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小麗
(信陽師范學院外語部,河南 信陽 464000)
主位理論指導下的《葛底斯堡演講》分析
符小麗
(信陽師范學院外語部,河南 信陽 464000)
《葛底斯堡演講》是一篇膾炙人口、傳誦已久的演講佳作,其短小精悍、鼓舞人心、發人深省。文章分析了該演講辭如何使用主位結構理論和主位推進模式理論來實現其演講目的。
主位;主位推進模式;《葛底斯堡演講》
系統功能語法認為語言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在系統功能語法的理論框架中,語篇功能是指語言中存在著一種機制將口頭或書面的話語組織成連貫統一的語篇,這種機制使實際的言語區別于一系列隨意的句子(胡壯麟2002)。在語篇中,主位系統體現語篇功能。美國前總統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講》是于1863年11月19日在葛底斯堡國家公墓揭幕式上發表的,旨在哀悼葛底斯堡戰役中陣亡的將士。本文擬從主位理論角度分析該演講辭如何使用主位結構理論和主位推進模式理論來實現其演講目的的。
一個主位結構就是由主位和述位一同構成的。Halliday(1994/2000)把主位定義為“信息的起始點,小句開始的地方”;述位是對主位的敘述、描寫和說明,是敘述的核心內容(張德祿,苗興偉,李學寧2005)。簡言之,小句的開始點是主位,剩下的部分即為述位。因此,小句的主位結構總是主位在前,述位在后。
Halliday(1994/2000)根據主位的復雜程度,把其分成單項主位、復項主位和句項主位三種。而朱永生和嚴世清認為,從功能角度看,主位只有單項和復項兩種,句項主位可以用作單項主位,又可以用作復項主位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從其體現形式上看,主位包含小句和詞組兩類。本文認同后者的觀點,即主位只有兩種:單項和復項,單項主位又包括句項主位和詞組主位。
1.1.1 單項主位 單項主位指的是只包含經驗成分而不包括人際成分和語篇成分的主位。它有兩種表現形式,第一種是詞組,可以是名詞詞組、副詞詞組或介詞短語,這些詞組或短語的數目可以是一個或多個;第二種是小句,即Halliday所說的句項主位,如(T代表主位,R代表述位):
I(T)love English(R).
For many years(T)he has worked there(R).
What she wants(T)is this(R).
When Tom was 26(T),he got married(R).
可見,單項主位只包含經驗成分,這個經驗成分也就是及物性系統中的一個成分(如參與者、過程或環境成分)。
1.1.2 復項主位 復項主位總是含有一個必不可少的經驗主位(Experiential Theme,簡寫為ExT),另外還有可能含有人際主位(Interpersonal Theme,簡寫為InT)和語篇主位(Textual Theme,簡寫為TeT)。可見,復項主位可以是人際主位+經驗主位,語篇主位+經驗主位,或者是三種主位同時并存,當三種主位同時并存時其順序為:語篇主位+人際主位+經驗主位,如:
And(TeT)I(ExT)love him(R).
Surely(InT)I(ExT)love him(R).
And(TeT),surely(InT),I(ExT)love him(R).
值得注意的是,出現在經驗主位之后的表示語篇或人際的成分不是主位成分,而是述位的一部分,如:
He(T),however,wasn’t a teacher(R).
人們說話時,如果沒有特殊原因,往往采用正常的話語習慣,這時句子的起點即主位一般來說是無標記的(unmarked),如陳述句以主語開頭(即主位=主語)的情況。但如果說話者為了達到某種話語目的,如為了達到強調某個成分的目的,話語的起點往往是比較特別的,這時說話者會選擇有標記的主位(marked)。在陳述句中,只要不是主語做主位,其主位都是有標記主位。在其他句式中,只要不是最常見的成分做主位,其主位都是有標記的,如例(3)中的主位是無標記的。
上面我們是在小句層面上討論的主位結構,但通常我們接觸到的并非孤立的小句,而是語篇。在語篇層面,清楚地掌握整個語篇的主位是如何一步一步向前推進的對于語篇的分析和理解至關重要。事實上,每個語篇及其段落都可以看作是一個主位的序列;語篇的真正主位結構是指主位的連接和銜接,它們的相互關系和領屬層次,以及跟段落、整個語篇和情景的關系,捷克語言學家F.Danes(1969轉引自黃國文1988)把語篇中所有這些復雜的主位關系叫做主位推進模式(Thematic Progression),并明確指出主位推進模式體現了語篇結構的框架。從Danes提出主位推進模式以來,國內外許多語言學家都對其進行了研究和發展,如van Dijk,徐盛桓,黃衍,黃國文,朱永生等。
文章將介紹最常見的四種主位推進模式(朱永生,嚴世清2001),第一種是主位同一型(也叫放射型或平行型)即幾個句子的主位相同或具有派生關系,述位不同,可以表示為T1→R1;T2(=T1)→R2;…Tn(=T1)→Rn(n>1)。如:
(9)Tom is 25.He got married last year.He is now a father of two.
