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剛
試評《二宮翁夜話》及其中譯本的學術價值
曉剛
本世紀初以來,在中國的日本學研究領域掀起一波介紹和研究日本農政學家二宮尊德的熱潮,一些高校、科研院所的相關學者紛紛參與其中。其標志性的事件是,2002年6月,在中國北京大學首次召開了國際二宮尊德思想研討會。會議期間,中日兩國部分學者提議成立國際二宮尊德思想學會,得到與會者一致贊同。2003年4月,在二宮尊德的故鄉——日本神奈川縣小田原市舉行了國際二宮尊德思想學會成立大會,許多中國學者與會并參與了學會組建工作。2004年7月,在日本東京召開第二次國際二宮尊德思想學術大會,此次出席者除了中日學者及各界人士外,又增加了韓國、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的專家、學者。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和2006年,在中國北方著名的港口城市——大連先后召開了兩次國際二宮尊德學術思想研討會,有中外學者近200余人蒞會。此后,2008年在上海華東理工大學、2010年在日本京都產業大學分別召開了類似學術研討會。在這一背景下,幾年間,中國的二宮尊德研究漸趨繁盛起來。表現在定期舉辦學術活動,出版《二宮尊德思想論叢》論文集等等。國內的學者還在各種期刊、雜志上發表了數量可觀的有關二宮尊德思想研究的學術論文、譯文及介紹性文章。
盡管國內關于二宮尊德思想研究成果逐年增多,但是應該看到,許多文章的作者因為受語言的制約,不能完全讀懂二宮尊德研究的日文參考文獻,或者限于手頭缺少原典資料和基本研究文獻作參考,從而難以正確理解和把握二宮尊德報德思想的內涵與外延,結果導致研究內容中重復介紹的多,深入探析的少,一段時期內研究水平徘徊不前。令人欣喜的是,2010年6月,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日本學術名著系列叢書》暨《報德思想與實踐譯叢》的第一部著作——《二宮翁夜話》。對于國內的二宮尊德思想研究者而言,該書無異如雨中傘、雪中炭般及時而珍貴。該書由以大連民族學院國際語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秀文教授為代表的幾位專家學者花費大量寶貴的時間,殫精竭慮、字斟句酌地翻譯而成。誠如譯者所言,“自2007年初開始籌劃,經過與日本方面進行溝通、協商,組織翻譯人力,制訂翻譯方案到第一冊《二宮翁夜話》的中文版面世,歷經了大約3年時間。”其實,早在2005和2006年,時任大連民族學院外國語學院院長的王秀文教授即為兩次國際二宮尊德學術思想研討會的成功舉辦做了大量細致而艱辛的工作。王教授還發表了多篇關于二宮尊德思想研究的論文和譯文。鑒于王教授是中國有名的日本語言文化專家,同時又對二宮尊德思想素有研究,從這一角度上看,他也是承擔《二宮翁夜話》翻譯工作的理想人選。當然,這部著作也是王秀文教授對二宮尊德思想研究與介紹的系列成果之一。
眾所周知,二宮尊德是日本江戶時代末期著名的農政學家和思想家,也是幕末時期的村藩財政改革和農村復興的成功指導者和實踐家。二宮創建了以中國傳統思想“仁、義、理、智、信”五常為倫理基礎的“五常講”,還創立了旨在實現農村復興的“報德仕法”,并指導組建了報德社組織。二宮尊德根據日常所學與躬身實踐的積累,融神、儒、佛三教思想之長,建構了以“報德”為主要內容的思想體系。“報德思想”是報“天”、“地”、“人”三才之德,主要包含“一圓融合”、“天道人道論”、“勤勞、分度、推讓論”道德經濟一元等內容,對于解決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危機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當然,二宮的報德思想不僅在幕末時期的日本關東地區得到廣泛認同與推廣,在明治時期維新政府推行“殖產興業”、“富國強兵”的過程中亦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二宮尊德思想在不同時代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和對社會及世人的影響怎么估計都不過分。我竊以為,對于處于轉型期的中國人而言,研究二宮尊德的主要現實意義在于崇尚他的自強不息、勤奮好學、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這種勵志模范對當今的年輕人確實能起到正面的導向作用。中國學者湯重南先生認為:包括二宮尊德思想在內的日本文化中積極優秀的因素,是日本現代思想結成碩果的基礎和前提。在日本軍國主義猖獗時期,二宮尊德及其思想曾經遭到“惡用”。但是,“我們可以堅定地說,其責任不在于尊德思想本身,而在于日本軍國主義的惡用。……我相信尊德及其思想的優秀成果是具有普遍性的,并能夠永遠延續下去。尊德思想不僅屬于日本,也屬于中國、韓國、東亞乃至全世界,它是世界人民的寶貴財富。”誠哉斯言。筆者竊以為,這也是中國學界對研究二宮尊德思想情有獨鐘的原因所在。
