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剛 郭洪松
高血壓腦出血是神經外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其主要出血部位是基底節區,占腦出血的60%,臨床表現重,預后差,死亡率高。手術治療方法多,但效果均不太滿意。我科于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利用顯微鏡、小骨窗技術,行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治療108例患者,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我科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應用小骨窗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108例患者,其中男72例,女36例,年齡35~78歲,平均56.8歲。腦出血超早期手術者(不超過6h)98例,非超早期手術者(超過6h)10例。
2.臨床表現:有高血壓病史共90例,無高血壓病史18例。按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意識狀況分級標準分級[1],Ⅰ級12例,Ⅱ級34例,Ⅲ級48例,Ⅳ級14例。
3.影像學資料:全部病例行螺旋CT確診和定位。根據多田公式計算血腫量,分別為:<30ml者22例,30~50ml者82例,>50ml者4例。血腫發生部位:基底節區76例,皮質下血腫32例,伴破入腦室內34例。
4.治療
(1)手術指征:①幕上血腫>30ml,神志分級Ⅱ級以上;②神志分級Ⅰ級,幕上血腫20~30ml,但局部腦受壓迫癥狀明顯,或癥狀進行性發展;③血腫破入腦室內并鑄形,腦室擴大或腦脊液通路梗阻。
(2)手術方法手術時選用氣管內麻醉,根據螺旋CT定位,小骨窗(骨窗直徑<3cm)開顱,先穿刺減壓,沿穿刺道切開皮層(直徑<1cm),直視下進入血腫腔,在手術顯微鏡協助下清除血腫(全部或大部分)、止血,血痂粘連較緊者可以保留少許血塊,用明膠海綿及生物蛋白膠加固止血。對昏迷較深或出現腦疝者,血腫清除后如腦腫脹明顯,擴大骨窗行顳肌下減壓。
108例手術中,住院期間死亡6例(5.6%)。其中,超早期手術98例死亡2例(1.9%),非超早期手術10例死亡4例(3.7%)。獲得隨訪94例,隨訪3~44個月,2例院外死亡(急性心肌梗死),92例存活,失訪14例。92例存活者的ADL分別為:ADLⅠ級18例(19.6%)、Ⅱ級 68 例(73.9%)、Ⅲ級 2 例(2.2%)、Ⅳ級4 例(4.3%)。
1.高血壓腦出血的病因:長期高血壓對腦實質內直徑100~300μm的小動脈內膜有損害作用,導致管壁玻璃樣變或纖維素樣壞死,動脈分叉處小動脈彈力板斷裂,中層纖維化及內膜增厚,當血壓或血流變化時,此動脈容易破裂出血。高血壓病人小動脈張力增大和彈性降低,可使血管薄弱處向外隆起,形成微小動脈瘤或夾層動脈瘤,高血壓患者血壓進一步升高時,微小動脈瘤可破裂出血。動脈硬化、血管痙攣可使腦實質缺血軟化,缺血性軟化區的動脈失去周圍的支持可發生出血[1]。
2.嚴格把握高血壓腦出血病人的手術適應證:高血壓腦出血80%發生在幕上,20%發生在幕下,根據出血部位可分為殼核出血、丘腦出血、皮質下出血、小腦出血、橋腦出血、腦室內出血。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治療指征的確定,需考慮出血部位、出血量、病情進展和病人情況等多個因素,殼核、大腦半球皮層下,腦葉淺部和小腦半球較淺部位的出血,需考慮手術治療。幕上血腫大于30ml,占位效應明顯,患側腦室明顯受壓,中線結構明顯向健側移位,需考慮手術治療。內科治療后病情仍未好轉或不穩定,出血部位表淺,應手術,尤其對病情好轉又發生惡化者或出現腦疝者,應盡快手術。至于發病后進展急驟,很快進入深昏迷,出現嚴重功能障礙,一側或雙側瞳孔散大,生命體征不穩定者,手術治療效果不佳,不宜行手術治療。病人有心、肝、腎臟器嚴重疾病或功能不全,血壓控制不好,持續超過180/100mmHg,眼底出血,糖尿病等情況也不宜手術[2]。
3.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方法:
(1)快速鉆顱血腫碎吸術,存在著血腫清除不徹底,不能止血、徒手穿刺準確性差的缺點。
(2)腦室穿刺體外引流術,適應于原發性腦室出血或血腫破入腦室者及出現梗阻性腦積水病人。
(3)尿激酶溶解血腫吸除術,缺點是有引發新血腫的可能。
(4)開顱顱內血腫清除術,骨瓣大,創傷大。
(5)立體定向腦內血腫清除術,缺點是操作復雜,計算繁瑣,精確度要求高,難以完全清除血腫,止血困難。
(6)小骨窗開顱顱內血腫清除術,血腫清除徹底,留置引流管可防治二次出血,引流管直徑應適當粗,以利通暢引流[3]。
4.高血壓腦出血的防治和預后:要根本消除高血壓腦出血的危害,預防是關鍵。高血壓是腦出血的原因和主要因素。在持續高血壓的基礎上,過度用力、激動等誘因可使血壓驟升導致腦血管破裂。防治高血壓,藥物控制血壓于160/95mmHg以下,并防止血壓驟升因素,在35歲以上人群中和高血壓家族史人群中進行防治高血壓和腦卒中,強化教育,對高血壓病人實施定期隨訪和督導治療。還應生活規律,勞逸結合,心平氣和,戒煙戒酒。高血壓腦出血病人2日內死亡者多見,首次發病死亡率隨年齡增加而增高。起病5~7天后死亡者多系肺部感染等并發癥所致,多數生存病人常遺留一些永久性后遺癥[4]。
1 王忠誠.腦血管病及其外科治療[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62-68.
2 劉承基.腦血管病的外科治療[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243-255.
3 楊李軒,黃權,胡裕全,等.高血壓腦出血顯微外科手術治療效果[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2,25(1):23 -24.
4 Xi G,Keep RF.Hoff JT.Erythrocytes and delayed brain edema formation following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rats[J].J Neuosurg,2008,89:991 -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