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國
(中國政法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088)
試論和諧世界理念的反霸思想
楊建國
(中國政法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088)
面對世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和信息化的發展以及霸權主義形式的新變化,以胡錦濤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和諧世界理念應對“單邊主義”,以和平方式對霸權主義進行有理有據的斗爭,以倡導多邊主義推進國際關系的民主化與法制化,以促進不同文明的和諧共處抵制全球化時代的文化霸權主義。蘊含在和諧世界理念中的反霸思想,堅持了鄧小平反霸思想的精髓——在與強權國家長期共處中,妥善處理對內對外關系,維護地區與世界的和平,創造條件發展自己,逐步限制、削弱世界范圍內的霸權主義。
霸權主義;單邊主義;和諧世界;反霸思想
進入21世紀,世界仍然處于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時代,政治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成為一個客觀的、不可逆轉的歷史發展趨勢。但同時,世界變得更加充滿變數與挑戰,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橫行,恐怖主義活動猖獗,全球性問題凸顯。美國為謀求世界霸權,鞏固自己單極世界的地位,更加緊鑼密鼓地推行全球霸權主義戰略。美國借口打擊恐怖主義,繞過聯合國安理會,肆意踐踏別國主權與安全,執行“單邊主義”,“先發制人”的軍事恐怖主義政策;借口“人權”、“人道主義保護”、“宗教”等,肆意侵犯與干涉別國內政;利用強大的經濟科技實力,極力維持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掯勒訛詐;依靠強大的文化軟實力,對別國進行文化、價值觀滲透,實施文化霸權主義,給世界和平帶來極大的危害,阻礙了世界的共同發展。
中國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為了強大的經濟體,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中國執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積極與世界各國發展友好關系,取得了輝煌的外交成果。在這一時期,中美關系也得到較大的發展。但同時,美國霸權主義勢力并沒有放棄遏制中國發展,顛覆社會主義中國的戰略。它們對中國實施“棒殺”、“捧殺”政策,拋出各種版本的“中國軍事威脅論”、“中國經濟威脅論”與“中國責任論”,利用各種手段制造摩擦,干擾中國的進一步發展。針對國際形勢以及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新變化,以胡錦濤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審時度勢,高屋建瓴,在繼承鄧小平反霸思想,堅持江澤民新安全觀的基礎上,提出了建設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理念,進一步豐富了鄧小平的國際秩序觀。
和平環境是人類社會穩定發展的前提。同樣,沒有一個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任何國家的建設與發展也都無從談起。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對外政策部分由十四大報告開始啟用的“國際形勢和對外工作”變為“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表明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維護世界持久和平的決心,賦予“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以新的內涵。在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上,胡錦濤指出:“和平是人類社會實現發展目標的根本前提。沒有和平,不僅新的建設無以推進,而且以往的發展成果也會因戰亂而毀滅。無論對于小國弱國還是大國強國,戰爭和沖突都是災難,因此,各國應該攜手起來,共同應對全球安全威脅。”[1]
2003年3月,美國聯合英國等少數國家繞開聯合國安理會,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借口,對一個主權國家進行軍事侵略,造成了大量伊拉克無辜平民的傷亡,帶來了巨大的人道主義災難。對美國入侵伊拉克的霸權主義行徑,中國政府表示強烈反對并強烈呼吁有關國家盡快停止戰爭,維護伊拉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減少伊拉克人民的災難,重新回到聯合國框架內政治解決伊拉克問題的道路上來。中國多次發表聲明,呼吁尊重聯合國憲章精神和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強調伊拉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應得到維護,伊拉克的前途應由伊拉克人民來決定,實現“伊人治伊”,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同時,中國政府還向伊拉克及其鄰國提供了巨大的人道主義援助,展現了中國以和平方式堅持反霸,維護世界和平的立場與態度。
在中美交往不斷加深,關系得到不斷改善的同時,也時常發生美國霸權主義對中國的主權尊嚴、安全和內政的冒犯。在軍事上,美國支持一些媒體、學者和官員經常散布“中國威脅論”的謠言,誣蔑中國的軍事力量構成了對別國的威脅,并聯合中國周邊的一些國家對中國形成軍事擠壓。截至2008年,美國國防部已經發布8次《中國軍力報告》,夸大中國軍事力量,臆測中國軍事意圖,為中國威脅論尋找“證據”;在意識形態上,美國依然堅持冷戰思維,在“民主、自由、人權”問題上誣蔑攻擊中國。美國國務院在1999年至2008年每年發布的《國際宗教自由報告》上,連續10次把中國列入“特別關注國家”的名單中,無端地誣蔑中國的人權狀況,指責中國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在臺灣問題上,美國在反對臺獨的同時堅持對臺軍售,一直沒有放棄利用臺灣問題干涉中國內政的圖謀。此外,美國還插手南海爭端,制造地區局勢混亂,等等。對此種種,中國表示“公開反對”和“強烈不滿”,并進行了有理有據、針鋒相對的斗爭,堅決反對霸權主義。
針對一些國家散布的“中國威脅論”的霸權主義言論,中國簽署了與防擴散相關的所有國際條約,認真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和全面禁止核試驗的條約。2008年《中國國防白皮書》開始向世界公布中國防御性的軍力發展情況和軍費支出情況,展示了中國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和平形象。特別是中國在2011年9月發布了《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重申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奉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實行合理適度的國防開支。白皮書第一次把中國的核心利益明確界定為:國家主權,國家安全,領土完整,國家統一,中國憲法確立的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大局穩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在人權、民族與宗教問題上,中國積極向世界公布中國的人權、民族與宗教政策以及發展狀況,積極參與聯合國人權領域的活動,直接參與聯合國人權文書的起草和制定工作。