第二種是述位同一型(也叫集中型或聚合型),即幾個句子的主位不同,但述位相同或具有派生關系,可以表示為:T1→R1;T2→R2(=R1);…Tn→Rn(=R1)。例如:
(10)You like flowers.They like flowers.Everyone likes flowers.
第三種是延續型(也叫階梯型),即前一個句子的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是后一個句子的主位,可以表示為:T1→R1;T2(=R1)→R2;…Tn(=Rn-1)→Rn。如:
(11)Tim bought a car.It was made in China.China is a country in Asia.
第四種是交叉型,即前一句的主位或主位的一部分是后一句的述位,可以表示為:T1→R1;T2→R2(=T1);…Tn→Rn(=Tn-1),如:
(12)The movie was good,but I didn’t enjoy it.A couple behind me annoyed me.I turned around and looked at them,but they didn’t pay any attention to me.
在實際語篇中單獨使用同一種模式的語篇并不多見,通常都是幾種模式交替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后句與前句不一定緊挨著,中間可以有間隔(胡壯麟1994:145)。而且,后一句用前一句的主位或述位作為主位或述位,不一定非要照搬原來的詞語(黃國文1988:85)。
《葛底斯堡演講》短小精悍,鼓舞人心。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該語篇的主位結構:
Four 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T1)our fathers brought forth on this continent,anew nation,conceived in Liberty,and 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R1).
Now(T2)we are engaged in a great civil war,testing whether that nation,or any nation so conceived and so dedicated,can long endure(R2).We(T3)are met on a greatbattle-field of that war(R3).We(T4)have come to dedicate a portion of that field,as a final resting place for those who here gave their lives that that nation might live(R4).
It is altogether fitting and proper(T5)that we should do this(R5).
But,in a larger sense,(T6)we can not dedicate–we can not consecrate–we can not hallow–this ground(R6).The brave men,living and dead,who struggled here,(T7)have consecrated it,far above our poor power to add or detract(R7).The world(T8)
will little note,nor long remember what we say here(R8),but it(T9)can never forget what they did here(R9).It is for us the living,(T10)rather,to be dedicated here to the unfinished work which they who fought here have thus far so nobly advanced(R10).It is rather for us to be here dedicated to the great task remaining before us(T11)--that from these honored dead we take increased devotion to that cause for which they gave the last full measure of devotion--that we here highly resolve that these dead shall
not have died in vain--that this nation,under God,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R11).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1個主位中有9個無標記主位,只有T1、T3是有標記主位;單項主位有9個,只有T6、T9是復項主位。主位的選擇是由作者的寫作意圖、文章將運用的情景及語域、作者本身的寫作風格等多個因素決定。主位反映了文章的信息是如何組織并傳達給讀者,因此對主位結構的分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篇章的組織結構,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本質意圖。這次演講是一次激勵型的演講,林肯通過對在格林斯堡戰斗過的烈士的贊揚來激勵活著的人為了自由和國家的永存而努力。下面我們就來分段看一下他是如何達到目的的。
