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昌 毛旭明 陳少航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 學生工作部,廣西 桂林 541004)
創先爭優長效機制的建立是把“創先進、爭優秀”作為一項常規性黨建工作。2007年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在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也是全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繼續和延伸。高校創先爭優活動的開展要緊密結合高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文化傳承創新四大職能目標,筆者認為創先爭優長效機制建立的實踐關鍵是形成創先爭優濃郁氛圍、創新黨建活動和加強黨組織建設。
1.加強領導、明確職責,積極組織實施創先爭優活動。高校創先爭優活動的開展首先是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實施“一把手”工程,層層抓落實,把創先爭優活動與學校全年的中心工作、集體和個人的年終考評相結合。其次是各級黨組織要結合本部門、本系統實際,制訂行之有效的創先爭優方案,明確指導思想,找準著力點,把創先爭優活動落實到全體黨員干部的實際工作中。三是把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作為重點寫進全校全年黨建工作要點,把這項活動的開展作為一項常規重點工作。
2.宣傳到位、加強學習,努力營造創先爭優濃郁氛圍。通過創建專題學習網站、開辟專題學習專欄、定制學習讀本、下發學習資料大力宣傳創先爭優活動,形成多渠道的宣傳途徑,與時俱進更新宣傳和學習內容。通過每年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啟動儀式、每個季度分析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問題和總結創先爭優成果、每個月開展各級中心組學習討論會、每個星期召開一次民主生活會、每天瀏覽一次創先爭優主題網頁,讓創先爭優活動緊貼黨員的學習和工作,在落實各項“規定動作”的同時,鼓勵各基層黨組織創新形式和內容,確保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全覆蓋。
1.結對共建、形成合力,不斷優化黨建活動形式。結對共建是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支撐橋,把結對子、形成幫扶體系作為創先爭優的一個主要抓手。
(1)優勢互補,架起友誼橋。通過選派干部掛職與地方政府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搭建項目平臺,高校提供技術支持,地方提供資源,不斷形成技術服務、資源共享、交流合作的科研鏈;選派高校“雙師型”技術骨干在地方基層黨組織中舉辦各類培訓班,把地方基層黨組織作為實踐鍛煉的一個平臺;把農村基層黨支部作為學生假期社會實踐的鍛煉基地。
(2)內部互動,形成幫帶紐。二級學院(系)與機關職能黨支部結成共建,職能部門黨員干部可以參與二級學院(系)的課題申報、專業建設、新生入學教育、黨性教育、學生社會實踐指導、學生第二課堂指導等的指導當中,二級學院(系)的黨員可以根據實際提出人才引進建議、科學管理建議和整體謀劃等相關工作。開展“結對子”幫扶后進服務工程,在教師中推行導師制,讓博士、教授、教學名師帶動青年教師,實行“一幫一”,力爭在科研項目和教學水平上達到教學相長和互補效應。學生采用黨員聯系班級、專業對口、“多對一”和“一對一”的幫扶模式,如一個黨員聯系一個后進生,一個黨員聯系一個有重修課程的學生等。
2.搭建平臺、注重實效,不斷創新黨建活動載體。黨建活動載體是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主渠道,因地制宜、靈活多樣是創新黨建活動載體,提高活動質量的前提。
(1)開展“五比五看”活動,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在教師和學生黨員中開展“五比五看”活動:比學習,看誰學的成果多;比文明,看誰基本素養好;比鍛煉,看誰身體素質好;比實踐,看誰作出的貢獻大;比榮譽,看誰拿的獎牌多,在全校營造“比有信心、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幫有成效、超有動力”的良好氛圍。
(2)構筑“網絡學習”平臺,發揮網絡優勢。在創先爭優主題網站中開辟 “上級文件學習專區”、“學校黨建動態專區”、“主題實踐活動專區”、“黨員專題討論專區”,實時報道學校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工作動態,搭建了一座“交流思想、學習提高、實踐鍛煉、促進黨建”的橋梁。通過組建黨員QQ群組、飛信群,及時傳達黨務信息,宣傳學校中心工作,黨員可以嘗試在網上過黨組織生活,召開支委會議,討論熱點話題,等等,這樣既為黨員提供了網路服務,又起到了群眾監督的作用,同時充分占領了網絡陣地。
(3)扎實開展“公開承諾”,確保創先爭優活動取得實效。公開承諾作為推進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的重要方式,關鍵是要做到四個貼近三個體現兩個貫穿,四個貼近是貼近學習、貼近實際、貼近工作、貼近生活;三個體現是體現先進性、體現群眾性、體現長效性;兩個貫穿是貫穿自身的學習、貫穿自身的工作。
