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麗(上饒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江西 上饒 334000)
健美操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已是開展較為普遍的體育活動,也是我國重點發展的運動項目之一。健美操是集健身美體、休閑娛樂、心理調整、表演競賽等多功能為一體的一項運動,在學校體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健美操是一項正在蓬勃發展的體育運動項目,其發展歷史非常短暫,傳入我國是在80年代初期,正式推廣是在1982年底,但它卻以其獨特的魅力風靡全國,獲得人們的喜愛,并已被列入大、中、小學體育教學計劃和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教材之中,成為學校、社區、全民健身的主要鍛煉內容。但是,和其他體育專業一樣,健美操的普及和發展同樣離不開專業人才隊伍的培養。因此,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教學現狀及發展進行研究,總結經驗,分析不足,提出建設性意見,是非常必要的。
教師是教學組織的核心,擁有高水平,有較強專業知識和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提高學質量的關鍵。由于專業健美操教師缺乏,更多的是其他項目轉變過來的,缺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術,很少參加健美操的培訓學習,沒有專業方面的“精,博,新”的知識。大學生對健美操課學習不再停留在單純地學動作上,他們更渴望通過專門的教學系統的健美操“專項課”學習,了解更多健美操知識。所以“一專多能”型的教師很難吸引更多的學生長期地參與健美操項目的學習中,這不利于健美操教學的發展。
體育運動的開展對體育場館,器材等設施的依賴性很大,健美操作為體育的一種項目從其自身固有的特點,更需要有設施齊全的健美操館。從目前調查情況看,高校健美操場館設施的數量和標準達不到要求,無法滿足學生進行健美操訓練的需求,影響健美操的教學質量,制約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運動的順利開展。
高校教育目的,是培養全面發展,身心健康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它不僅要使學生學到知識,鍛煉好身體,提高技術水平,更重要的還是使學生具備獲取,運用新知識,新技能的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健美操是一項知識面廣、技術環節多、不斷創新、不斷向前發展的運動。其動作多樣,節奏富于變化,這些都是激發著人們的創新欲望。目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課程設置相對比較單一,學生所學的健美操風格也相對固定,這不利于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創編能力,發展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能力。這必然要求健美操課程設置上應趨向多元化,力求做到基礎性和時尚性、科學性與生活性、普及性和針對性的統一,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體育課程作為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既承擔著傳遞社會文化的責任,受社會文化發展的規范和制約。從歷史來看,體育課程歷來得不到真正的重視。往往處于說起來重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尷尬境地,目前社會的主流文化仍然重文輕體。健美操作為體育的一個新興項目,以其自身固有的價值和魅力;深受廣大學生和群眾的喜愛,國家有關職能部門對健美操的發展和管理存在著一定的忽視和淡化,在享受國家資金投入、新聞媒體宣傳、比賽獎勵金額、人員配置等,與其他運動項目相比都有很大異,在這種大環境下,很多高校領導不太重視此項運動的開展,除非有比賽任務,才臨時突擊。
任何一項運動的開展都需要一定的活動經費,健美操作為一項更具觀賞性、藝術性的體育運動,是通過音樂、色彩、線條動作、環境等在強烈的節奏中,把舒展奔放的舞姿與動作技術以及獨特新穎的編排巧妙的結合起來以體現優美的姿態造型、健美的體型,使健美操賦予時代的氣息和藝術魅力。所以健美操對音樂、服飾以及動作的編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缺少經費,不僅不能有效地組織健美操比賽,部分教師反映由于學校用于健美操的資金少,曾經有過的健美操隊也大多自行消失。
“教師是教學組織的核心,教學改革成敗的關鍵在教師”。因而,擁有現代教育觀念、現代科學知識、具有創新精神的教師隊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高校健美操教學改革的前提。提高師資隊伍素質首先要求高校體育教師在追求專業知識的“實”、“深”和“活”的境界的同時,還要樹立追求新知識的意識,堅持終身學習,不斷完善和充實自己,實現教師知識結構從單一型向復合型轉變,更注重專業知識的多層復合性,以一種更加開放和綜合的眼光對待知識發展、增長和應用問題并具備與之相關的駕御能力。另外,提高教師自身素質還應加強學術科研能力。健美操教師中普遍存在著重實踐輕理論研究的傾向,這顯然不符合當今教育改革的創新性要求。要成為創新型教師的前提是具備較深的學術造詣,在本學科領域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并通過從事科研工作更好地進行體育教學改革,以利研帶動教研,以教研促進教學,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各高校應加大健美操師資選拔和培養的力度,提高現有教師的業務水平,不斷優化教師結構;增加健美操教師特別是原始專項非健美操的教師培訓和進修的機會,加強其科研工作能力,努力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及其教學水平。因此,健美操教師不僅是健美操教學的實踐者,還應是健美操教學的研究者,應實現從單一教學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的轉變。
