時就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科學安排教學內容。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認識學習的目標,并用主動的、積極的手段去實現學習目標,使得每一名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安排上肢力量練習,如果要求學生都做引體向上或俯臥撐,統一的口令,整齊的動作,看似組織嚴密,其實有的同學量不夠,有的完不成。同樣的練習,如果把統一做引體向上改成根據學生的能力不同,有的做引體向上,有的做斜身引體向上,有的做水平懸垂臂屈伸;同樣練俯臥撐也考慮抬高手的位置或抬高腳的位置的俯臥撐,全體學生都能在一個生動活潑的環境氣氛中進行切合自己實際的練習。學生的情感得到滿足,身心健康得到發展,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鍛煉能力,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發展。
體育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關注。由于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體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很大,因此在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目標的制定等都不能搞一刀切,要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要讓絕大多數的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達到自己的目標,都能體驗到體育學習成功的快樂,使他們在充分體驗體育學習樂趣的同時,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在跳高教學中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水平,在教學中可以按不同的水平分組,每個組的目標、要求不同,預先向學生提出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指標,學生按預定的指標進行練習。教師給學生預定好這節課的指標,這種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自主能力,使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自己的目標,以尋找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和方法。也就是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目的性比較強,在體育課中注意學生個性的發展更具有意義。但還應側重于采用多種手段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爭取勝利的進取動機,使學生體驗體育活動中愉快的心情,逐漸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
以健康為目標的學校體育應努力滿足學生的身體活動實踐,上課提倡教師精講讓學生多練,例如?用啟發誘導法教學,由教師提出任務,啟發學生去探求完成任務的具體途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再如學生練習跳高,除了教師教的方法之外,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允許學生創造性地償試其它方法過桿。球類教學多用競賽法,游戲法等多種形式組織練習,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對動作技術的感性認識,又讓學生在對動作的體會中創造性地掌握動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達到發展學生個性的目的。
應用能力是指如何把學到的體育知識,運動技能應用到身體活動中去,例如有氧運動能提高人的心肺功能,其中耐久跑就是很有效的一種練習方法,但如果讓學生反復繞著操場跑學生是不太情愿的。與其強迫學生長時間進行枯燥無味的耐久跑,不如讓學生多參加自己有興趣的又同樣有健身價值的球類等運動。當然即便是進行耐久跑教學,也可能通過學生感興趣的越野跑,定時跑,讓距離跑等形式進行。讓學生多練自己興趣的能經常堅持的運動項目,同樣可以達到提高心肺功能的目的,這既提高了學生應用能力,又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
體育運動本身就是在發明創新中發展起來的一門科學。因此我們要十分重視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為了充分挖掘這些能力,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學習需求和愛好,充分發揮他們的求索精神,要讓學生自己去重新掌握、重新建立和重新發現真理,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智慧產生于行動。讓學生主動學會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徑。例如,在準備活動中讓學生設計徒手操或游戲內容,上課時分組做準備活動,可以發現學生們設計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大家練習的興趣也很濃厚,有的組做游戲,有的組花樣跑,有的組還帶起街舞來,學生們的積極性高漲,上課的氣氛熱烈,教學效果也很好。再如在復習課的教學時,讓學生主動探索更好更快地達成學習目標的最佳途徑,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想象力以及不甘落后勇于創新的精神都得到培養,個性也得到了發展。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體性,教學的組織形式也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多變,如分組練習可按水平分組、按興趣分組、按性別分組、隨機分組等形式。教師的教學也應更多的采用引導式、啟發式、協商式等形式。尊重學生的意愿,盡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創設一個民主平等、輕松和諧、寬松愉快的教學氣氛,使學生的興趣愛好得到尊重,主體性得到體現,想象力、創造力得到開發,個性得到發展。
體育教學思想對我們一線教學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教學工作中必須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重視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關注學生主體的地位,加強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發展學生的個性。在發展學生個性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加強學生思想中積極的、向上的、健康的、創造性等方面的個性的發展,還要注意引導學生思想中消極的、落后的、自私的、不健康的個性,加以改正和克服,使學生真正成為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
[1]鞏尊雷.論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運動技術學習的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年04期.
[2]鈕鳳秋.情感環境在中專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6年S2期.
[3]張建文,肖嶸.體育教學中情感目標制定的原則[J].中國成人教育,2007年20期.
[4]陳男.談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