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信息應用職業技術學院 樊劍劍 肖傳輝
《單片機應用技術》是計算機控制和電子信息類專業的主干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技術課程,它的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學生的有效就業。傳統的教學模式偏重于理論教學,教學方法較為單一,無法滿足現階段高職院校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要求,針對高職學生特點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高職教育注重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而傳統的《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教學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大多是以知識體系為框架,先基礎后應用、先理論后實踐、軟硬件分離,已不能適應高職教育和高職學生的特點。
目前大部分單片機教材的章節編排都是大同小異,教學內容基本上是單片機的內部硬件結構、指令系統、匯編程序設計、單片機的擴展應用以及外圍電路接口,是以單片機的結構功能為主線,單片機本身的邏輯規律來編排教學內容的。教材的內容沒有充分聯系工程實踐,理論內容比重偏大,實例偏少,在內容安排上只注重知識體系的完整性,但是針對強調技能培養的高職教育來說,這種教學方法卻無法滿足教學和實際需求。
傳統的考核方式主要采用以期末理論考試為主,卷面理論考試成績占60%,平時成績占20%,實訓成績占20%。由于實訓成績占的比例較小,難以真實反映學生的動手操作和實際應用能力,不能全面反映學生對課程的掌握情況。臨近期末考試時,學生往往靠死記硬背的方式通過該課程的考試,常常會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背離了高職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的目標。
2.1.1 虛擬仿真軟件的推廣應用
單片機課程的實踐性很強,實訓教學對整個教學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的實訓教學大多是在實驗箱上完成相應的實訓項目,以驗證性的實訓為主,開放性和設計性的實訓較少。想讓學生得到真正的實踐鍛煉,需設計硬件電路,焊接元器件,編制軟件程序、仿真調試,如此完成一個實訓所花費的時間較長,而且元器件等消耗很大,實訓成本較高。
虛擬仿真軟件Protues可以解決這個問題。Protues軟件實現了單片機仿真和Spice電路仿真相結合,不僅可以將單片機實例功能形象化,也可將單片機實例運行過程形象化。比起傳統的單片機實訓教學,Protues軟件的應用可以讓元器件、連接線路和單片機硬件實物高度對應,通過真實和虛擬仿真相結合的方式,得到實物演示的效果。學生可以真正動手實訓,教學效果好。
2.1.2 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
傳統的《單片機應用技術》教學是先講硬件,再講指令,最后講應用,學生往往不知道所學的內容到底有什么用處,教學效果也不理想。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則不然,教師預先設計并調試成功相應的實訓項目,確定每個任務包含的知識點。在教學過程中,圍繞實訓項目提出任務,逐步引出在解決這個問題時用到的硬件、指令及編程方法等相關知識,采用局域網多媒體廣播教學的方式,進行現場仿真演示。再將實訓要求加以改動,讓學生自己動手連接硬件、編寫程序、仿真驗證。這種“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適應于高職教育和高職學生的特點,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在做中學、學中做,從被動學變成主動學。
2.2.1 統一編程語言
大部分教材中,單片機的編程語言為匯編語言,C51介紹的篇幅較少。相對而言,匯編語言具有產生的目標程序簡短,占用存儲空間小,執行速度快等優點。但是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匯編編程較為復雜,不易理解。用C51編程則不需要了解太多的單片機內部結構,編程簡單,只要會C語言即可。而且在公司企業的研發人員中使用C51語言的遠遠超過使用匯編語言。所以,從學生的長遠發展角度出發,選擇C51作為單片機編程語言進行教學。
2.2.2 適當增減教學內容
根據實際情況在教學內容上進行適當增減。在實訓部分,基于會用的原則,增加對Keil軟件、Protues軟件等開發工具的介紹;在理論知識部分,基于夠用的原則,減少單片機內部電路分析、工作時序、指令系統等內容的介紹。
2.2.3 整合知識點,調整章節次序
實訓環節往往是幾個章節知識點的綜合運用,鑒于此,在實際教學中適當調整知識點的講授次序。如先介紹單片機的結構,再介紹I/O口功能,然后緊接著完成流水燈、數碼管顯示、獨立鍵盤、矩陣鍵盤實訓。這樣就把幾個知識點整合到了一起,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便于理論和實踐的相結合。
2.2.4 依據競賽要求增加課外內容
參加技能競賽對課程的教學改革具有推動作用,是對教學效果的有效檢驗。目前基于單片機的各類競賽較多,除了要用到單片機技術外,還要用到一些其他知識。以機器人大賽為例,要用到傳感器、通信、機械、電機等技術,高職教育開設的課程有限,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加相關知識點進行補充教學。
考試是檢驗教學效果的必要手段。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改變傳統的理論筆試,突出實訓考核。改革后,本課程的期末總評考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平時考核。主要是學生出勤、學習態度及參與問題討論的積極性等,占期末總評成績的20%;第二部分為平時實訓考核,主要是平時的實訓成績。在一個學期中,教師布置6~8個單片機實訓項目,學生按要求完成。教師根據學生完成實訓的成功率、實訓報告質量等給出成績,此成績占期末總評成績的40%。第三部分為期末實訓考核。期末考試不再采用筆試,教師從平時做過的6~8個實訓項目中隨機抽取一個作為考核題目,此成績占期末總評成績的40%。
經過教學改革實踐,改善了教學效果,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高。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實現了“教、學、做”一體化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帶著任務去學習,培養了學生主動思考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鍛煉了學生設計電路、調試程序、開發實際產品等各個方面的技能。進行了以實訓操作為主的考核方式改革后,高分低能的現象沒有出現,學生的動手能力明顯提高。其中,學生在江西省第一、二屆大學生智能機器人大賽中,采用單片機作為主控芯片設計的機器人取得了3項三等獎的好成績。
由于教學內容要隨著新技術的應用而不斷更新,因此教學改革還有待于繼續改進和完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滿足高職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1]浦靈敏.高職單片機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09(10).
[2]鄒紅衛.單片機課程的教學改革[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1).
[3]林君煥.淺談高職單片機課程的任務驅動教學方法[J].廣西輕工業,2008(12).
[4]趙玲,單片機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8,(12).
[5]梅麗風,藍和惠,任國臣.單片機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