再來關注一下《二宮翁夜話》的作者。該書被收入《二宮尊德全集》第36卷,作者為福住正兄。說起該書的書名,福住正兄在“著者后記”中曾經透露:“我不肖且身份低微,未能親耳聆聽翁與諸藩家老們對話時的高談闊論。我所聽到的并非那種重要的談論,而是夜間無拘無束時對我們的教誨,因為都是一些零散的話語,所以取名為夜話。”由此觀之,該書的成書過程與形式有些類似于江戶時期的武士道修養之書——《葉隱聞書》,那本書是以山本常朝口述的武士行止內容為基礎,由其門人田代陳基筆錄,用了7年時間寫成的。而對于福住正兄來說,“因為是先師的說話筆記,寫得如說話一樣肯定是其本意。另外,因我才疏學淺,唯恐信筆而書有誤傳道之虞,所以盡可能地忠實記述,以不悖先師之言為宗旨。”在這一背景下,《二宮翁夜話》誕生了。我們知道,福住正兄與富田高慶、安居院莊七等人均是二宮尊德的得意門生,他們在報德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始終不懈地詮釋二宮尊德思想,終于使其得到明治政府的認可,亦為后世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還有一件不可忽視的事情,就是將《二宮翁夜話》原版翻譯成現代版的問題。鑒于原著由近代文言寫成,對于普通讀者而言難免晦澀難懂,于是佐々井典比古對其作了現代文譯注。“要將膾炙人口的名著翻譯為通俗本則需要很大的決心。尤其是與一氣呵成的《報德記》以及將先生本人的教誨凝結于漢字的語錄不同,它既是先生的教誨,同時也是著者耗費心血的著作。”在某種意義上,佐々井典比古先生也是二宮尊德報德思想的忠實擁躉,他完全是出于興趣和愛好而完成了對二宮尊德先生高足的3部名著的翻譯,同時也將此“作為(他)自己研究報德(思想)的一個轉機”。客觀上,正是因為有了佐々井典比古的通俗譯本,《二宮翁夜話》才被更多的二宮尊德研究者和愛好者所熟知。
在此對該書的中譯本翻譯贅言幾句。《二宮翁夜話》一書的中文譯者有王秀文、秦穎、劉俊民、郭勇、張紅等人,翻譯完成后由王秀文教授作了修改和審校。據譯者介紹,《報德思想與實踐譯叢》基本研究文獻中文版翻譯出版乃是中國二宮尊德研究的始創性工作,其主要宗旨有二:“其一,為中國研究者,尤其是為不諳日文的中國研究者提供研究支持和幫助,這也是學術研究的迫切需要;其二,促進中日民間文化交流,增進中日文化的相互了解,促進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共同發展。”筆者近年來參加了幾次相關的學術研討會,在撰寫學術論文時痛感缺乏基本研究文獻作參考。而今,此套叢書出版發行確實為國內二宮尊德研究者解決了燃眉之急。細讀譯文,不僅內容通俗易懂,且文字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例如該書第一篇《誠之大道》中有如下譯文:“翁曰:誠之道不學亦可自然知曉,不習亦可自然掌握,即使無書籍,無記載,無先生,人們也可以完全領會而不忘。這即是誠之道的本質。(一、誠之道)”閱讀這種譯文猶如溫習中國古典文獻一般,處處充滿了格言警句,每每給人一種精神享受。再如,“翁曰:——天地之真理,需從不書之經文中領悟,要讀此不書之經文,需首先用肉眼靜觀,然后需閉上肉眼睜開慧眼認真領悟。無論多么細微的道理,沒有看不見的。能用肉眼看到的是有限的,但用慧眼看到的卻是無限的。——大島勇助說:先生的話十分深遠。在此冒昧賦和歌一首,即‘閉目詳觀這世界,晦夜可見黎明月。’翁曰:——這應該說是你一生的佳作。(三、用慧眼領悟不書之經文)”譯文可以說真正達到了達、雅、信的境界,其中“閉目詳觀這世界,晦夜可見黎明月。”這段和歌的翻譯與中文的古詩詞的平仄押韻亦很合拍,反映了譯者極高的語言文學修養。
總之,《二宮翁夜話》中譯本的公開出版,既為中國學者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文獻,也為學習中文的日本人士提供了很好的日中文對照范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王秀文教授統籌策劃和親歷親為下,《報德思想與實踐譯叢》的第二部著作《二宮先生語錄》也已經公開出版(2011年6月),第三部著作《報德記》也即將在近期出版,這項艱辛而重要的工作必將對在中國宣傳、介紹和研究二宮尊德思想產生積極而廣泛的影響。在此,我們期待著該套叢書第四部、第五部中譯本也早日面世,為國內的二宮尊德研究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基本參考文獻。
系:大連大學東北亞研究 副教授,歷史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