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剛(廣州市廣外附設外語學校 510450)
教學評價是教育界中永恒的話題,體育課堂教學評價是對體育教師的教學過程與教學效果進行的評價,在課堂教學評價中,一方面要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展開進行評價,另一方面更要注意對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即實現教學目標的有效性程度進行評價。同時,更要注意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以及學習前后發生的變化進行評價。評價是一種導向,一種手段。作為一線體育教師,本人認為對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評價應該簡便易行,定量,定性相結合,筆者試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闡述。
傳統上,對一節體育課的評價首先是看教學目標是否明確,內容安排是否合理,教學組織是否嚴密,講解是否清楚,動作示范是否正確優美等等。當然,做好這些似乎無可非議,可是,我們應該思考,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究竟學到了什么? 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課實際上為迎合評委的口味而精心設計的,并不是圍繞學生的學習來進行的。但也不可一味地追求時尚和新、奇、特,而是要在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選擇上應該符合學生生理、心理特征,要考慮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在體育課堂上,教師為充分顯示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技巧,往往充當“主角”,而學生僅是“配角”。為了演好“主角”,教師要求學生傾力配合。然而,我們的教學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還是為了展示自己的表現欲望,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隨著現代生本教學理念的深入和升華,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這才符合現代教育教學的理念。否則,即使老師在課堂中表現得再充分,再出色,這堂課也不能稱之為好課。
傳統的體育課教學中,教師十分關注學生的體能和運動技能目標是否達成,這似乎成了體育課的唯一目標。我們都知道教書育人的道理,但落到教學實踐中就忘得無影無蹤。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所追求的是對學生的完整教育,而不僅是傳授運動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要充分發揮與育人的功能。因此,只達到體能和運動技能目標的課不是好課。
學生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的主體,教師應努力激發學生對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和體育活動的樂趣,并在快樂的學習中獲得進步和發展。同時,學生的主動參與還表現為他們在課堂中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行為,并進行有創造性的活動。總之,只有學生主動參與的課才是好課。
體育與健康課雖然離不開運動技能的教學,但它不等于純粹的技能教學。其教學目的是促進學生通過學習和活動得到全面的發展。其意義不僅僅局限于教給學生運動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影響學生的集體主義情感、培養學生奮發向上的精神、形成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等等。好的課堂教學可以使學生一生受益。
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沒有明顯的界限,教師也不能求全責備。課堂教學評價是一種導向,一種手段,是指揮棒。應通過課堂教學評價,促使體育課堂教學更加精彩,更加實效,從而讓學生終身享用。
參考資料:
[1]鐘啟泉,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與教學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
[2]季瀏,汪曉贊.初中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3]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