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高
(淮陰師范學院,江蘇 淮安 223300)
數字在各國文化中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涉及各個領域和學科,數字的作用多是計量、編號和表年份。尤其是在財務和工程等科學領域,數字容不得半點錯誤,要求準確和精確。翻譯者在進行這些領域的翻譯時,必須將數字準確無誤地表達出來。在法漢互譯過程中,數字的翻譯有兩個難點:其一,法語數字從21到60是十進制,61到100是二十進制,與漢語純十進制有很大的差別;其二,法語數字在書寫時是三位一分,稱“千”、“百萬”、“十億”……而漢語數字是四位一分,稱“萬”、“億”……兩種數字的轉換必須經過大量練習,掌握熟練的翻譯技巧才能做到得心應手。
數字在表示計量編號等意義的時候,在東西方文化中是相通的,但是不同的文化賦予了數字不同的表意功能,表達某些特定的思想、習俗,使其具有了特定的文化功能。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數字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色彩,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內涵,這就形成了文化差異。在翻譯過程中,不能在目的語中找到相似的對等語,勢必給翻譯者造成翻譯的阻礙。在法語中,例如 “八月”有兩種流行的表達:au huitième mois和en ao觠t,這兩種類型的翻譯在何譯版本中靈活運用,使法譯唐詩的內容更加多樣化。
唐詩中的數字與科技材料和數字成語略有差異??萍疾牧现械臄底侄急磉_精確的數目,須直譯;數字成語則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內涵,須意譯;唐詩是敘述性很強的文學作品,詩中的數字表述的含義變化多樣。在唐詩中,有許多關于年齡的數字,我們可以用直譯的方法表達。李白的《長干行》中有“十四為君婦”、“十五始展眉”、“十六君遠行”三句,在何如先生的《法譯唐詩百首》版本中,都是采用直譯的方法:“魥 quatorze ans,je devins ton épouse”、“魥 quinze ans,je me suis deride”、“Quand j’eus seize ans,tu es parti très loin”。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數字翻譯都能直譯,尤其在文學作品當中,數字被賦予了特定的文化內涵和修辭意義。對于這類情況,必須從數字的語法、修辭和種類等方面入手,采用不同的翻譯原則和方法,從而更好地達到交流的目的。
中國的古代文人喜歡在動詞前面加數字,以強調動作。比如數字“一”,出現在動詞前的比率十分高,沒有了原來表示數量的功能。在唐代的詩作當中,就有許多例子:李白的《長干行》中有一句“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敝v的是害羞的新婦對墻低頭站著,怎么叫她都不答應;崔顥的《黃鶴樓》有一句“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一去”就是指消失的意思;杜甫的《望岳》有一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薄耙挥[”就是觀賞、看的意思。
中國的古詩詞注重用最少的字表達最多的意思,字字珠璣。翻譯者要先把古詩詞譯成白話文,再翻譯成法語,其實是兩個翻譯的過程。準確把握詩詞中數字的含義,才能做出正確的翻譯。在何如先生的《法譯唐詩百首》版本中,“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 ”(王維《欹湖》)翻譯成:“Sur le lac,se retourner un instant:Mont vert,entouré de nuages blancs.”“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啟動四方?!保ǘ鸥Α队^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翻譯成:“Qui ne connaissait Gongsun la Grande,beauté de jadis? Lorsque,l’épée en main,elle dansait,le monde était boulversé.”再有“感君恩重許君命,太山一擲輕鴻毛。 ”(李白 《結襪子》) 翻譯成:“魥 son bienfaiteur,il fit promesse de sa vie:Rejetant d’un geste le mont Tai,aussi léger qu’une plume! ”這幾句中的“一回首”、“一舞”和“一擲”都在目的語中以動詞的形式表達出來,既符合目的語的表達習慣,又比較完整地傳達了文本的意思。
