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韶勇
(江蘇省揚中高級中學 圖書館,江蘇 揚中 212200)
“學科館員制度建設”現已在各高校圖書館蓬勃發展,在認真學習并研究了相關系列文章后,我感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認可機制、激勵機制,如果“學科館員的神話”能在中學圖書館實現,中學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就能上升到一個新高度,尤其對于那些渴望推陳出新,尋求服務管理新模式、新形象的中學圖書館來說,更值得一試。
近幾年,隨著素質教育觀念的深入人心,中小學圖書館尤其是中學圖書館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和重視,很多學校加快了圖書館建設的步伐,如增添圖書管理人員,大批量地購置新書,配備先進的圖書管理系統,建造融圖書館、實驗室為一體的科技綜合樓或者獨立氣派的圖書館大樓,整個的發展狀況呈上升趨勢,令人歡欣鼓舞。但有一點與之不太相稱,讓人擔憂的是,目前中學圖書館整體的服務水平依然不高,絕大部分還依舊是簡單地借借還還,存在著利用效率低、服務質量上不去的問題,遠遠跟不上素質教育的步伐,更沒有達到教育改革的需要。現代化的中學圖書館服務效益卻不佳,原因何在?作為一名中學圖書館館員,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認為這固然與學校領導者們的教育理念滯后,中學圖書館員的文化素質、服務意識、科研意識不強有關,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機制的問題,到目前為止,對廣大的中學圖書館館員來說,還沒有一個好的認可機制、激勵機制承認他們的服務成效,激勵他們的服務熱情,而這很可能就是影響和制約中學圖書館整體服務水平的根本原因。
目前,大家普遍認為圖書館尤其是中小學圖書館的圖書館館員都是些老弱病殘的無用之人,真正的有用之才是不會待在圖書館的,這確實有一定的代表性,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基本上是這種情況,但近十年來,這種狀況有所改變,尤其是一些經濟發達、教育領先的地區,中小學圖書館員隊伍正逐步走向年輕化、知識化、合理化,可由于上述觀念的影響,社會對中小學圖書館員的偏見依然存在,甚至連圖書館館員自身說起來也有些底氣不足,社會的認可對廣大的圖書館館員來說非常迫切。不過,隨著素質教育觀念的深入人心,社會上已經有愈來愈多的關切的目光投向這個領域,廣大的圖書館館員應該以積極主動的姿態,抓住各種機遇,迎接各項挑戰,把圖書情報服務工作做得更精細些、更出色些。
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魏輔軼老師在 “學科館員的神話”一文中針對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制度提出了一些參考性的解決方案,我覺得在中學圖書館也可以推行 “學科館員”制度。當然,中學圖書館“學科館員”不能跟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相提并論,相對于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的“專、深、精”而言,中學圖書館“學科館員”所要做的就簡單多了,但大致的方向是一致的,而且更容易推行,更容易出成效。
所謂中學圖書館“學科館員”,根據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的定義,我理解為具有一定專業學科背景的中學圖書館館員,與相應學科的教師進行合作,了解師生們特定的學科信息需求,充分開發利用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為相應學科的教育教學服務,為教科研服務,直接參與相應學科的教育教學、教育科研活動。中學圖書館不同于高校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的一般館員必須是圖書情報學專業的本科生,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圖情服務需要。而中學圖書館館員,只要經過一定時間的圖書情報專業知識的培訓,具有了一定的圖書情報的專業知識,通過考核合格后就可以持證上崗。中學階段是學生一生中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中學圖書館館員工作的重點應該是思考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吸引青少年學生,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閱讀觀,開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指導學生利用圖書館的信息資源開展自主學習和研究。在這一點上,中學圖書館的服務工作與學科館員的工作性質一致。
首先,與高校圖書館相比,在中學圖書館設立學科館員有一個獨有的優勢。一般來說,中學圖書館里真正來自大學圖書情報專業的管理人員少之又少,可謂鳳毛麟角,絕大多數是中學里具有其他專業知識背景的老師兼職或轉行做圖書館館員,這本來是中學圖書館的一大弊病,但如果在中學圖書館設立學科館員,我想這一弊病也許恰恰就能轉化為一大優勢。因為這些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老師大多具有專科以上學歷,文化層次并不低,有些素質還很高,而且對中學生心理發展的特征比較了解,只是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從事圖書管理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圖書管理專業培訓,很快就能勝任。但由于脫離了自己的本專業,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不知自己該定位于何處,現在如果讓這一批人重新拾起自己的老本行,把自己的專業知識與圖情服務工作相結合,相信他們在學科館員這個位置上就一定會干得很出色。