(4)積極推行“四個深入”,發揮創先爭優活動的主體作用。學生是高校的主體,一是讓創先爭優活動深入學生頭腦,讓每位黨員都樹立“先創先進、后爭優秀”的創新理念,在做好自己、帶動他人的基礎上爭當優秀;二是讓創先爭優活動深入學生課堂,在“老師的教學、學生的求學”中形成“爭先進、創優秀”的局面;三是讓創先爭優活動深入學生公寓,通過“評星級宿舍、抓寢室文化節”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四是讓創先爭優活動深入學生社團,通過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從而加強對團員青年的引導和提高。
(5)亮牌示范,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堅持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能讓黨員感受到榮譽感和歸屬感,同時起到群眾監督的作用。實行黨員掛牌上崗制度,力求發揮有事找黨員的作用,在實際工作中讓每位黨員都做到 “八個帶頭”,帶頭謀劃學校發展;帶頭參與學科建設;帶頭布局專業設置;帶頭參加“公開課”;帶頭演練“示范課”;帶頭拓展就業市場;帶頭深入學生宿舍;帶頭捐助貧困弱小。“黨員示范”是廣大共產黨員踐行黨的宗旨,落實黨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要求,也是保持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進性,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充分發揮黨員在學習生活中的示范、引導、帶動、輻射作用的重要舉措。
(6)全面爭創,形成齊爭共創的良好局面。建立把創先爭優活動與黨的建設經常性工作相結合,把創先爭優與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爭創先進活動相銜接,堅持分類指導、典型引路,以黨組織和黨員的創先爭優帶動全校師生員工創先爭優,把黨內的創先爭優和學校的創先爭優融為一體,使黨組織和黨員的爭創目標與學校的發展目標統一起來,形成齊爭共創的良好局面。
1.加強干部隊伍建設。通過“背靠背”競聘演講、民主測評、民主選舉等方式,選拔信得過、靠得住、能力強、素質高、樂于奉獻的黨務干部隊伍,把業務水平高、有創新思維的同志不斷充實到干部隊伍中去,不斷增強黨組織的領導力量。
2.加大黨員發展力度。一是在教工中實行“一帶一”培養模式,一位領導聯系一位高學歷、高職稱的老師,不斷吸收高學歷和高職稱的“雙高”同志入黨,充分發揮他們在學科和行業領域的專業優勢,促進創先爭優活動的開展;二是通過新生“大學生黨的基本知識教育工程”,大力宣傳黨的政治主張,不斷加強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教育和黨的優良傳統、優良作風教育,提高他們對黨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入黨熱情,端正學生的入黨動機,本著早發現、早教育、早培養的原則在學生中“選苗”,有計劃有步驟地把基本素質好、入黨積極性高的優秀團員、學生骨干、有特長的同學吸收到支部入黨積極分子隊伍中,同時加大培養力度。
3.努力健全評優指標。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目的是樹立典范,找出學習的榜樣,因此要評定基層黨組織、黨員是否優秀,評定的指標主要體現在三看三結合,一是結合創建方案看實效,是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二是結合公開承諾看奉獻,是否為學校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三是結合先進事跡看群眾,是否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
總之,創先爭優長效機制建立的實踐需要抓住起始點、把握著力點和找準落腳點;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充分調動和發揮基層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要積極創新黨組織活動,健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機制;要努力在本職崗位上爭當先進,創造優秀業績;要抓好領導班子和師資隊伍建設,把隊伍活力轉化為創先爭優的動力;要明確分工,分類指導,抓好載體,全面“創先進、爭優秀”。
[1]楊永昌,王凱,孫普光.新時期學生黨建工作創新[J].遼寧師專學報,2009(5):47-49.
[2]賀祖松,林道缽,唐麗.創先爭優長效機制構建初探[J].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2011(2):15-17.
[3]陳勇.高校黨建工作創新的探索與實踐[J].黨史博采·(理論版),2009(5):19-21.
[4]郭剛奇.高校黨建工作改革創新初探[J].高等農業教育,2009(5):18-20.
[5]撒承賢.新時期創新高校黨建工作的若干思考[J].寧夏黨校學報,2009(7):35-37.
[6]朱丹.高校黨建工作創新的探索與實踐[J].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4):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