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幸利
(重慶科技學院,重慶 401331)
學術期刊的裝幀設計包括封頁(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設計和版式(封頁和內頁)設計。裝幀設計是一門獨具特色的造型藝術,它反映了人類文化的科學意識和美學的觀念。
封面設計是一種視覺傳達藝術,通過運用色彩、文字等藝術手段將刊物的特色內容傳達給讀者的藝術形式。封面是期刊的臉面,是期刊重要信息的載體,是激發讀者閱讀興趣的關鍵因素。學術期刊的封面設計要考慮刊物的性質、特點和內容,封面設計力求做到莊重、簡樸、美觀。目前很多學術期刊的封面設計比較單調,或許是受到學術期刊嚴謹性和嚴肅性的限制,缺乏反映刊物內容的特色,且若干年使用的都是同一個封面。雖說學術期刊不管是從封面還是內容上都應該保持科學、嚴謹、求實的學術風格,但只要我們做到設計的封面既不夸張又不呆板,仍不失學術期刊的嚴肅性。封面設計體現的是形式美,學術的嚴肅性體現的是內容美,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會吸引讀者的視線,讓讀者既學到了知識,又領略了視覺美的享受。如果作者拿到一本期刊,能產生一種想閱讀的沖動,那一定是這本期刊的封面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之前,曾有一位美術設計者為《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設計過這樣一個封面:封面由兩幅圖構成,一幅是采油用的磕頭機,另一幅是鋼廠成品鋼條出爐的場景。不用文字說明,很多讀者看到這個期刊的封面設計圖,一定會聯想到期刊的特色欄目即核心內容和辦刊宗旨。
封二、封三的內容也是閱讀的一個亮點,因此其內容的設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很多商業期刊的封二、封三都放置了廣告,而學術性期刊中的醫藥類期刊多數也是以廣告為主。大多數學術期刊特別是高校學報類期刊,因其具有較強的學術性,封二、封三不可能刊登一些商業廣告,有的高校學報放置編委會的名單,有的放置征稿啟事,還有的則是空白頁,這樣的版式設計使期刊更顯其單調和呆板,內容缺乏飽滿性。為了使期刊更具可讀性和觀賞性,封二可根據期刊欄目設置,比如放置本校或校外專家、學者的簡介(附一張彩照)及其最新的科研成果或研究動態。這樣讀者可以了解相關領域的學者和該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為相關領域讀者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的參考。也可定期或不定期地刊登學校的簡介、學術研究中心及其研究成果、大學生科技創新成果,把封二、封三作為展示、宣傳學校發展和科研成果的一個平臺。
版式設計是期刊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封面的圖文位置設計、目次頁的設計、文章標題的設計以及正文內容格式的設計。這些反映期刊內在美的設計應該在遵守編排規范的前提下進行。有的期刊為了節約版面,增大容量,根本不考慮版式的設計,一篇文章從題目到最后一個參考文獻一行不空地排完,更有甚者是文章一篇接一篇地排,而不另起頁,這種的排版格式讓人看了有一種壓抑、透不過氣的感覺。還有的期刊正文采用小5號字排版,完全忽略了讀者的閱讀疲勞,對于年紀大一點的讀者可能需要放大鏡才能閱讀,其結果會使讀者失去閱讀的興趣,縮小了讀者群,得不償失。學術期刊的版式設計應體現出“穩中求變”的設計風格,整體上力求統一,但對于個別文章在不違反編排規范的原則下,版式設計可靈活多變,使期刊版式豐富而不單調、有序而不雜亂,做到形式與內容、布局與整體相統一即可。
近幾年來,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有關科技期刊的編排規范和出版標準,如GB7713-87(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排格式),GB3101-93(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原則),GB/T15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等。這些編排規范的出臺,對提高科技期刊的質量,促進科技期刊規范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科技期刊嚴格按照有關編輯出版的標準和規范執行,有利于學術交流和信息資源共享。
按照期刊封面信息的要求,封底要反映期刊一些必不可少的信息:中文刊名及其英文、刊期、國際連續出版物號、出版年、期數、條形碼、主辦單位全稱等,而且這些信息在封面都有相對固定的位置。因此,封面設計時要注意把反映期刊特色的內容與期刊的這些信息進行合理布局和顏色的協調搭配,這樣才能將裝幀設計與編排規范有機地結合起來。