2008年中國第一次發布《美國人權白皮書》,披露了美國國內令人堪憂的人權狀況,揭露美國利用人權問題干涉中國內政的陰謀;針對臺灣問題,2005年3月,中國全國人大制定并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該法規定,在特定情況下,“國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國繼續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利用雙邊、多邊等渠道,加強與鄰國的睦鄰友好和互利合作,積極開展區域性合作,共同營造和平穩定的周邊環境。2008年2月,胡錦濤對來訪的美國國務卿賴斯說,中方愿與美方共同努力,“維護臺灣及亞太和平穩定,確保中美建設性伙伴關系持續、健康、穩定發展。”[2]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給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但是,由于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存在,也使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這種狀況不僅影響發展中國家自身的發展,而且制約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會增加非傳統安全對世界的威脅。對此,胡錦濤主張,讓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從全球化中受益,促成21世紀真正成為“人人享有發展的世紀”,避免出現兩極分化。這就要求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逐步改變世界經濟運行機制的“游戲規則”,促進共同繁榮。在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上,胡錦濤指出,要推進開放、公平的多邊貿易體制,健全國際金融體制,為各國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貿易和金融環境。要重視能源建設,保持能源市場的穩定,為各國經濟建設提供良好的能源環境。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理應為各國的共同繁榮作出自己的貢獻。胡錦濤的這些發言,體現了中國在推動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上的決心與信心。
中國積極推動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堅決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2001年2月,在中國的推動下,成立了非官方、非贏利的國際會議組織——博鰲亞洲論壇。它立足亞洲,面向世界,以“平等、互惠、合作、共贏”為主旨,為亞洲各國及亞洲與其他地區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合作提供了一個舞臺。2003年9月,在墨西哥坎昆會議上,中國聯合發展中國家,以發展中國家集團的名義向世貿組織提交了關于農業問題的提案,要求從根本上改變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體系。在2008年7月,金融危機背景下,八國集團與發展中國家對話會議在日本北海道舉行。會上,胡錦濤全面系統地提出了有關世界經濟體系建設的主張,包括建設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經濟體系,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體系,公正合理的國際貿易體系,公平有效的全球發展體系等。這是中國領導人首次對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提出全面具體的目標。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中美經貿合作也得到快速發展同時,美國經濟霸權主義的面目愈加猙獰,不斷制造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美國不斷就貿易不平衡、人民幣匯率、知識產權保護、履行入世承諾等問題向中國施壓。美國利用自身強大的經濟實力和有利于發達國家的WTO規則,向中國產品實施數量管理,征收懲罰性關稅等手段,來限制中國的產品,實質目的在于遏制中國經濟的發展。同時,美國借口貿易失衡的主要源于人民幣匯率嚴重低估,不斷逼迫人民幣升值。2005年至2009年,人民幣已經累計升值15.7%,美方仍然敦促中國進一步加大人民幣升值力度。其背后意圖昭然若揭,就是要制造中國經濟通脹衰退,內部動蕩混亂,以此拖垮中國。對于美國在經貿領域的種種霸權主義行為,中方向美方提出了嚴正交涉,強烈要求美方按照“發展、平等、互利”的原則,通過協調對話,擴大和深化中美經貿合作來解決彼此間的關系,避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同時,中國利用WTO有關規定,積極向世貿組織提起相關訴訟。
中國一貫倡導和堅持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原則,并致力于推動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國際新秩序,特別是國際政治新秩序。和平共處、互不干涉內政,是我國提出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的核心。國際關系的民主化與法制化,是國際政治新秩序的升華。胡錦濤指出,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與法制化的重要途徑就是以聯合國為中心,倡導多邊機制,奉行多邊主義。
和諧世界首先應該是一個平等、公正的世界,即國際社會的各種行為體間關系平等和諧,因此,構建和諧世界就是要以平等開放的精神,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與法制化,反對以單邊主義代表形式的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倡導符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多邊機制,奉行多邊主義。針對單邊主義的盛行,胡錦濤多次強調堅持多邊主義,保障大多數國家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矛盾,反對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
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不僅符合國際關系良性發展的根本要求,也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聯合國的核心地位應得到尊重,聯合國憲章應嚴格實施,安理會的權威性應加以維護。1999年美國轟炸南斯拉夫,2003年美國大規模入侵伊拉克,都是對聯合國權威的最大踐踏。因此,聯合國需要通過必要的改革,維護自身權威,提高效率,更好的發揮作用,增強新形勢應對威脅與挑戰的能力。和諧世界思想主張對聯合國進行改革,增加發展中國家在安理會的代表性,讓更多的發展中國家的參與聯合國的決策,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與法制化,消除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在各方面存在的差異,達到世界各國之間的和諧共處。
