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華
ICU中收治的患者都是重癥型患者,其中很多患者都需要建立人工氣道,行機械通氣治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采用器械通氣治療中十分常見的并發癥。據統計,并發該病的患者大約占據總病例數的19% ~60%,死亡率高達50%[1]。患者一旦并發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就會造成脫機困難,延長住院時間,增加住院費用和病死率的后果,成為院內感染的一大元兇[2]。為了減少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病率,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找出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病原因和有效的護理措施十分必要。本文主要針對我愿收治的80例使用機械通氣患者進行相關分析,具體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本組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對象是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采用機械通氣治療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0例;最大年齡79歲,最小年齡11歲,平均43歲;其中患有肺性腦病的患者21例,中毒19例,顱腦外傷15例,腦干出血15例,哮喘10例。
2.方法:所有患者均經口插氣管,建立人工氣道。呼吸機治療時間在12小時至72小時之間,進行氣管切開造口呼吸機機械通氣,在治療過程中選用自主呼吸方式進行,對于出現自主呼吸停止的現象,選用輔助通氣方式和同步通氣方式。如果為了避免自主呼吸的突然停止為患者帶來的威脅,可以選用非同步和控制通氣的方式進行,具體治療中的各項參數根據患者的實際氣血分析結果定奪。
3.評定標準: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診斷標準為患者經機械通氣治療達到48小時以上,具備以下兩種以上的癥狀表現即可診斷為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的體溫較之基礎體溫升高1℃或者≥38℃,臨床表現為發熱。患者的外周血紅細胞大于10.0×109/L或者為4.0×109/L。存在膿性呼吸高分泌物,低倍鏡視野下發現25個以上白細胞,鱗狀上皮細胞10個以下,能夠培養出呼吸道病原菌。④X線片下發現新的浸潤灶或進展性的浸潤灶[3]。
根據《醫院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診斷為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患者有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患者共30例,占總病例人數的37.5%,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年齡51.5歲。
1.無菌護理:保持患者病房的清潔無菌,采用層流空氣消毒器進行病房消毒,每天5次,每次1小時。保證病房的空氣流通,每天通風3次,每次開窗半小時。將病房溫度控制在20℃左右,依據患者的身體體征而定,適度控制在70% ~80%的范圍內。將病房內的設施、地板等經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每天至少2次,及時清理病房中的廢氣物品,標識分明。患者治療后出院或者死亡后做好病房的消毒。嚴密監測患者病房的空氣培養菌落數。醫護人員在對患者進行治療和護理時應保證手部的消毒,并且做好呼吸機的高水平消毒。
2.口腔護理:患者口腔部位的細菌是導致并發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主要原因,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要保證機械通氣的同時,清除患者口腔部分的分泌物,加強對患者的口腔護理。保證氣囊正常充氣,每日進行3次口腔清理,防止口腔細菌下移至呼吸道,引起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
3.呼吸道護理:保證患者的呼吸道通暢,在必要的時候行吸痰處理,但是頻率不宜過多,避免多次吸痰導致氣道黏膜損傷。對于肺部聽診具有明顯的鳴音、血氧飽和度下降突然,患者臨床表現為明顯的呼吸窘迫和咳嗽癥狀的患者要及時進行吸痰處理。吸痰時間每次不超過15秒,壓力適宜,吸痰管的外徑不超過氣管插管內徑的一半,深度在氣管插管的中間部位,吸痰前對患者進行純氧鎮靜1~3分鐘,并為患者進行拍打和翻身,幫助將痰液吸凈。
4.營養支持:對患者進行及時的營養支持是保證呼吸道健康、減少感染的有效措施。營養支持的主要方法有鼻飼、經脈滴注和腸外營養支持。其中鼻飼之前要檢查患者所插入的胃管是否在胃內部,取患者半臥位。
1 何超,林兆奮,楊興易,等.三腔喂養管聯合生大黃在預防創傷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價值[J].實用醫學雜志,2011,27,(8):1407-1409.
2 郭珊,彭華,于豐彥,等.應用呼吸機干預體系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臨床研究[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1,17,(8):911-914.
3 胡金樹,張瑞青,于慶杰,等.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耐藥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0,14,(12):2049 -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