第一段只有一個主位結構,其主位T1是有標記性的。演講者在開篇就使用環境因素做有標記主位,主要是想引起聽眾的興趣;在述位R1中提到獨立宣言的內容,為下文號召人們繼續戰斗做鋪墊,符合演講辭的文體特征。
第二段共有4個主位結構。T2用環境因素做有標記主位,和T1在時間上形成鮮明對比,一下把聽眾從過去拉回現在并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另外,T3和T4主位相同,這樣便于聽眾跟上演講者的思緒,有信心、有興趣聽下去。最后,T5使用了主位化評論,演講者自己對所講內容做了肯定的價值或效度判斷,期望在聽眾心中產生共鳴。
第三段共6個主位結構。T6是個復項主位,演講者對語篇主位But的使用承上啟下,不僅引起聽眾的好奇心,而且使他演講的內容進一步深化。T7在內容上與R6形成對比,與R9、R10、R11相同,便于聽眾跟隨、理解,并弘揚了烈士精神。T8和T9表達的內容相同,但語篇主位But的使用把聽眾的注意力帶到后者上來,更彰顯了烈士們的偉大。T10和T11內容相同,除了易于聽眾理解以外,主要表達了我們這些活著的人眼下所應該做的事情。R11更是表明了演講者的意圖:“為了國家、政府的永世長存讓我們繼續努力”。這一段句式比較復雜,但語篇主位的使用使其聽起來連貫,緊湊,結構嚴謹。
全文的主位推進是按如下模式進行的:
T1→R1;T2→R2;T3→R3(=R2);T4(=T3)→R4;T5→R5(=R4);T6→R6(=R4);T7→R7(=R4);T8→R8;T9(=T8)→R9;T10→R10;T11→R11(=R10)。
可以看出,句2和句3,句4,句5,句6和句7,句10和句11是按述位同一型模式推進的,句3和句4,句8和句9是按主位同一型模式推進的。
朱永生和嚴世清(2001)認為,述位同一型模式的使用可以使語篇產生一種結構上的首尾相連,意義上步步展開,感覺上扣人心弦的效果;無論是講故事還是描寫某物或某人,這種模式都會經常用到可見。句2和句3述位表達的意義基本相同,都是告訴聽眾他們經歷了一場戰爭,現在正在當時的戰場上。接下來的句4,句5,句6和句7反復說明“今天我們為什么會在此集會”,表達了“我們對先烈們的無限崇敬之情”。句10和句11則呼吁“我們活著的人應該怎樣做”。
主位同一型模式中的所有句子都以同一個成分為談論的起點,每個句子的述位都對這個起點作新的論述,作者圍繞什么而談,有什么可談,讀者一目了然(朱永生,嚴世清2001)。句3和句4的起點都是“我們”,從不同方面闡述了“我們來此地是為了把先烈們曾經獻身的戰場奉為他們的長眠之地”。句8和句9從“世人”的角度再次彰顯了“我們的渺小和先烈的偉大”。
該演講辭只使用了同位同一型和述位同一型這兩種主位推進模式,這兩種比較簡單的模式的使用使聽眾很容易跟上演講者的思路,把握演講者的中心思想,這樣一來演講者就能有效達到自己演講的目的。
通過對該演講辭的主位結構分析,可以看出其內容聚焦在幾個具體的方面,如“我們活著的人”、“偉大的先烈們”等。從主位推進模式可以看出,演講者為了使其演講易于被聽眾接受,大量使用容易理解的主位同一型和述位同一型,而并未使用難懂的交叉型和延續型。較為統一的主位推進模式體現了該演講辭層次分明,邏輯性強,演講者觀點清楚,立場明確,其主張能鼓舞和激勵聽眾。
[1]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ndedn.)[M].London:Arnold/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2000.
[2] 胡壯麟.語言學教程(修訂版中譯本)[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 黃國文.語篇分析概要[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 張德祿,苗興偉,李學寧.功能語言學與外語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5] 朱永生,嚴世清.系統功能語言學多維思考[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The Analysis of Gettysburg Addres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me Theory
FU Xiaoli
(Departmen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nyang 464000,China)
Gettysburg Address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speeches in the world,which is short yet inspiring.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ses how Gettysburg Address realizes its speech purpose through the uses of the Thematic Structure and the Thematic Progression.
theme;thematic progression;Gettysburg Address
H 315.9
A
1671-7880(2012)01-0077-04
2011-10-19
2010年信陽師范學院青年科研基金項目(2010036)
符小麗(1985— ),女,河南信陽人,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系統功能語言學,翻譯理論與實踐,外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