其次,在中學圖書館設立學科館員,一方面可以繼續提高中學圖書館的地位,引起社會各界的更廣泛關注,尤其是促進學校領導者教育理念的更新。現在學校領導者熱衷于申報省級、國家級、星級學校,對圖書館人員、設施的配備也基本滿足條件,但也就僅此而已。像朱永新、高萬祥那樣倡導書香校園,思考中學圖書館發展方向的領導者實在是太少了,另一方面從內部來講對廣大的中學圖書館員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鼓舞,由于學校領導的不夠重視,又沒有好的激勵機制,因此整體就顯得很松散,服務水平肯定上不去。如果在中學推廣試行“學科館員”制度,情況就會隨之大有改觀,因為學科館員的工作職責是負責與各學科老師緊密聯系,掌握相關學科的教研動態,緊跟學科帶頭人,對一些熱點問題及新觀點、新信息進行收集分析整理,以二次、三次文獻的形式揭示給讀者,直接參與、推進各學科的教育教學科研活動,再與各學科教科研實績掛鉤,那么誰不爭當這樣的學科館員呢?也許剛開始這會是個比較艱難的挑戰,但我相信這將推動中學圖書館服務水平走出低谷,上到一個高層次,也可以大大激發廣大圖書館員的積極性和創新精神。
再者,在中學圖書館實行學科館員制度,也是為了與高校圖書館接軌。中學是大學的前奏,是鋪墊,是基礎。如果中學生們在人生的最關鍵期就已領略了圖書館作為精神王國的魅力,得到了從閱讀到研究等一系列的專業指導,初步掌握了如何利用圖書館這一大課堂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他們進入大學,在利用圖書館方面就會得心應手、順風順水,如此也減緩了高校圖書館在這方面的壓力。
在中學圖書館實行學科館員制度不可一蹴而就,而應當分層次、分階段進行,即由綜合走向專一,由粗獷走向細致,可以先設置1-2位,有條件的也可細化到各學科,這要根據各學校的具體情況而定。我認為比較理想又切實可行的一種簡單模式就是設立一文一理兩位學科館員,一位由具有一定文科專業知識,人文素養較高的老師擔當,另一位由具有一定理科專業知識,科學素養較高的老師擔當。因為現在提倡素質教育,在中學階段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科學素質非常重要,兩者缺一不可,具備了一定的科學人文素質的中學生們才能夠更好地理解、掌握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才能夠更好地發現、創造新的更有用的知識。如果單設一位學科館員,那么各學科兼顧可以說很難做到,而且不利于學生科學人文素質的培養。如果條件許可,則最好設立每一學科的學科館員,這樣學科館員的圖情服務工作會更細致、更具體、更深入,但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中學恐怕寥寥無幾。我認為在中學圖書館設立一文一理兩位學科館員應當操作方便,比較容易讓人接受。
那么這些學科館員從何而來呢?方式與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的產生大致相同,只不過恰恰相反的是以“外部適應模式”為主。所謂“外部適應模式”就是圖書館從各個不同專業招募一些愿意從事圖書館工作的人員,然后對他們進行圖書館學課程的培訓,再推向服務窗口,成為學科館員。前面我已提到中學圖書館員大多是由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學校老師擔任或兼任,只需對他們進行圖書館學課程的培訓即可,所以應當屬于外部適應模式。高校圖書館主要以“內部適應模式”為主,就是圖書館從自己的圖書館館員中挑選有其他專業知識背景的人員,通過一定時間的特定專業課程培訓,然后推向前臺的服務部門,成為學科館員。中學圖書館這種情況比較少,因為中學圖書館里真正從大學圖情專業畢業的圖書管理人員很少,“內部適應模式”根本無法進行。
另外可以嘗試“學科館員”派駐模式,就是各中學根據自身發展的特點,從各學科選派合適的人選進駐圖書館專門從事圖情服務工作。
2004 年底開始到2008年我館進行了 《中學圖書館學科館員制度建設》的課題研究,經過4年多的摸索、實踐、反思,再實踐,到目前為止,我館的學科館員制度建設已初具成效,圖書情報服務鏈接基本形成,我館的學科館員制度建設主要通過這樣六個步驟和要求完成:(1)確立學科館員跟蹤模式和承擔項目;(2)確定學習日制度;(3)建立通暢的信息互動渠道;(4)優質動態的圖書資源建設;(5)組織新穎多樣的圖情服務活動;(6)撰寫圖情服務心得感悟。
雖然課題研究已結束,但學科館員制度建設的成效已逐漸顯現,與制度運行之前相比,我館的服務狀況大有改觀,服務意識明顯提高,學校的教科研與我館的合作逐漸加強,相信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更大收獲。
通過以上分析和實踐,我認為在中學圖書館推行學科館員制度應該是可行的,這也應該是今后中學圖書館發展的方向,有條件的中學比如蘇南一些基礎教育發達地區,這里的中學圖書館整體的發展水平居全國領先地位,完全可以率先進行這方面的嘗試。
(1)各學科館員的跟蹤聯系很容易因松懈而斷鏈,造成信息不暢或滯后,必須注意。
(2)我館的四位專職學科館員因是專職又是文科出身,所以在利用館藏資源進行圖情服務的工作較為主動全面,從主動聯系到資料配送,積極參與研討所在學科的教育教學活動,撰寫心得論文等;理科學科館員因為是兼職,所以在利用館藏資料進行圖情服務方面較為被動,有所欠缺,圖書館在人員配置方面要注意文理兼顧,這點很重要。
(3)學科館員還要注意自身素養和理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積極關注新思想新動態,不僅要與時俱進,甚至還要有超前意識,這樣在圖書情報服務方面才能占據主動地位。
(4)學科館員不能僅僅起到橋梁作用,還要主動利用館藏資源進行學習研究,積極參與本學科教科研活動,并對現有館藏資源進行加工整理形成二次文獻服務于教育教學,學科館員的參與意識和研究能力有待增強。
[1] 魏輔軼.學科館員的神話.圖書館雜志,2004,(7).
[2] 曲紹燕.學科館員制度的實施模式思考.圖書館雜志,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