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艷
糖尿病并發周圍神經病變的治療與綜合護理
陳艷艷
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影響。方法 對60例住院患者從飲食、運動、心理、保健等方面進行綜合護理。結果 60例DPN患者經過治療與護理后,顯效21例,有效29例,無效10例,無一例惡化,總有效率83.3%。結論 合理的護理干預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治療和預后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治療;綜合護理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是指以高血糖為特征的機體代謝障礙累及神經系統的疾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臨床上表現為四肢末梢對稱性感覺麻木、呈針刺、鉆鑿樣疼痛,常以下肢為著,呈手套或襪套樣分布,也有的肢體痿軟,步履困難,故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殘的主要原因[1]。因此,行之有效的護理是提高DPN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措施。筆者總結了我院近期護理配合下治療的60例DPN患者的經驗,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
本組共收錄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DPN患者60例,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齡45~74歲,平均60.5歲,病程2~15年,平均10.2年。入院時空腹血糖7.2~12mmol/L,餐后2h血糖8.3~13.2 mmol/L。
2.納入標準
符合DPN的診斷標準[2]: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有如下表現:(1)肢體感覺異常,如肢體麻木;四肢自發性疼痛(針刺樣痛、燒灼樣痛、刀割樣痛等);手足襪套感。(2)肢體感覺減退和(或)肢體遠端小肌肉肌力減退。(3)腱反射遲鈍或消失。(4)除外非糖尿病所致周圍神經病變。排除標準:腦血管病急性期及后遺癥期有肢體感覺障礙者、風濕免疫病患者、有精神疾患者、有其他疾病導致肢體功能或感覺障礙者。
3.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均控制飲食,口服降糖藥積極控制血糖,按醫囑執行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三聯續貫療法:①VitB1、VitB6、VitC、多貝斯口服,彌可保500ug肌肉注射或靜脈推注以營養神經。②金鈉多、血塞通、前列腺素E1靜脈點滴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③脈栓通靜點或口服擴張血管。
1.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及家屬引起此病的相關因素、疾病發展及預后狀況,使他們了解到DPN如未能得到很好控制,日久足部將失去知覺,并出現畸形、潰瘍、感染及壞疽,極大地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但若是經過積極治療,嚴格控制血糖,本病是可以完全恢復的。教會患者掌握自我護理的方法,每日監測血糖并記錄,了解理想血糖的波動范圍,禁止吸煙、喝酒,嚴格控制飲食,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有規律的生活作息,積極配合藥物治療,從而預防本病的進一步發展并提高治愈效果。
2.飲食護理
正確合理的飲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礎,根據患者的身高、體重、活動量及病情來制定飲食計劃,向患者講解飲食與血糖控制的關系,囑病人合理調配三餐,每日飲食中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的55% ~65%;脂肪占總熱量的20%~30%;蛋白質占總熱量的10%~15%;膳食纖維總量為每日40~60g;膽固醇含量在每日300mg以下;食鹽攝入應在10g以下。多補充礦物質、水溶性維生素及脂溶性維生素,特別是食富含維生素B1、B6、B12及煙酸食物,如蔬菜、魚類、粗糧、蛋、奶、瘦肉、肝、內臟、水產等。這些食物對保護神經病變減緩病情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3.運動保健
運動療法在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防治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長期有規律的科學性運動可促進血中葡萄糖的消耗,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有利于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環和脂類代謝,調節機體免疫力。患者可選擇適合自己的有氧運動方式,如勻速步行、慢跑、太極拳等。教會患者有氧運動的1、3、5、7原則,即鍛煉時間在餐后1h開始,每次30min,每周進行5次,運動后的心率(次/min)=170-年齡。以運動后身體微微出汗為宜,避免劇烈運動給身體帶來損傷。堅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持之以恒的原則。注意:有嚴重感染、發熱、活動性肺結核者,糖尿病合并視網膜者及妊娠、低血糖傾向者不宜運動治療。
4.足部保健
因體內高血糖損壞了血管和神經,導致血液循環不足和足部觸覺喪失,使足部易發生潰瘍、感染和壞疽,因此,堅持足部護理保健是預防遠端感覺神經病變的重要保健措施之一。教會患者平時生活中要注意足部護理的三方面:①保潔:每晚用溫水洗腳15~30min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水溫不要太高以免燙傷,也不要用力搓揉以免造成皮膚損傷,洗完后用柔軟的干毛巾輕輕擦干足部及趾間皮膚。②保暖:寒冷使血管收縮加重組織缺血,故要注意足部的保暖,每天洗完腳后按摩足部至發紅、發熱,使血液循環通暢。③保軟:穿舒適合腳、透氣性好、吸水性強的純棉或純毛襪子,鞋子要寬大舒適不磨腳,每天適當步行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環。
5.心理護理
多數患者患病時間長,出現較多不適,因此產生焦慮、煩躁的情緒,引起食欲下降、失眠、血糖波動等癥狀,從而影響治療效果。因此,做好心理護理顯得尤為重要。通過積極主動的溝通,讓患者明白心理情緒因素對血糖及病情變化的不利影響,并且告知患者經過積極治療,嚴格控制血糖,本病是可以完全恢復的。在治療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安慰和教育,適時疏導耐心解釋病情,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使患者保持舒暢的心情,建立康復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是可以幫助病情恢復的。
療效觀察
1.療效標準
根據《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3]。顯效:肢體疼痛和(或)感覺障礙基本消失或顯著改善,肌電圖檢查示神經傳導速度提高5m/s以上或正常。有效:肢體疼痛和(或)感覺障礙有較好改善,肌電圖檢查示神經傳導速度提高3~5m/s。無效:達不到“有效”標準。
2.評價結果
統計60例患者,顯效21例(35.0%),有效29例(48.3%),無效10例(16.6%),無一例惡化,總有效率83.3%。
護理體會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發病率高、病程長,給患者及家屬帶來沉重的生活負擔及精神壓力。因此,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還應給予多方面的醫務護理,進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導,使患者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并樹立積極治療的心態;嚴格控制血糖、飲食調護、運動保健是輔助治療的重要措施。早診斷、早治療、早護理,配合密切關注病情進展,多方面綜合調護才能達到更好的療效。
1 柴可夫,錢俊文.特診特治糖尿病[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166-169.
2 任曉蘭.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護理與預后研究[J].中外醫療,2010,13:30.
3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8.
Treatment And Modular nursing For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 of modular nursing with treatment modular nursing.Methods To treat 60 cases of DPN with modular nursing as primary care,health missionary,diet conditioning and sports health care.Results After Treatment and modular nursing,markedly effective of 21cases,effective of 29 cases,ineffective of 10 cases.No aggravation,The toal sffective rate 83.3%.Conclusion Right treatment with modular nursing is effective for DPN,and it can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patients.
DPN;Treatment;Modular nursing
book=49,ebook=17
324200 浙江衢州常山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