良好的教學設施是提高健美操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然而部分高校的健美操場地設施較簡單,其主要原因是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不夠和資金投入少。因此,呼吁各高校領導重視改善健美操場地設施的現狀是發展高校健美操運動的基本任務。同時在改善場地設施時還須首先注意科學性原則,如:健美操場館應具有充足的照明設施,良好的通風和采暖條件,并保持一定的濕度等;健美操場館的修建和安裝要有利于技術發展原則,有利于減少學生受傷,有利于技術水平的提高等。如健美操場地最好是木質地板或地毯,而水泥地沒有緩沖,容易對學生身體的關節和軟組織造成沖擊,導致損傷;健美操場館應配備領操臺和鏡子,主要用于教師觀察學生練習情況和學生自己觀察動作,以便提高學生的動作質量。因此,只有加大教學設施的建設力度,改善教學條件,才能為健美操教學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有利于提高健美操教學的質量。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對于培養面向中小學的體育教師和面向社會的體育專門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健美操教學目標應該以培養富有創新能力的復合型體育人才為指導思想,將學生能力培養作為一個重要內容列入健美操教學目標之中,使學生不僅具有合格體育教師所具備的健美操教學和組織活動的創新能力,而且還具有運用健美操手段和方法在全民健身中指導進行終身體育鍛煉的能力和在社會體育中發揮作用的本領。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和習慣,促進學生自學能力、實踐能力、創造能力的形成,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情趣,并通過審美教育,能反過來使學生以審美的情趣和審美觀念指導健美操的學習。
更新教學內容是教學改革的核心,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健美操教學內容應突出健身性與文化性相結合,形成正確的體育價值觀,應突出健美操教學內容的理論性、綜合性,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結構性。改變以技術傳授為中心的舊內容體系,建立一種與學生技能水平關系密切,注重健身、增強專業意識及培養專業能力、養成終身體育習慣的新型健美操教學內容體系。在實踐內容方面,以競技健美操為主要教學內容,通過讓學生學習最具有概括性、適應性、遷移性的典型健美操特征的技術動作,使學生掌握健美操基本技能,并能夠自行賦予所學基本動作以變化,提高學生對所學技能的掌握運用與創造能力。技能學習中還應補充新穎的、富有時代氣息的、鍛煉價值高、充滿多種元素的健身組合內容,或加入街舞、搏擊操、拉丁健身操、瑜伽等流行健身操內容,從而達到豐富原有的教學內容,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的目的。理論知識內容主要是提高學生專業文化素養,讓學生學會自我鍛煉的方法并能夠進行自我評定的內容,它應包含四個方面:(l)健美操的基礎理論知識,包括創編原則及競賽規則;(2)健身原理,包括學習設計健身計劃,開設運動處方等;(3)健美操的教學與訓練方法;(4)健美操運動的生理衛生、保健衛生和運動常識等。四個方面中最為重要的是基礎理論知識和教學與訓練兩部分內容,應強化對健美操創編方法的教學,旨在著重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建立向跨學科綜合方向發展,形成融生理、運動醫學等學科知識的、具有關聯課程特點的新的教學內容體系。
從發展的眼光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教學應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個性選擇,在師生關系上更加民主,在教學上強調學生的興趣與主動積極性。同時,健美操教學還要根據學生的自律和認知水平,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地運用啟發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學方法。健美操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教學內容也非常豐富,所要完成的任務和達到的目標又是多方面的,因此在教學方法與手段上,應該是個性化與多樣化相結合,體現出現代教學方法、手段的科學化、綜合化發展方向。只有打破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注重多種方法的結合,才能達到最優化的健美操教學效果。在健美操教學中,可以制作一系列健美操圖樣及教學課件,利用教學設備,實現形象、直觀教學,即“完整技術統一看”、“動作難點反復看”等的電化教學方式。
總之,研究與探索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人才的社會需求及培養目標,對深化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教學的改革,推進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1]田振軍等.論21世紀高等體育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方向與定位[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2(1):30-33.
[2]龍春曉.對高校體育專業健美操教學適應社會市場需要的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