按照期刊封底信息的要求,封面要反映期刊的版權信息(中文、英文):刊名,創刊時間,刊期,卷期,期數,出版年,主管、主辦單位,主編、編輯出版單位,地址,印刷,國內連續出版物號,定價等信息,而且這些信息在封底也都有相對固定的位置。
1.目次頁的編排格式與規范
要做到期刊編排的標準化和規范化,首先目次頁的編排要符合國家規定:頁眉要標明刊名、出版年、月、卷次、期次、總期次,目次表要標明欄目、文章題目、作者姓名和文章的起始頁,頁腳要標明期刊的基本參數等。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和加快信息的傳遞速度,提高信息傳遞的準確率,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目次頁的編排可以采用分欄排的格式,也可采用通排的格式,通常分欄排信息量比通排的信息量要大,期刊可根據內容的多少來選擇排版格式。目前有些期刊的目次頁中對刊登的論文沒有分欄目,采用通排的方式,這樣不便于作者或讀者快速查找相關學科類的文章,而分欄目排稿能讓讀者一目了然。
2.正文的編排格式與規范
首先是文章標題的編排格式與規范。文章標題不宜過長,一般控制在20個字以內,要短小精悍,反映文章的精髓。對于標題過長的,一定注意在轉行時既要考慮上下行的協調,又要考慮標題意思的完整性。標題的字體形式采用宋體和白體,可根據文章內容而定,最好不要千篇一律,否則會使文章版式顯得呆板。文章標題一般采用2號字,正文用5號字。
其次是正文的圖、表、公式的編排格式與規范。通常文章的整體編排格式有兩種:一是全文不分欄拉通排版,二是正文分欄排版(以分兩欄排版居多)。是否采用分欄排可視文章內容而定,若文章中圖表較大,公式較長,可考慮通欄排版,這樣可保證圖表的完整性,避免公式的多次轉行而不便于閱讀。若文章以文字為主,可考慮分欄排版,這樣讀者在閱讀時不容易產生疲勞、跳行的情形。有些期刊為了節約版面,增大容量,正文采用小5號字,文章一篇接一篇的排,缺乏獨立性,給人一種凌亂的感覺,極不利于讀者的閱讀,使其失去閱讀的興趣。
由于學術類論文中的圖、表、公式較多,在編排時不可能對全文做很好的版面控制,根據文章內容有時需要分欄排,有時需要通排,這樣不可避免地造成一篇文章排完后還留有空白部分,這些空白既不美觀,造成版面的浪費,而且不符合期刊版式設計的要求,一般一頁內如果留有1/3的空白,就需要編輯來進行補白。補白可以使期刊版面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有效調整版面布局,增加版面美感,達到整體均衡的效果。對空白的處理視情況而定,可以根據文章內容需要適當增加一些內容,也可以對內容做些刪減來避免空白,若上述兩中情況都不好處理,那么最好、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補白。多數期刊是利用空白進行轉接頁,但這樣做的缺點是破壞了文章的連貫性。用來補白的內容必須要符合期刊的辦刊要求,隨著科技信息需求的與日俱增,大量的科研成果需要各種媒體來傳播,而學術期刊是科研成果最好的載體,因此在期刊的空白處可以刊登一些科技前沿的最新研究動態、行業的最新研究動態、相關的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國際學術會議等等,讀者通過期刊可以了解更多的科技信息,因此利用其短小和靈活的特點,最大可能地挖掘雜志的可讀性,從而不斷地擴大讀者群,增加刊物的社會影響力。
學術期刊的裝幀設計給讀者的是第一印象,它雖然決定不了文章的質量和學術水平,但對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時學術期刊的編輯出版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制定的編排規范,在裝幀設計時必須考慮編排規范,外在美和內在美兼顧,使學術期刊的裝幀設計既不夸張,又不失科技期刊的嚴謹性及其獨特的風格。要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既獲得了大量的科技信息,又得到了視覺上的美的享受。
[1]方曉.期刊審美要素構成及運用[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9(11):168-169.
[2]張靜.學術期刊封面設計的美學審視[J].新聞愛好者,2010(2):178-179.
[3]張凱英,劉偉,劉永新.科技期刊版式設計中空白的處理[J].編輯學報,2005,17(2):114-115.
[4]創辦精品期刊——嚴格執行編排規范[J].湖南農業科學,2010(5):144-145.
[5]倡導人本主義的科技期刊版式設計[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1,16(12):154 -156.
[6]淺談科技期刊的版式設計[J].水文,2001,21(Suppl.):65.