受傳統文化和宗教的影響,“三”“九”“千”“萬”并不是字面上的意義,用這些數字修飾其他詞,具有更深層的文化內涵。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保ㄍ踔疁o《登鸛雀樓》)句中“千里”指代的是非常遼闊的土地。又如“此地一為別,孤篷萬里征?!保ɡ畎住端陀讶恕罚┚渲小叭f里”指代的是非常遙遠的地方。這一類用數字表達夸張的修辭在法語中也有:haut comme trois pommes(有三個蘋果高)形容人身材矮小;un saumon vaut mille grenouilles(一條鮭魚勝過一千只青蛙)形容東西不在多;en punir un pour en terrifier cent(懲罰一個以威懾一百個)表示懲一儆百。
在修辭意義上來說,中法兩國文化有共通的地方,所以這些數字用直譯的方法表達顯得簡單明了,也能被讀者接受?!鞍装l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保ɡ畎住肚锲指琛罚┰诤巫g版本中采用的是直譯:“Cheveux blancs,longs de trois mille aunes,aussi longs:tristesse et chagrins.”“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保谠督罚┮彩遣捎玫耐瑯拥姆g法:“Sur mille montagnes,au vol d’oiseau.Sur dix mille sentiers,nulle trace d’homme.”當然并不是說直譯比意譯好,筆者還特地參考了胡品清先生的《唐詩三百首》譯本,一部分詩歌采用的是意譯,更具文學性。
在唐詩中還有一些表數的概念的詞,比如“單”“獨”“雙”“同”“兩”等詞。它們在每個句子中的意思都可能不一樣,但在句法結構上都是起形容詞或副詞的作用,在法語中可以找到對應的對等語。何如先生的譯作中有不少例證:“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保ㄍ蹙S《使至塞上》)句中的“單車”指的是“char solitaire”(一輛馬車);“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王維《竹里館》)句中的“獨”指的是“seul”(一個人);“八月蝴蝶黃,雙飛西草園?!保ɡ畎住堕L干行》)句中的“雙”指的是“deux par deux”(成雙地/兩個兩個地);“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李白《月下獨酌》)句中的“同”指的是“l’un de l’autre”(相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獨坐敬亭山》)句中的“兩”指的是“l’un l’autre”(相互)。
“旬”是中國特有的表示日期的詞。一旬指十天?!白咭捘相彁劬瓢椋浹鲲嫪毧沾??!保ǘ鸥Α督溪毑綄せㄆ呓^句》)中的“旬”一詞在何譯版本中直譯為“dix jours”(十天),而法語中并沒有類似的對應詞。
還有與身體部位有關的數量詞,如“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保ò拙右住顿u炭翁》)句中的“兩鬢”、“十指”及“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杜甫《房兵曹胡馬》)句中的“雙耳”、“四蹄” 等, 在法語中有對等語 “les tempes”、“les mains”、“les oreilles”、“les pattes”,卻沒能體現出數字在此處的文化內涵:“雙耳”對“四蹄”,是古詩詞中工整的對偶句,屬中國文化獨有。
在何如先生的《法譯唐詩百首》譯本中關于數字的詩句有百余句,其中三分之二的數字是表示數量概念的,大部分采用的都是直譯的方法,有幾句詩歌并沒有按照原意完全直譯,而是根據法語習慣,進行了改動:“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李白《長干行》)句中的“千”譯成“cent fois”(一百次);“安得廣廈千萬間”(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句中的“千萬間”翻譯成“mille appartements”(一千間)。 由于數字在中法兩國文化中既有共性又有差異性,唐詩中表現數字的形式和意義與法語語法習慣完全對應、部分對應和缺少對應的情況。筆者認為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翻譯方法,不管是去數字翻譯、直譯或者意譯,都是傳遞文化信息的有效手段,翻譯者可以根據文化上的異同決定其翻譯策略。
[1]劉皓宇.數字的文化內涵意義及翻譯[D].中南大學,2006.
[2]王永忠,潘安.漢語成語中數字模糊性的理解及其行文翻譯[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1).
[3]潘平亮.談數詞的模糊性[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S1).
[4]楊彩玉,陳琪.從李白的詩歌看唐詩中數字的翻譯[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4).
[5]王鐵昆.談談書名中的數字[J].漢語學習,1991(01).
[6]岳中生.《毛澤東詩詞》中的語義模糊數字及其翻譯[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