文化霸權主義實質上是西方文化中心主義的變種,是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在文化領域的表現。它的具體實踐形式就是,一些西方強國以一種不平等的態度,按照自己的標準,無視其他國家的文化傳統和現實條件,強行推行自己的價值觀念,向異質文明的國家進行文化滲透,將文化入侵作為實施霸權的重要手段。文化霸權作為一種軟實力,不僅僅是一種文化現象,它的推行是建立在強大的政治、經濟、軍事等硬實力的現實基礎之上的。
隨著全球化的快速發展,美國也加快在全世界的文化擴張。美國的霸權主義對許多國家的傳統文化甚至民族認同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我國的文化安全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依靠強大經濟實力和技術優勢的支撐,美國擁有著世界上最強大的宣傳工具,是世界上傳媒最發達的國家。美國的通訊社、因特網、CNN、美國之音等媒體每天以多種語言向世界發布新聞、宣傳美國的“民主、自由、人權”和對外政策,“幫助”各國人民正確理解和接受美國價值觀,進行政治宣傳和文化滲透。“目前,全球數據傳輸和處理量的80%以上起源于美國,美國控制了全球75%的電視節目生產與制作,不少第三世界國家電視臺成了美國電視的轉播站。美國的電影放映時間占據了全球電影放映時間的一半以上。”[3]美國在衛星通訊和因特網方面占據著獨一無二的地位。二戰后,隨著美國在國際上影響力的增強,英語成為國際政治、科學、技術、因特網、國際貿易等方面的基本語言,成為實實在在的“話語霸權”。在全球的網絡資源中,英語占據主導地位,80%以上是英文。
黨的十六大閉幕后不久,在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會上,胡錦濤第一次明確提出,要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并要使中華文明走向世界。自2004年11月在韓國成立第一家孔子學院至2010年,中國已在近百個國家或地區設置孔子學院達300余家。2005年9月,在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上,胡錦濤闡述了促進不同文明和諧的思想。他指出,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并且各種文明有歷史長短之分,無高低優劣之別。因而,各國的歷史文化、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應該得到尊重,反對強求一律的霸權主義行徑。“應該加強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和交流,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努力消除相互的顧慮和隔閡,使人類更加和睦,讓世界更加豐富多彩;應該以平等開發的精神,維護文明的多樣性,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協力構建各種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諧世界。”[4]“和諧世界”從整個人類反對霸權主義斗爭的角度出發,勾畫出一幅美好的人類社會發展愿景,在國際社會引起巨大的反響,得到了絕大數國家的認同,樹立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給世界正常秩序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但是,以“單邊主義”、“先發制人”為代表的霸權主義愈演愈烈的同時,經濟領域、文化領域甚至生態領域的霸權主義也日漸肆虐。由此而造成的非傳統安全威脅日益增加,局部戰爭與沖突不斷,給世界和平以極大的隱患;南北差距進一步拉大,一些國家人民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人類社會要達到“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還需要有長期艱苦的反霸斗爭過程。
[1]胡錦濤.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N].人民日報,2005-9-16(1).
[2]謝益顯.中國當代外交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543.
[3]田志敏,劉妮妮.對美國文化霸權主義的解析[J].學習月刊,2006(7).
[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997.
Thoughts of Anti-Hegemony in the Concept of Harmonious World
YANG Jian-guo
(College of Marxism,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Beijing 100088,China)
F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ic globalization,integration and in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new changes of hegemonic forms,the CPC’s new generation of central collective leadership with Comrade Hu Jintao at its core puts forward a concept of harmonious world to response to the ”unilateralism”:struggling against hegemony with a reasonable,methodical and peaceful manner,advocating multilateralism to promote democracy and legal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nd restraining cultural hegemony in globalization by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di ff erent cultures.The anti-hegemony in the concept of harmonious world has upheld the essence of Deng Xiaoping’s anti-hegemonic ideology,that is,in a long-term coexistence with the world powers,we must properly handl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lations,maintain regional and world peace,and create conditions to develop ourselves,gradually restraining and weakening the hegemony in the world.
hegemony;unilateralism;harmonious world;thoughts of anti-hegemony
D822 < class="emphasis_bold">文獻標識碼:A
A
1008-2395(2012)02-0063-04
2012-03-11
基金課題: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重點項目(mkszyzgh10-7)“國家軟實力與軟實力外交”
楊建國(1978-),男,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國際戰略與外交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